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剧《四郎探母·坐宫》杨延辉 学戏烂笔头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6 天前
  • 签到天数: 48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6-12 16:4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寒假开始学坐宫,到5月26日演出结束,有很多想要记录的东西,趁着端午假期有空,记忆也没有丢失很多,就想到多少说多少。(要是今年有高京会,我要弥补这些遗憾!)

    首先,印象最深的感觉要数扮上以后了。这身蟒真的很重,很热,前摆可以靠里面的布带子稍微收一下,但是后摆偏长就没办法了,只能在平时养成立腰拔背的习惯,否则台上就很容易在后退时被它绊到。头上也很重,我感觉是最重的一次,如果不用劲立着脖子,就会有后仰的感觉。穿戴齐全以后,尤其是在台上,整个人得绷着,不能泄了。

    然后,是要用到的一些身段。感慨内有乾坤啊!具体有这些:
    1.四郎出场以后,打水袖整冠那里,需要后退一步的。但是想要退的好看,以退右脚为例,一定不能整个脚底落下去,这样会有泄了的感觉。要提着气,右脚脚尖先着地,然后再把重心挪过去,这一步不要退太大,要不然并左脚也会不好看。
    2.收水袖一定要伸出去收,不要把手缩在面前。这样的话,不用低头看手,余光就能看的很清楚。动作也会更大气。尤其是穿蟒的动作,要打开。
    3.坐宫这个戏用到椅子的地方很多。坐下和起来的时候,殷师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急,但是我还是容易着急,最后的办法就是,一边心里默念“滴答”然后再动,一边用余光观察公主的速度,跟她尽量保持一致。从凳子上起来,也是有方法的。本来是两只脚八字伸在外面,要站起来,就收回右脚,一蹬,就可以很轻松地站起来了。真的很神奇!
    4.然后就是抓水袖,一荡一抓,这个我到现在还做得不好(大哭,对不起殷师教我那么多次)直到演出前在后台才真真正正明白,但是没时间练了555  这个身段,两个平面,荡的时候(可以用无名指和小拇指勾住水袖防止散掉)用大臂到手腕的劲把它荡起来,再平着抓过来。然后同时往内画圆,是个大圆,同时眼神压一下再亮念“哦!”(一定要叫起来)
    5.涉及到打水袖打背躬的一些地方,眼神要看着公主,再转向观众,不要看水袖或者看地,要不然神就散了不连贯了。
    6.两处撩袍。第一处是“要你的脑袋”那里,公主念完紧接着“八达仓——嘟噜”,第二处是公主下场后,追上去看,转过来的时候。撩袍要往前使劲而不是往上使劲。加上蟒又比平时的褶子重,更要使劲。专场我两次都没甩起来,忏悔!
    7.水袖的方向。从大一身段课时,殷师就强调很多次了,是画圆从身体中缝往斜前方打出去,但是我还是没做好(瑟瑟发抖)。我总是紧贴着身体打。与此同时我又想着穿蟒动作要大一点,这导致我叫小番前,一个双打直接把玉带打松了,后面翻水袖时,玉带就全开了。也是因为我这个双打水袖是从玉带内打出来的,受到了玉带的阻力,自己也慌了一下,所以喆子取名的那个“大鹏展翅”的身段也没有那么好看,反而是慌乱的。
    8.推椅背要用手掌呜呜
    9.“对天一表”用抱拳;“潘仁美”往中下指,因为看不起他。

    然后再整理一下我唱念没做好或者是其他身段、走位要注意的地方。
    1.出场的锣鼓,我复盘录像很多遍才听懂,一定要是锣鼓停了再出场。引子一定要等锣什么的都停了再念。这次吃锣了是我没想到的……但是这里的确慌了,忘了打水袖,也把身段都忘了没做。不过还好,因为耿其昌的引子是没有身段的。另外我觉得,既然已经张嘴了,那么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能重来,如果我这里变成“金……金井”那就彻底砸了。(去年朱仙镇“举国中”那句,我也张嘴早了,将错就错了)后面我也有几处慢了,跟乐队没有合得很好,有点遗憾。
    2.宫女还没进门我先站起来了。。。扇巴掌。。。
    3.“必须要紧闭口慢吐真言”这一句,“吐”字我总习惯擞一下,台上也没忍住。不应该。
    4.“怎长怎短”没有沉下去。
    5.“未开言”这一句,耿其昌的版本是拖着唱,我个人是喜欢这样的(但是汪老师跟我说不要拖,就算拖也是最后低的那里拖)最终也按耿其昌的唱了。但是我自己不满意的是最后“3+2+3”的腔,我全连在一起了,没有重点。耿其昌这里唱的紧一点,就很有劲头,我感觉除了紧着唱,如果中间留空,就是“3空2空3”,可能也会比我台上那样好一些。
    6.阿哥撒尿后面的“公主”没有叫上去。。。我哭的很难听很傻。。。应该长一点高一点的。
    7.数哥哥那里起来的时候身段又着急了一些。
    8.对唱我又慢了。身段也小了。后头圆场颠了。都得练。不能演完了就扔了。

    在表演这方面,我要多多像喆子还有潇洒的33同志学习!四郎不可以是一个鹌鹑!但这对我来说真的道阻且长(流luei)我觉得喆子“要你的脑袋”那一段演得太好了,可是我那一坐没卡上,蟒也没甩起来,就挺拖后腿的……还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改进。

    这次演出应该比上次,是有进步的。我自己承认的是扮相有进步,比第一次刘备好看。整体的眼神什么的应该也有进步的。殷师教我们这个戏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抠我的愚蠢念白和很多身段,还有唱的劲头、舞台调度等等,我的收获很大,很多地方心里也清楚了。我自己学身段的时候,以最后圆场那边为例,真的是糊里糊涂也做不好,但是殷师讲解地很清楚,让我明白:1.跨右腿同时打右水袖,2.上左脚同时翻右水袖,3.右看左看点头,4.打右水袖退左脚,5.打左水袖并右脚,6.同时整水袖上水袖然后甩前摆亮住……就算几年以后再提起这个戏,这些东西我也会记得的。

    另外,殷师带我们去王新农老师家里学习,王老师把四郎重要的地方连唱念带表演都说了一遍。13周年王老师的教学录像我很早就找来看了,对于一些细节比如说“溜达溜达”那里、“要你的脑袋”那里、还有“我若探母不回转”这里,印象都非常深刻。尤其是“溜达溜达”这部分王老师的表达非常清楚,讲解得也很细致,我也很喜欢王老师的处理方式。这次这么近距离看王老师给我们说戏,真的冲击更大。(我觉得跟王老师学戏是很幸福很快乐的,因为他好和蔼可亲!而且能近距离看他示范,我只需要观察和记忆就可以了,几乎没有压力~百分之九十九我紧张的时候,我越想记住越着急就越记不住……)这次哭头也是走的王老师那天讲的唱腔,先往上顶再落下来,我觉得很好听。另外王老师还提到“言重了”以前有人会念“改祸呈祥”,我觉得很有意思。

    这是一个没有逻辑的《坐宫》逗号,还有别的暂时没有想起来的地方以后再说……


    上一篇:《珠帘寨》程敬思观察笔记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1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6 23:48 , Processed in 0.437923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