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1030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遥想当年群英会——南越50年团庆演出后感(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1717377734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1 21:4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6年12月17日,南京电视台1500平米演播大厅,南越50年团庆。

    一个月前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兴奋,傅全香、王文娟、金采凤、毕春芳、周宝奎,光这些名字就已经很叫人兴奋了,何况还有钱惠丽、吴凤花二位我一直比较欣赏的中年一代。

    这个演出开始前的事情颇为一波三折,当时把消息告诉陆,她兴奋不已,说到底,我和贵只是欣赏老家伙(顾曾说这个称呼不雅,我答曰“昵称”。),至于整场晚会,其实我和贵只是陪陆去而已,因为其中涉及一些票务问题。后来,陆说家人要给她过二十岁生日,得提前一天在17号吃顿饭,她不好意思扫家人的兴,于是我就和赵老师说我和贵两个人去。接下来的事情颇具戏剧性,周四,赵老师打电话来说有票,兴奋中……,周五被告知没票,郁闷中……,本来就是陪人去,陆不是我已经有点泄气了,周六,贵反水说到不去,加之无票,我也就没打算去了。可没想到周六晚,我们社的朱小朋友打来电话问演出时间地点,我告之无票,她言道“不管有票无票,就算在电视台门口等一晚,也要见到王文娟!”就是这句话,大概是出于戏迷对戏迷的理解,让我决定帮她,本来泄了的气又鼓了起来,再打电话给赵老师,有了点希望,再接着,贵也打消了不去的念头,到了周日,赵老师打来电话说有票,可是僧多粥少,陆自己又开始心动之余又担心票不够使她白跑,最后确定她不会白跑一趟之后,说服家人后还是在开场前赶了过来。(女人就是善变啊~~~)其实我们只有三张票,去了四个人,最后只用了两张票,原因是其中一张是楼上的,我们不想上去看。

    朱这位小朋友真是狂热的王派戏迷,得知有票时就说自己要“幸福死掉”、“沸腾了”,以至于我怕她见到她敬爱的王文娟老师后会晕过去,提醒她带上速效救心丸。

    饿着肚子我们几个就跑去了,一进门就看到赵老师,颇费周折拿了票(或者是是凑了票),掏出相机,直奔后台。傅、王二人的便装照我是见过的,金没见过便装的,陆之前提醒我看了那期红楼圆梦的可凡倾听,至于周,本人印象中是个胖老太婆,别的就不清楚了,起初把希望寄托在陆、朱两个铁杆越剧戏迷身上,结果发现她们到了后台大脑就开始短路,除了口中不停的发出花痴般的声音,别的就什么都不知道,我指着坐着接受采访的傅告诉朱,此人反而一脸疑惑的看着我说:“是傅全香吗?”实在是无语……

    后台看到毕,被一群人围着,当时我并不认识,但是凭感觉,看着这岁数,还有着一身气度,和眼神中透出的精神,我就断定是位大角儿,后来听人喊了声毕老师才明白过来。

    在后台期间,几次钱惠丽和我们擦肩而过,那两个花痴呆呆都不知道做什么了,呵呵。

    在苦觅其她几位“老家伙”未果之后,我们决定上二楼,因为看到钱惠丽和白燕升接连跑上去,果然,一上去就看到傅全香被三个记者围着采访,一转脸就看见王文娟从化妆间里出来,又听见化妆室里不断传来越剧腔调,原来是周宝奎在指点白燕升,再一看,金采凤、钱惠丽也在里面化妆,白燕升受教完毕出来接受记者采访,朱急忙凑到白身边拍了张不算合影的合影,之后又对着白,举着相机噼哩啪啦花痴般拍了半天。

    自然,这几位老艺术家我们一个也没放过,一个个合了影,使得两位小朋友的大脑继续严重短路。傅、王、毕、金、周,都拍了一遍,外带吴凤花和钱惠丽,不过我们对赵志刚都不大感兴趣,懒得去合影了,呵呵。(因为某个小朋友大脑严重短路,以至于没有及时帮我和钱拍照,实在是比较遗憾,不过以后还是有机会的,所幸的是,老一辈的几个都没错过。)

