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231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剧《西施·泛舟》西施人物分析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2-3 17:08
  • 签到天数: 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临时住户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2-4 12: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渡河某公 于 2021-2-6 20:20 编辑

    《西施》中的《游湖》一场,讲的是西施归越后与范蠡泛舟西塞山的情景。西施作为一个历史漩涡中心的人物,其形象在戏中刻画得十分立体,不仅展现了她从最初苎萝村浣纱女到吴国宠妃,再到最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女英雄形象,她的身份转变和心理转变也都能在唱词中窥知一二。从全本来说,她的心理活动十分细腻,但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一以贯之。在此场中,我所学习的一折(“提起了吴宫心惆怅”)表达了西施对吴宫旧事的惆怅,以及国仇得报后归越的欣喜,整体情感变化尤其需要注意。
    “提起了吴宫”上接范蠡游湖所提细说吴宫事之请,在整体方面是一个引子,整段通过西施对吴宫旧事的回忆及当下的感慨展开,情感先由之前泛舟游湖的轻快渐渐转沉重,从声调、曲调之中可衬托其间追忆吴宫之时的惆怅。“了”字需要往下沉,衔接“吴宫”。“心惆怅”三个字是直接揭露此时心情,并伴有动作,更能体现惆怅之深。其中“心”字需要重音,“怅”字字尾的小腔一波三折,体现内心情感波动,对吴宫回忆的幽怨之情。
    “犹”字和“又”的发音同样都需要从“一”开始,要注意吐字归韵。在“熟黄粱”中,“黄”字的小腔婉转曲折,其中的变化需要注意。此处用动作和眼神暗示了西施对于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愁。作为越国女,在吴国为妃,其中的国仇家恨难以言述。因此,得以归越后,吴宫事已如浮生一梦,此时想来,恍如隔世。
    “朝朝暮暮”一句,运用叠字,但同字之中有不同唱法,两个“暮”字平起,但不能混淆。此处利用身段动作虚指姑苏台、响屧廊,眼神要跟随手的动作。“屧”字的小腔比较复杂,其中音阶的上升下降可以通过寻找规律记忆。从这几句已可以看出过去繁华如梦渺,但不知能不能有表现西施对过去为报国仇流逝的岁月的哀叹。
    “三千粉黛”一句,字与字之间似断非断,有气息的衔接。“人人怅惘”这几个字,从各个老师的表演之中,可以看出这一句的情感,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这一句似乎能有表现西施自己对于曾经在吴宫之中宠绝六宫、实现复国大计成功的自许,但也有理解为她为复国不得不佯欢假媚到如此境地的凄凉。就下一句“柔肠百转”中的总体的情感走向来说,我个人更偏向后一种理解,表达出一点不甘或者不情不愿可能更贴切。这一段的情感基调主要还是偏悲。
    到最后一句,“功成喜见贤君相”,这里的感情已经开始上升,表达出西施归越后的欣喜之情,从眼神及动作中可以窥见其内心之喜。“贤君相”,明里指越国君臣,但从话语里又似是实指眼前范蠡一人,明赞其“贤”。从这一句起,整体的声调也开始偏上扬,情感逐渐向前推进,由悲转喜。
    “这才是天从人愿配才郎”一句,直接点出此时与范蠡共泛舟游湖,得成佳偶的欣喜,“天从人愿”,历经波折终遂其愿,这一处从身段和眼神都可以看出一点娇俏(姑且这么描述吧)作为青衣,其中语气依旧是很矜持温婉的。但最后“郎”字的小腔非常复杂,且字音很长,要注意气息。

    虽然这一段整体的情感走向比较清晰,但是小腔已经复杂到让我头秃了www

    ps:过激西施范蠡cp头子大满足x虽然在历史上人们对西施的印象似乎止步于话本传奇里灭吴复越,对她的评价也很单一,(甚至大部分故事结局都 是 BE!)终于有一个让西施泛舟游湖,归隐终老的结局真的很让人感动了x最后一句,李胜素老师唱得真的好娇好美(失去语言表达能力)www我为她泪流满面大叫三声倒地不起x
    pps:小年快乐!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上一篇:越剧《山河恋·送信》申息人物分析
    下一篇:越剧《情探·送别》敫桂英人物分析

    最近访客查看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2-3 17:08
  • 签到天数: 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临时住户

    2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20: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冠琪 发表于 2021-2-6 17:01
    学妹,二六是你学的这一折的板式名,泛舟才是折子名,所以我们一般写为《西施·泛舟》这样~

    (飞快编辑)
    其实我还看到有叫游湖的~也有叫泛舟五湖的~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2-3 17:08
  • 签到天数: 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临时住户

    3
     楼主| 发表于 2021-2-6 2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清朗 发表于 2021-2-6 00:48
    小腔多的时候,用笔在纸上划一划,辨别不同音阶之间的相对音高,画出个高低起伏来,可以锻炼耳音,可以提醒 ...

    感觉结合调子也可以记住一点,音阶很多但是大多都是顺着调子来变化的。(其实我画了很多波浪线最后反而把自己绕晕了x真的辛苦学姐了!)
    对人物的解读我还是想偏向往积极方面想一点(不然我觉得西施真的命途坎坷,太悲凉了www)范蠡这个人物本身很复杂,在以西施为主的戏剧里也确实没有西施本人的形象突出,这边让西施说这一段,更像是编者想引出西施对过去生活自己的一点评价,作为戏的结尾,也算一种总结吧?不过明显有点引得不合适,反而显得范蠡很缺心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2 14:39 , Processed in 0.369003 second(s), 6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