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4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摩演出] 2017年3月12日赴兰苑看《牡丹亭》小记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3 12:08
  • 签到天数: 5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12 16:5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7年3月12日,我社社员冯锴奇,胡笑源前往兰苑剧场观看省昆演出的《牡丹亭》上本。看牡丹亭颇有感触,遂写下一些不通的文句,希望大家互相交流指正。

                                                                   一场罗曼蒂克式的爱情
    来宁也有些日子了,也看了不少演出,第一场昆曲演出看的就是单雯的红楼梦。别的映象倒不是很深,只记得她很美。以及宝黛共读之后,黛玉惆怅烦闷之时,响起了牡丹亭皂罗袍的音乐,袅袅地缓缓地落在舞台之上。而这段牡丹亭的唱也正是单雯本人的录音。打那时起,我就想到我是该看一出牡丹亭的。

    牡丹亭的名声真的是大的惊人的,大概稍微了解一些诗词的人都知道那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而昆曲在舞台下的观众,总不比得那些惯于想象的观众一般深情,因为他们没有生花的妙笔,将昆曲写的那样脱俗那样地不食人间烟火。我也做了很长时间的善于幻想的观众,现在想来还是有些可笑的。但是我还是要做一个伪爱好者的,因为我还是忍不住想写一写,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很幸运我看到了牡丹亭,在两个主角颜值都在巅峰的年纪看了这出戏。看完的第一感受,我说成是他们美的叫人幸福。大抵才子佳人这样的戏天生是有魔力的,很少有人会抗拒的。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场美的惊心动魄的梦呢?或许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再做到汤显祖这样伟大的梦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大概还是汤显祖最了解他笔下的杜丽娘了,情这个字是古今人怎么解也解不开的迷。元遗山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生死相许怕是这个世界上最罗曼蒂克的爱情了。杜丽娘为柳梦梅相思而亡,这是怎样的一种的爱情。相思成疾,这是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因为我们都太过于现代了。我们不能理解六百年前那个女子的真挚的大胆地爱,这并不为奇,但是我们可以去细细品味其中的罗曼蒂克,去体会那份深情,或许这一生我们都无法亲身经历这样的爱情,但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在舞台之上又是不一样的光景。

    大抵一场罗曼蒂克的爱情总是以一见钟情为开始,崔莺莺与张珙,杜丽娘与柳梦梅,李香君与侯方域。。。。。。但牡丹亭的妙却又不尽相同,因为只有在梦中杜丽娘才能这样的大胆,才能这样地热烈,才能忘却了世俗名教的束缚。虽然有人说这是不得已,但是如果在现实之中又难免令人觉得杜丽娘太过于放荡,所以还是梦这个载体能体现出她那样纯真无邪甚至可爱的爱情向往。

    伤春思春,这是古往今来人们不可避免的情感,在萌动的青春期更是避免不了。或许你可以去看一场昆曲,看一场《牡丹亭》,看一看六百前的大家闺秀与心仪书生的罗曼蒂克,去看一场谈了六百年的爱情。

    昆曲艺术的魅力就在这里,常演常新,她的美不是单独靠哪个演员自身传达的,应该是六百年千百个杜丽娘们的演绎的升华出的不朽的艺术形象传达的。

    这场罗曼蒂克的爱情无关单雯,无关施夏明,真正叫人幸福的该是艺术本身最纯粹的美。


    上一篇:3月11日观看黄梅戏《女驸马》
    下一篇:3.12观看黄梅戏《大清名相》

    最近访客

    [发帖际遇]: 因为长期参加社团活动,夫子人品大增,节操大减,出门被钱包砸了,得到1 光裕币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7 00:18 , Processed in 0.462126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