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4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转自央视戏曲论坛(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81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9 14:2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刚刚听说嘉兴越剧团倒闭的事情,很感慨。现在戏曲的生存真是成问题,好多剧种都需要政府扶植才能活下来,可政府也不能全部包办,于是陷入越穷越少演,越少演票价越高,票价越高越没人看的怪圈!其实文艺是一种消费品,就象流行歌、电影一样,肯定需要市场操作才是正理。过去旧时代戏曲都是市场化运行,优胜劣汰,大浪淘金,淘出了老一辈艺术家,他们在竞争中争相磨练自己的艺术,才赢得百花齐争春。如今的戏曲单位大多数还是国家事业单位,经费有限,演出收入还不如不演出,于是大量人才积压,无事可做。很多青年演员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就是学会的东西,因为得不到市场检验,也不知好坏,新的东西又没机会创造,艺术质量不断下降,这样下去,使很多老的优秀传统流失,新的艺术形式缺失,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也就不断地走向僵化、衰落,成为曲高和、濒临挽救的古董。这是很可怕的。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戏曲还是应该贴近时代的发展、贴近社会的发展,贴近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创造出符合当代观众喜爱而又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来,要形成民族文化艺术良性发展的市场。
问题是国家包办了这么些年,体制有个惯性,如今一下子放到市场上一定适应不了,就象一个原本在田野里满世界跑的小孩,被接到豪华的宫殿里海吃海喝地养了十几年,突然又养不起了,叫他再回去自己过日子,他早忘了以前的本事,只有饿死一途。所以我觉得国家的确应该对中国的戏曲艺术实施扶植和保护,但也要逐步放手,让戏曲到市场的大海里去游泳,最后形成良性循环,以戏曲养戏曲。关键是国家有限的资金,该扶植什么?要保护什么?而什么又应该放手?
现在许多省市乃至文化宣传部门,都喜欢把资金投入到排新戏、搞比赛推新人上头,往往一大笔投资搞一个什么大型的演出,这固然很热闹,也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对于国家资金而言,却是好刀不用到钢刃上,是急功近利,是包办代替。因为新戏也好,新人也罢,只有通过市场的不断挑选才会成就新品,并不是花了大钱,用最好的演员、最好的服装、最昂贵的舞美、最著名的编剧就一定能打造出最合适观众的作品。大家看老前辈们留下的很多经典之作,都不一定是大制作、大包装,但经过一代代观众的挑剔拣选,经过老艺术家们一次次地去芜存精,仍然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杰作。演员也是,有些演员条件很好,但不经过市场的洗礼,技艺难于进步,过早地用“推”的方法把他们捧出来只会使他们不知缺点,不思奋进,不能进步;而许多其实也很好的演员,可能因为一、两次的比赛失败,而失去了大量的演出机会,再也无法翻身,这都是很可惜的。试想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常香玉、袁雪芬、新凤霞……哪一个剧种的泰斗不是靠观众挑选而是靠金钱捧出来、靠国家“推”出来的呢?这就象到饭店吃饭,未必是菜单上推荐的最佳菜式最好吃,总是我自己挑的符合口味的东西最可口一样的道理。国家不能代替市场来选择。最近有不少演员自组工作室,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尝试,是市场化的操作方式,成不成,靠观众来挑,观众不喜欢,就研究怎么让观众喜欢,一来二去,经验有了,观众也看到他们所喜欢的东西了。问题是,现在这样的情况太少,这些工作室和那些获得国家资金、政策支持的团体比太弱小,不在一个等级上,条件相差太大,没法竞争。就象刚改革那会儿,私营企业没有政策保护,创业环境艰难,根本没法和国营企业比。所以说,国家一定要放手,不要包办,不要外行指导内行,而应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戏曲在良性的竞争中正常地自由生长。
那么国家的资金投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以为有两个很好的途径,这两个投资途径:一是扶植戏曲教育,培养戏曲后备力量,二是抢救老的艺术品和艺术家。这两件事情虽不能立竿见影地取得实际效果,但确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在由于收入低、学历低,一般很少人愿意把孩子送去学戏曲,有这好条件,学歌学影不更出挑吗?这就使戏曲断绝了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我觉得国家应该大力投资戏曲教育,并给以优惠政策!试想培养一个好演员,要从几岁、十几岁开始,学个6、7年,又累又苦,出来后连个本科文凭都没有,工资又少,又没其他谋生绝活,谁愿意干啊。所以免除学费、适当的给予补贴是很必要的(上海似乎有此政策,一个戏曲学生贴多少钱)。当然这种输血的办法只能是暂时的,一旦戏曲真正进入市场良性循环,有大量人愿意主动学戏,就可以不再补贴,说不定还能象电影学校似的收钱呢!戏曲教育是特殊教育,它要求开蒙早,时间长,所学的内容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不广泛适应性,所以对它就应该有特殊政策,比如戏曲学校出来的学生不论年纪大小,给予大学学历,当然这是在他完成这类特殊教育要求的情况下!而这种特殊要求,不一定要学生会几何、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四级(当然一些基本常识仍需要开课教育),但必须他们学会戏曲的各种功法、戏曲的历史、戏曲的音乐、戏曲美术、戏曲的文本特色、古汉语、古音韵、古文写作能力等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了全面的戏曲营养,不但会演教给他的东西,自己也能创造东西,即使演不了戏,也可以编戏、导戏。使戏曲在各个方面都有充足、全面的后备力量!而不是象现在,大多数演员不会编、不懂导,而编导又根本不会唱戏、不懂戏曲,隔靴搔痒!