    值得一提的是拍到一张很经典的王文娟老师的照片,当时她化妆完毕,脱下了外面的红棉袄,此时传着一身很漂亮典雅的旗袍,记者们纷纷上前拍照,我发现了,也打开相机凑上去,王文娟老师看到我这个新凑上去的人,还特意转了一下方位,对着我,摆下造型,让我不急不忙的拍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被两位向朋友看到后,自然又是一阵阵让人无语的花痴声。不得不承认,王老师的确很漂亮,看了她晚年的一些戏,觉得比那时的电影《红楼梦》要漂亮,也许是脸稍微胖了点的缘故吧。

    金采风老师,76岁了,保养的非常好,更为难得的是精气神和那种气度,乍一看上去,有一点京剧样板戏中革命女性的感觉,呵呵,演“风辣子”倒也真是合适啊。

    周宝奎老奶奶,依旧是那么和蔼~~~

    正式演出开始,整台演出,个人觉得对几位老艺术家的访谈不错,最后都是老师引出徒弟,彰显“传承”二字。尤其是王文娟引出赵时莺,赵时莺引出李旭丹,颇有一种“接力棒”似的厚重的托付感,赵老师“替师传道”的承前启后也很有一番感觉。

    周宝奎的访谈和她舞台上一样,是位可爱的老奶奶,与白燕升的对话也是很有意思,白燕升之后也露了一把之前在后台的学习成果,唱了段“手心手背都是肉”,呵呵。

    毕春芳带着徒弟唱“十相思”,唱到一半她接进来唱,那种感觉有点像《舞台姐妹》的最后那一幕,毕老入戏动情的表演把我们都感染了,八十多岁了,风采依旧,由此时的功力可以想象她盛年的表演,也可以想象当时越剧全盛时期的光景,可惜盛况不再,凭这一点,这种“相思”就已经是很痛伤心怀的了,看着她和朱蔺的对唱,再想想《舞台姐妹》,我在想,毕老是不是在想着当年和戚雅仙演了无数遍的场景,怀念!对于戚、毕二派,自己一直比较喜欢,个人觉得就像京剧里的麒、程两派,风格不同别派,尤其是在越剧里,大多华丽的唱腔,这样的低回婉转真是越有韵味。特别是戚派艺术,真是很有嚼头。

    吴凤花的《回十八》,可惜节目单上印成“四十八”,这样的场合,这样的错误,是在是不应该。圆场、水袖、扇子,一气呵成,圆转连贯,透着精气神。

    自己金派没怎么听过,不过听两位小朋友说,樊建萍的金派相当的好。

    华洁的嗓子就真的这样没了?真是可惜!

