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71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中有粒戏曲的种子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0-22 20:35
  • 签到天数: 8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伴坛终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5 21: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想来平时自己疏懒,虽也会写随笔,但世俗缠身,多不专一。这一劣作是因为要第九届全国高校京剧研讨会才写的,稿子算是催促出来的,其中很多地方不如人意,写得平平。又因为写东西患上了故意“隐晦”的毛病,所以潜意思多了很多,心意虽在,但是说不出口也就多了。原题“心中有粒戏曲的种子——由个人经历试析大学生戏迷现象”,在发到论坛时候,我把后半部分去了,因为文字尚未到后半部分标题的境界。愿,看客,留心。)
       最早接触的戏曲形式并不是京剧。印象里最依旧还记着小热昏,一种说唱形式。多半在露天演唱,形式简单,一副三角架,一张长凳,代表舞台,一人或二人一搭一挡说唱,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一般先敲小锣,招徕观众,接着讲笑话,说新闻,最后唱长篇。小时候去听,即使是乡音乡调,但就是听不懂到底讲的是什么,可是就是爱看,我知道自己喜欢看不是因为其中的滑稽效果,我爱看他们的演,听一种味道。戏曲大概就是有这样的特点,既是阳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
       之所以讲心中有颗戏曲的种子,是因为戏曲根植于一方土地,不论你籍贯是在哪,有乡音作辅,故而在血脉传承时候便有了生气。这仅仅是最初状态,戏曲是地方的,戏曲是中国的,再后来,戏曲更是世界的。老一辈艺术家在实践中揣摩艺术,在岁月的淘沙里,戏曲绝不会黯然韶光。
       我的外婆并不识字,也不是浙江人。记得小时候在家里边看电视,每每转到电视里放越剧的节目,外婆都会叫我别换频道,那时候我听不懂,小时候对戏曲的热衷程度并未痴迷,当然更不愿意对着字幕去一个字一个字的听,显然,那时候我觉得戏曲表演的节奏慢,没有动画片那么光怪陆离。我有问过外婆,您听得懂吗?外婆说听得懂的。我没有诧异,戏曲所以是大众品味,料定在外婆那个年代,戏曲准是流行音乐的地位。当然那流行音乐和戏曲艺术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接触京剧,需要有一个让人能够接触得到的渠道。我是在高中时候,那时候家里电视能够收到CCTV11戏曲频道。在紧张压力的学习之余,我唯一空闲的是周六。转台的时候,看的在播空中剧院栏目,我有机会看那么一会儿。逐渐的兴趣,我更愿意解释为心中的那颗种子萌芽了。现在等我再回想起来,有个明显的不同,我有尝试在寝室、在车上听戏,就是漫无目的的听,不为了学腔,因为心沉浸不下来,所以除了西皮流水,很难坚持听完,若是听昆曲那更不必说了。我想高中时候,心无杂念,周六,我才能够稳稳当当地开着电视听完一出戏,我就能感受到她的魅力。
       社会是喧嚣的,快得让我们觉得一天的时间是被切分为N个小块,每个时间段都是忙忙碌碌。有的人劳力,有的人劳心。很多人会说听戏是老年人退休以后的生活,我反倒觉得能够喝一壶茶,一张靠椅坐一个半天,能够让心不去过度操劳,就一收音机听戏,这生活是可遇不可求的。戏曲的魅力在于教人如何放慢生活的脚步,学会如何用心去倾听。
       作为我个人的一门偏爱,我常常问自己,我应该如何推销她,我也更愿意为对方心里的那颗种子浇水滋润。把京剧戏曲艺术传播给本身不懂戏曲,不喜欢戏曲的潜在戏迷票友,咱们不是非法传销集团,我希望这门艺术能够让我们能够放慢生活的步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日?”这是一种很怪异的现象,我们在梨园自得其乐,人群在疑惑我们在乐什么?而后,我真诚相邀您进来一观春色,感受我的感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就是这种状态,兴趣使然,吾心向往之。于是我们便愿意装点别人的梦,游走在平行的爱好之间。看京剧中任何出戏,几乎都能够从唱腔、剧情、表演、化妆、音乐至少这五个方面来感受戏曲的博大魅力,甚至单独将一方面分析,这也是一门丰厚底蕴的艺术珍宝。
       在青年的京剧传播中,我有尝试领同学一探戏曲的门径,等我仔细认真想告诉她戏曲美在哪,我犯难了。能否有速成的办法让不懂戏、不爱戏的人去感受戏,春色依旧,我无从下手。我知道有兴趣来触碰戏曲的新人,多是怀抱好奇的心理,好奇起初未必有耐心,就像是种子放那太久了,很难让她萌发。戏曲有让人放慢步调的功效,但是在唤醒自己那颗种子阶段,已经选择不再。一生爱好是天然,可知我们戏迷一生爱戏也是天然。
       从看戏看个大概其,到自己能够知道一出戏出彩在哪,这个动作好在哪,这个腔好在哪,作为好奇心的隐性戏迷而言,太难。戏曲,是舞台艺术,她需要票房。这个票房,是观众和演员的双向互动。只有在现场舞台上,才是戏曲的生命力精髓展现。有心带隐性戏迷和潜在戏迷去戏院看戏,这和看视频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唯有此,才能真正让潜在隐性戏迷去一探究竟,行文中,我没有阐释戏曲的美,想必大家都有很多心得体会。戏曲是向大众敞开的,在双向机制中,青年戏迷是戏曲的传播者。在弘扬传统戏曲艺术的时候,我更愿意自私地和自己说,首先我爱戏曲。我无法左右他人的兴趣;无法告诉你我偏爱的这艺术魅力在哪,不是说她没有出彩的地方,而是我很难道清她的全部;无法教人此物相思。
       高校大学生戏迷,只是在年龄上和其他戏迷有所不同,说明戏迷涉及的年龄阶层很广。在对戏曲艺术,不论是理论还是更多在实践上研究,戏迷具有同样的精神。我曾看见过一位家长带5~6岁小孩去戏院看戏,小孩被家长安排到了第一排,家长自己坐后边去了。散场结束后,我坐地铁回学校,已是晚上11点样子。出地铁站的时候,我看见了那对母子,意识到戏曲没有不被理解,就像小时候的我一样,心里边都有一颗戏曲的种子。
       大学生戏迷现象,当他不再被称作一种现象时候,说明青年群体对传统戏曲的普遍认同,社会大众对大学生戏迷的欣然接受,不会觉得这是玩物丧志;不会认为这些青年脱离群众,格格不入。我觉得大学生戏迷和其他爱好一样,钟情,在青年的时代。


    上一篇:致九年来毕业的光裕社员们
    下一篇:110424光裕八周年专场心理实录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2
    发表于 2012-8-16 02:18:11 | 只看该作者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3 09:22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3
    发表于 2012-8-16 17:18:50 | 只看该作者

    就是一种爱好而已~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12-21 21:13
  • 签到天数: 350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8]以坛为家

    4
    发表于 2012-8-16 20:38:06 | 只看该作者
    工作以后,看似与戏渐行渐远,但恰恰相反,戏对于我而言越来越重要,这个时候的戏意味着一种让我很快安静下来的方法,一块可以寄托情感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1 17:40 , Processed in 0.368024 second(s), 6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