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5-9-28 20:27
 | 
|---|
 签到天数: 18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 
 
| 
x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估计是磁带老化,转速不一致,调门时高时低。
 
 余派坤生张文娟先生的伍子胥,王思及配演的东皋公。
 
 
 《文昭关》在现在京剧界通行唱法是杨派的,余派的现在很难得听到。
 
 据坊间考证,余派《文昭关》“一轮明月”的“一”的老唱法,在“一”字上行不同的音韵,走长腔,要唱出十三个小腔来,俗称“十三一”,又叫“风搅雪”、“满江红”、“满堂红”,属于汉调唱法,京剧早期的老生“前三鼎甲”之一的余三胜先生的唱法,刘增复先生在说戏录音中也提过,但是现在几乎听不到了。不过京剧老生现在仍在使用类似于“十三一”的唱腔,比如上天台中“叫寡人怎舍得……”的“舍”字,还有《碰碑》中“我的大郎儿”的“儿”字,都属于汉调的唱法。
 
 坊间传闻,京剧唱腔中演员一般地使大腔、长腔,听众觉着过瘾,满堂喊好,所以干脆取名“满堂红”吧。有些戏迷有感于名角演唱中的磅礴气势,为此大腔取名“风搅雪”,或是“满江红”。不过也有驳斥的说法,说“十三一”最早应该就是唱的满江红的牌子,“满堂红”应该是以讹传讹。
 
 据称此腔出于余三胜 但余三胜本人有没有唱过不可考。记录在余氏秘笈内 在小小余三胜在和小桂芬唱对台的时候唱过,后与余叔岩整理的资料一同在其逝世后被其夫人焚毁。
 
 
 小子云——《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的“十三一”(1913-1914年百代唱片)
 对于小子云的身份不能确定,有人(欧阳中石先生)说就是余叔岩,从他父亲“余紫云”的艺名。也有人说是个坤生。
 
 
 
 姚玉兰——《文昭关》“一轮明月照窗前”的“十三一”
 
 
 
 王泊生——《子胥逃国》“一轮明月照窗前”的“十三一”(1933年百代唱片)
 
 唱词和现在的不一样:
 [二黄慢板]
 一轮明月照窗前,
 愁人心中似箭穿。
 实指望到吴国借兵回转,
 有谁知昭关上又有阻拦。
 思来想去我的肝肠痛断,
 今夜晚怎能够等到明天。
 
 [二黄快原板]
 心中有事难合眼,
 翻来覆去睡不安。
 我背地里只把那皋公怨,
 令人难解拆(chè)巧机关。
 你若是真心来救我,
 为何七日不周全;
 贪图了富贵来害我,
 你就该将我献与昭关。
 哭一声爹娘难得见,
 难得见,爹娘啊......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
 
 [二簧快原板]
 鸡鸣犬吠五更天,
 左思左想好伤感。
 想起了在朝为官宦,
 那天朝臣待漏五更寒。
 到如今夜宿荒村院,
 我冷冷清清向谁言。
 我本当拔宝剑自寻短见,
 寻短见,明辅哇啊......!
 父母冤仇化灰烟。
 对天发下宏誓愿,
 我不杀平王我的心怎甘?!
 
 
 王凤卿在演《大保国》时,还有些创新;在唱杨波奏头道本章末尾的“十八年改国号”的“改”字时,使了一个“满堂红”的大腔,并且把[原板]改成了[三眼]唱腔。后来这种唱法便流传下来,杨宝森在演这出戏时,唱的就是王凤卿的路子。
 
 杨宝森《大保国 臣不奏前三皇后代五帝》末句“十八年改国号臣不能全知”一句中的“改”字“满堂红”大腔。
 
 
 
 余叔岩《上天台。姚皇兄休得要告职归林》第四句“教寡人怎舍得开国的元勋”中“怎” 字儿“满江红”长腔唱法。
 
 | 
 上一篇:范瑞娟 袁雪芬-越剧《双烈记 夸夫》(吕瑞英配像) 下一篇:张文娟-京剧《法场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