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6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梅花赞——梅花奖二十周年纪念晚会”观感(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0 14:4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光裕 于 2009-10-30 14:55 编辑

刚才看了以前的梅花奖二十年纪念晚会,还是蛮精彩的,看完了,还是写点东西吧。

一开场是李维康、于魁智的《咏梅》,感觉一般。好像还没看李、耿甫夫妇俩唱过《咏梅》,于魁智倒是和李维康、李胜素都唱过。

接下来是歌剧,《白毛女》等,感觉杨洪基功力还是很深的,嗓音宽厚洪润,《白毛女》那段极富跳跃性的唱腔蛮好听的。

话剧五个,《阮玲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李白》、《商鞅》、《虎踞钟山》,其他印象不深,对徐帆的《阮玲玉》和濮存昕的《李白》蛮有体会的,阮玲玉的那段念很有意思,对不同的人物,变换不同的情绪和语气,那种感情变换足见功力,觉得她这段还是不错的;李白这个人物我向来比较钟爱,一个富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失意文人,谪仙,才气十足,傲气十足,醉于酒而醒于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濮存昕的表演还是很到位的,尤其是那种开怀的笑却是含在其中,欲出声而未出生,有时又突然声调一变笑出来,那种无奈和傲然,立显于前。最后那一段步伐、身形,我感觉像化用了太极拳的功夫一样,很漂亮。

尚长荣一段《梅岭三章》,没特别深的印象,只是觉得腔很大气。

茅善玉这次没唱沪剧,字幕上标的的《江南小调 茉莉花》,就是那段脍炙人口的茉莉花,不过她还是用沪剧的咬字行腔,蛮甜润的,很好听。接下来是婺剧《白蛇传 游湖》,婺剧听得少,这次给我的感觉又和以前听不一样,就像江南民间小曲似的,倒不像戏,却是很悠扬,有种小桥流水的感觉。粤剧听得更少,以前就听过一段《帝女花》,这次不知道什么,一时忘了看字幕。韩再芬的黄梅戏《徽州女人》的身段让我感觉在跳芭蕾,唱歌舞剧,她的唱还是很特别的,共鸣很靠上,而且尾腔花的很,颤音不断,初听倒也罢了,听多久了就腻了,远不如严凤英老师的大气。茅威涛的越剧《陆游与唐琬》,呵呵,不错啊不错,一段“浪迹天涯”,也许尹派低回婉转的唱腔更能表现陆游,我一直很喜欢那两首词,“红酥手、黄藤酒”的惬意,“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无奈,而唐琬那“欲笺心事,独语斜阑”更是让人同情悲悯,造化弄人啊!茅威涛演得很动情,不知道这段如果用徐派那种高亢挺拔的唱腔厂部来是什么滋味,呵呵,还是尹派这样含着唱舒服。

侯少奎的昆曲《单刀会》,嗓子很清亮,但是似乎不够宽,有点干的感觉,味道上欠一点。刘玉玲的河北梆子自然是不错的,一段《大登殿》真是痛快,比京剧的更爽快。下面那个我没在电视边,后来听了听,似乎是晋剧,至于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接下来一段评剧,是什么忘了,但是这段蛮好听的,很脆,很俏。陈霖苍的京剧《李逵探母》,这次仔细听了他的唱,果然嗓音欠宽厚。秦腔的周瑜也是小生应功,也是大小嗓龙虎凤三音,平仄大小嗓的转换和京剧颇有印证。以下两段,四个人,两段对唱,听腻了,也不想评论了,王蓉蓉、张克的《坐宫》,赵葆秀、孟广禄的《赤桑镇》。倒是最后白淑贤的那一手双手书法和反写,倒是很有特色,应该也算一绝了。

大轴是马金凤、梅葆玖的京、豫两下锅《穆桂英挂帅》。

谢幕的时候,请了四位老艺术家上来,只见王金璐健步如飞,身体好啊。

2005.08.13


上一篇:[旧论坛帖]下午看越剧演出的,写点琐碎的感想(风清朗)
下一篇:[旧论坛帖]这两天看了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风清朗)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1 13:52 , Processed in 0.349303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