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6-3 09:22 |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风清朗 于 2015-11-14 13:54 编辑
《赵佗》这个戏,很难从总体上一概而论。
导演是裴艳玲,裴艳玲自己的唱腔也是她自己设计的,所以这个戏从大体来看,不会有巨大的雷点,也不会有不像京剧唱腔的奇怪的感觉。服装、道具是传统范式,又好看又节约经费。上下场、武戏也是京剧的程式。这些都是让人称赞的一面。
演员参与创腔,还是让我很感动的,不会有外行们搞出雷人的唱腔了。裴艳玲自己是个有想法的演员,同时她也是一个有个性的,不屈从于现状,能主动把想法说出来的演员,而且,她还是剧团的灵魂人物,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这一点很重要。有她在,能够把控住剧团创新的方向。
不过编剧吧,依旧是新编戏那种奇怪的感觉,叙事风格太抒情太累赘。
京剧《四郎探母》的《见娘》一折,简单质朴的写重逢的母子情,几句叫头(老娘/我儿、母亲/延辉,娘啊/儿啊),然后杨四郎唱一段自己在辽国的经历和思念母亲的情感。一个“拜”字回龙腔,跌宕起伏,唱出杨四郎心中无限的感慨,三次甩发,即是炫演员的技巧也是人物庄重的叩首,“胡地衣冠懒穿戴,每年见花开儿的心不开”简简单单两句,并非直接抒情,“懒穿戴”三个字相当耐人咂摸。杨四郎唱完后,佘太君并没有刻意去抒发什么情感,再唱一大段思念之情,只是简简单单的唱了两句散板“夫妻恩爱不恩爱,公主贤才不贤才”。一切的疑问,见到儿子之后,听到儿子说往事之后,就已经得到答案了,无需再问。一切的思念和关爱,就化做这两句,什么是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儿子成家,夫妻和睦,儿媳贤惠,这是家长最大的心愿,所以一切都化成这两句,很到位,点到即止,留给观众咂摸味道,再说,就说多说过了,就像茶叶,泡了太多次了,索然无味。这就是千锤百炼的传统戏曲、骨子老戏,看似简单,留白很多,耐人寻味。
再回来说说《赵佗》,最不能忍的就是母子相见那一场,儿子唱好久,母亲也唱好久,都是各种回忆,儿子说我好想你,你以前对我如何如何好。母亲说我也好想你,想起过去如何如何把你养大,担心你现在过不好。我觉得,这种方式,太刻意的去煽情了。何况,赵佗早就是一方霸主了,母亲用脚趾头去想,也知道他不会风餐露宿过不好啊。所以我说这个戏的叙事风格太过抒情太过累赘了。当然,我有一种猜测,是不是刻意增加老旦的戏份,使得这个戏显得不是靠裴艳玲一人在撑,但是,有意义么?这个戏本身就是靠裴艳玲一人在撑啊。
继续说说我个人觉得很好的地方。我比较喜欢陆贾、传旨太监带着赵佗老娘,三人前往赵佗地盘途中的那场戏,传统戏那种简单大方的叙事风格扑面而来,老旦唱几句停下来,丑角(传旨太监)和陆贾在一旁插科打诨,三人说一说这段时间的风云变幻,秦灭,楚汉相争,唱腔好听(传统戏的老旦味道),舞台调度好看,故事情节好玩。
另外,我很喜欢赵佗给老娘守夜,抱着灵牌唱的那段。太亲切了!京剧的《哭灵牌》啊,唱腔相当熟悉啊!哼哼,任你们这些自诩高大上的编剧和作曲如何造魔,也抵不过传统京剧那段经典的反西皮二六“点点珠泪往下抛”,此情此景,只有这个板式,只有这种风格,才能最好的表现人物和剧情。
至于剧情方面,个人觉得那个少数民族的头领叫俞什么,思想转变太快,赵佗听到老娘被害后反而决定放弃起兵造反报仇,思想转变也太快了。感觉没有啥戏剧冲突,一切都很顺理成章。没有那种刻意的、变态的、人为折腾出来的戏剧冲突,我很赞成,双手双脚赞成,但是故事情节本身要说的顺畅啊。
一开始是武戏,后面是文戏,我猜测也是为裴艳玲量身打造的,毕竟岁数大了,先把武戏演完,安安稳稳的演文戏,免得文戏演完,后面武戏演不动了。里面加了一次鼓套子,一次夜深沉击鼓,感觉也是为了让裴艳玲炫技用的。这个戏,看的就是角儿,看的就是裴艳玲,有文有武,有悲有喜,有扎靠有打鼓,有西皮有二黄,可以展示一个演员全面的艺术素养。
至于其他演员么,老娘和陆贾、太监,中规中矩,武戏的龙套们,除了一两个,剩下的基本功也实在是。。。最最不爽的是,女主实在让人不能忍,嘴里的咬字实在太差,我经常以为她忘词了呢,唱的相当的含糊。
似乎是为了加快戏的节奏,龙套的上场被加速了,不是一对一对出场,二是两排一起出场,主角出场也快,没有酝酿或者吊人胃口的时间差。
一个剧团,需要一个年逾七十的老艺术家来排新戏来赚票房,悲哀啊!虽说看戏看角儿,但是这个戏只能看裴艳玲,也太悲哀了。裴艳玲自己也不复当年了,气度依旧,范儿依旧,精气神依旧,但是很明显,腰腿不如以前了,很多转身,腰里腿里都收敛很多。看完全场,最大的感觉就是她一直在收着演,没有完全放开,唱腔如此,身段也如此,可能是怕身体吃不消吧。但是有一个靠旗涮地,看的还是相当振奋的,那腰,啧啧,厉害!
总体来说,这个戏不好评价。如果说冲着角儿来的,这戏是好戏,裴艳玲岁数虽然大了,但是依旧还是对得起观众的。如果是冲着京剧的传统范式来的,也不错,是一个不犯二、不雷人、无功也无过的新编戏。如果是冲着剧本来的,可能就要失望了。所以我依旧要说,这个戏,看的就是裴艳玲而已。
演出结束,观众很捧,她一把岁数也是一个老顽童,各种卖萌搞怪,唱了一段京剧《一捧雪》和一句河北梆子,让观众过足了瘾,那嗓子,真心听着舒服,让人浑身通透,过瘾啊。
裴艳玲返场视频
PS:灵堂上的“奠”字很萌啊,像个可爱的小人。
|
上一篇: 无奈、谏言、吐槽和呐喊下一篇: 随便聊聊今天去兰苑看的戏(11.14)吐槽轻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