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7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梅折柳,惯了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81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6 14:20
  • 签到天数: 3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14: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徜徉有道 于 2014-4-28 23:41 编辑

        其实,失梅应以桃代。然而,柳却自有风格,亦有一留的意思在。唐涤生在《再世》里写过失梅以桃代的戏词,我更能记住的倒是这一句“栽花插柳两处相牵”,每每拿来自比心境,不耻拾人牙慧,竟然甘之如饴。
      《双珠凤》从来不曾看过全本。几年前大侠分享过浙百89年的全本《双珠凤》,浙百《送花楼会》一折流传甚广,心心念念的全本录像流出来之后,反而并不急于细看了。越剧是据锡剧而改,然而锡剧电影也未仔细看过,印象中,泛黄的影像毫无意外的不负今人对那个时代大师的向往。虽然似乎耳闻锡剧《双珠凤》近年来也不常演,但要想看全本并不至于难于越剧,所欠之处,也仅在于是否为现场了吧。然,好戏送至目前,轻易放过亦是不忍。阿史说现在戏多了,反而挑了;于我而言,其实一是懒,二是往往觉得虚空罢了。
      那天同去的,还有陶相和陈社,不过三人。南博爆满的小剧场难以下脚,过道台阶即便被行脚的雨水打湿,也不妨看戏人的一片痴心。演出本来免费,实在客满,于是花了廉价的二十元坐到了楼下的嘉宾席,再晚些,连此处也无座了。剧团用的幕看起来像是新做的,地方剧种演古装新戏或者老戏新演时常用的式样,于是猜测布景道具、行头穿戴大概都一并改了吧。也并不介意,且自看他。音乐渐起,大幕拉开之际看到台上并不过分的新布景,对戏的期待亦渐性浓起来。本来,现在地方剧种再演老戏,布景行头不置新装的剧团,几乎没有。当周东亮出场时,心里莫名地往下沉淀,似一粒种子落入,然后慢慢开出一朵花,一种久违的感人氛围弥漫开来,许多似被时光与红尘抛闪的情怀一时间都堵在了胸口,缓缓才化为一声赞叹。许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戏,这样的戏中人,于是,从来都没有觉得周东亮如此美过。所以,看戏时想得最多的竟然也不是曾经的夏赛丽,即便锡剧的“送花楼会”似不如越剧曲折好看。
      陶相说台上问心庵的尼姑全穿的是绣花鞋,仔细一看,果然。幸而袍子长,不走动也不太能看得出来,况且也都只是蓝色的。后来霍府总是出现的一群打扮不辨汉唐的青衣小环,估计也是同一群演员吧。检场并不拉幕,整出戏所用的背景是电子幕。灯光一旦暗下来,能感受到电子幕反射的灰光,演员们定格的身段还没有松下来的一瞬间,黑色的影子很像剪影画,那些青衣小环的姿态,一时间颇为美好。霍夫人华贵色紫的行头刚出场时竟还罩着一层纱披,有长摆托在地上,与规矩身着枣红员外服的霍老爷不甚搭配。霍定金一身行头已难辨身份,不知椒兰停机之贵,亦或绣苑咏絮之才,甚于平康调筝之姝;五光十色一片绚烂,繁复累赘离恶俗几近。秋华新装无可称述,反不如一众戏外人般打扮的青衣小环清丽。但,戏中所有生脚行头都还是旧制,已是感慨五中。小姐兰闺,用了几道相互交穿的珠链悬在幕口,浙百当年也用过,但是整个垂下的一道珠帘。第一次见用一整道的珠帘,是在龙梅05年的《西楼错梦》中,除去戏本身,《错梦》一折震撼我的除了应加青眼的伴舞以外,就是那道琉璃境界中的大珠帘了。后来,在杭越新版的《陈三两》中也见到过珠帘,富春院中的珠帘用得也很相宜。
      却原来,霍定金戏份多于文必正。
      她乔装出逃时一身白色褶子,极美。刻薄地讲,实在应再勒一下胸,身段也如某相公所言,稍显票友范儿。哭灵的身段,本应帅得使人心折。于是,那晚看戏,想得最多的却是何赛飞。何赛飞早年的戏,特别好。有人说她媚,其实这倒并不关乎她的做派,而更多的是在于她的扮相。所以,行内评其不温不火,也是恰如其分。曾看过她的《十八相送》,小生架子甚好,我更希望男装的英台小生架子足些。即便如此,看台上一个白衣翩翩的“少年”肝肠寸断地哭他死去的“兄长”,想到的却是《聊斋》,白衣少年多少真有些世外仙姝的气质呢。审案一场,一众龙套颇为英武,暗自担心男装的霍定金气场压不住龙套。果然一出场,恍惚间竟有些黄梅戏《女驸马·状元府》的即视感;然,几乎所有场次只要她一开口,一切又都不太重要了,实在是金嗓子。即便,挑剔地觉得她女装不够文秀,男装又不够英挺。最后一场,想到了《沉香扇》,印象中电影里的秋华此际还是男装,而文必正也是位女小生。台上秋华那一段唱不出彩但也并不使人失望。记得大侠说过,当年年少的他看浙百《双珠凤》现场,就算有闪闪发光的姐妹花在台上,但他最爱的却是黄依群灵飞满场的伶俐小秋华。
      散戏之后,三人一致赞叹,这才是老地方戏应有的感觉。让人怀抱温软朴质的情怀满足地安睡,纯真宁静。路上行人谈论着周东亮第一场下场把褶子踢飞搅在扇子上的川剧身段,年老的一位戏迷有些不满。与其说《双珠凤》集才子佳人戏桥段之大成,不如说这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典型。一切作实了去推敲史实以为难老戏的举动都是不谙看戏法门的浅薄做法。即便有违史实,但老戏的情节从来不怕推敲,其所值得珍重的一直都是情怀的厚重和美好。可叹,许多新戏却顶多只能以尊重史实而自得罢了。据说,89年浙百的《双珠凤》曾轰动一时,大侠分享的珍贵录像其实是私录的,画质很模糊;感叹一句,浙百当年实在应该录一份官方资料以便保存流传。说起来,南博最近周六晚上的免费演出,从剧目来看,还真是适宜于博物馆的身份呢。
      前日,看了一场省京杨燕的武旦专场,从不知省京还有如此人物。那种现场看戏的热烈氛围很久没有感受过。散戏之后,一众人感慨良多。于我,看《穆柯寨》时,想到的却是龙梅的袍甲戏,而看《双珠凤》时却并未想到《紫钗记》。咳,多言无益,失梅折柳,虚空是近年来看戏的常态了……


    ps:为了一个字,两句话,一再编辑,感谢南师文学院培养了我严谨的文风······


    上一篇:昆曲《牡丹亭·离魂》观感
    下一篇:关于竺、尹、袁

    最近访客查看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12-23 02:06 , Processed in 0.541460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