    钱惠丽的唱我倒没听,作为压轴节目,时间关系,我们已经起身去侧幕了。

    《柳毅传书》作为南越的代表剧目,竺小招、陶琪作为南越的台柱子,这种组合是肯定要上的,看着台上的柳毅,心情突然间很沉重,想了很多,这大概是竺小招老师最后一次演柳毅了吧,她已经宣布退休了,似乎以后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柳毅了。在刚接触越剧时,可能是由于红楼梦的关系,在越剧小生里,最欣赏钱惠丽这个演员,嗓子好有本钱,做派也好(听说她和昆曲几位“传”字辈的老先生学过身段),一脸的憨态和一身的灵气,让我觉得这个“贾宝玉”是真“宝玉”。可是在接触到竺小招老师的戏之后,觉得这个“柳毅”诠释得最为完美,甚至比她母亲竺水招老师还要好,电影版里的柳毅,似乎更冷峻些,而竺小招的柳毅更具有生活气息,更细腻些,潇洒的身段和看似随意轻舞的水袖,在加上一脸的执著和有些可爱的稚气,真的可是说是“活柳毅”!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下一代演员《柳毅传书》的剧照,当时第一眼看到那个新“柳毅”,就觉得很排斥,尽管仅仅是看到照片,但是看到那个扮相,我就觉得这个演员是替代不了的!后来又在网上看到下一代的这个柳毅是南越公开向全国招募来的,因为自己团里的演员无法担此重任,让我更不能接受的是这个柳毅,舟山越剧团团长陈娜君,居然是徐派小生,当时就觉得竺派完了!南越完了!自己剧团的最具代表性的,演了几十年的看家剧目,居然请外面的剧团主演来演!竺派的代表剧目,居然让徐派演!这难道不是一件件很悲哀的事情?看着演出,当时我对坐边上的陆说:“这大概是她最后一次演柳毅了!”这次的《湖滨惜别》也差不多就是真正的离别了。50年团庆晚会,似乎也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随着大幕落下,辉煌也成为回忆了。南京市越剧团,再也不回不到竺水招、商芳臣那个时代的鼎盛春秋,也回不到那个“活柳毅”的竺小招时代。当年的仅次于上海、浙江的南京市越剧团,在下一个五十年会怎样?听说竺小招有两个徒弟,演出时也听到了《莫愁女》中殷瑞芬的唱,个人觉得还不错,最起码凑合演柳毅也比找个徐派的外人来演要好啊!还有当年号称越剧“老生泰斗”的商芳臣,到如今剧团里的台柱中似乎也没了商派的地位。悲哀……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南京市京剧团,这两家的遭遇何其相似,当时的南京市京剧团,那时号称“四梁四柱”,齐整叫座的阵容,是仅次于北京、天津、上海的著名京剧团,可是到如今,又剩下什么?看看我们的喻老师,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到了退休年龄,因为剧团缺人,又被返聘,最后累倒在演出场地,大病一场。看着市京、市越,再看看我们的省京,当年的阵容,再看看现在……

    一直听人说,解放后,中央对南京的发展一直有一些顾虑,因为是前朝故都啊!又想起十年浩劫,有多少艺术大师或离开人世,或中止艺术发展和传承,这种损失的后果,到现在开始慢慢显露出来。假想一下,如果各个剧种的艺术家都能活到像张君秋、袁世海那样的岁数,甚至是活到新艳秋、王琴生、宋宝罗那样的高寿,而且在生命过程中没有什么浩劫去打断他们追求艺术的脚步,那么现在的戏曲界又是什么样的光景,历史是不能说“假如”的,但是我们遐想一下又何妨?试想一下,那些老艺术家、流派创始人将会留下多少宝贵的艺术财富?音像资料、理论资料何其多也?教的学生,已经学生的学生又何其多也?哪还会有现在的青黄不接吗?我可不想降低艺术欣赏水准去欣赏现在的“角儿”。

    原本只是想记录一下昨日看戏的场景,写着写着,感慨起来,连题目也改了。

    祝我们的老艺术家们健康长寿!




    上一篇:[旧论坛帖]小议戏曲改革(风清朗)
    下一篇:[旧论坛帖]繁忙的一天——与戏同行(风清朗)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2
    发表于 2011-2-10 03:40:21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要上来顶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3 09:22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3
    发表于 2011-2-10 11:4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已歌

    楼上发帖的时间是亮点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6-20 12:40
  •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临时住户

    4
    发表于 2011-3-23 15:12:46 | 只看该作者
    06年的盛大场景,想到看到袁老的悼念会上,那些老艺术家全都变化太大了!才几年的时间,就变了!据说,周宝奎老师的身形已经很小了,连茅威涛都不认识了!范瑞娟和傅全香全在医院。十姐妹中剩下的只有徐玉兰还硬朗些!吕瑞英拉着茅威涛语重心长的说,越剧的改革靠她来了!之后就哭得说不话来了!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16 17:21
  • 签到天数: 3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5
    发表于 2011-3-23 21:47:19 | 只看该作者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3 09:22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6
    发表于 2011-3-24 13: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浣葛绿芹

    周宝奎老师几年前还是挺胖挺壮实的,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0 18:02 , Processed in 0.359552 second(s), 7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