至于老戏,许多已经不适合现在演出,但其中保留的技法(包括表演、音乐、剧本串联方式等)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都应该把它留下来,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它可以在新的地方、新的环境中继续发挥作用!所以要花大资金、大力气来保护!很多东西我们可以不做,可是不能不会做,东西是实体,不好可以不要,手艺是无形的,学会了可以做别的东西!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老说在继承中发展,首先就是要继承!不是光继承一出戏,而是要继承演这出戏的办法,不是光继承某一个流派,而是要继承这个流派的表演方法。老艺术家的保护也是同理,虽然已经不能演了,但他们的一些绝技、经验还可以传下来,还可以指导青年。这就象金庸笔下的洪七公,废了武功,但对于武功的演练法、对别人武功运用的关键仍一看就明一样。我们对人不能一派不上用场了就丢开,还应该让他们多提意见、多出主意。这方面,我觉得音配像的操作是个成功的例子。
再说说戏曲的市场化问题。现在戏曲市场真不能算景气,可奇怪的是,越不景气,票价还越高,也就越发没人看。我所在的上海,最一般的演出基本都在每场150、100、80三种票价,若有名家或到大剧院,则上高至千元、下也要200元(位置远到不用望远镜都看不清台上动作)。按去年的统计,上海人均年收入14867元,每月平均为1239元,看一场最一般的演出,按中间价格来算,就必须花掉近1/10的收入,若看名家演出则更要花费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工资,可以想象,一般人是不会去花这个钱的。就是有爱好者,也不能保证经常去看,只能择其最好者看几场,这样的操作,无异于杀鸡取卵,怎能使戏曲市场繁荣呢?我们再来看以前的票价,30年代梅兰芳一场戏的票价在1元钱左右,是当时文艺界最高价,而当时上海的一般职员工资在50~100元不等,一般工人工资在20~30元左右,看一场梅先生的戏也不过花去他们一月收入的20~100分之一左右,其他等级的演出更是廉价。由此看来,当今票价的这种高位运行,只能是面向高端市场,而演出的质量又未必能满足高端市场,市场的萎缩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意。
但降低票价也有问题。戏曲演出是有成本的,现在一次演出的成本不小(场租、服装、工资、道具、布景等),降低票价会亏本。记得上次电视里采访吴思远,他说到电影也有票价过高问题,但他说目前没办法,因为国产的电影太少、进口电影太贵,没有选择余地,放来放去那两部,看的人有限,而每放一次影院要贴电费等成本费用无数,若不收高票价简直维持不下去。其实戏曲比电影有一个优势,就是它每次演出都是不可重复的,而且已经有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但问题是现在因戏曲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戏曲的市场吸引力已经很小了,观众实在少,若要保持赢利只能收高价。但市场是要寻找的,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一味用杀鸡取卵的办法,迟早会把已有的市场也毁掉。那么戏曲是不是有潜在的市场呢?,这一市场能不能变成显性的市场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近二十年来各种流行文化不断冲击,但具有真正民族艺术风味的艺术品还是有许多爱好者的,请看央视戏曲频道近一亿多的收视群体、戏曲票友大赛的热烈参与程度都说明了这个问题。我留心考察了一下央视的各个论坛,发现戏曲论坛是更新率仅次于新闻的,而且有一批坚持不懈的长期拥趸,而其他的戏曲论坛如越剧论坛、京艺论坛乃至一些演员的个人论坛都十分热闹,证明在大家消费得起的范围之内,戏曲确实有着牢固的市场基础,再考虑到广大中西部文艺建设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广阔市场,谁又能说戏曲缺乏观众呢?所以我觉得,戏曲的市场化道路,要走控制成本、扩大占有率的大众化道路。我们来算一笔帐:在上海,一个2000人位置的剧场,如果以50元为基本价格(高至80元,低至20元),满座的话每场就有10万元的收入,应该算可以的。(上次我去看一场演出,100元的票,出票近半,不过这个收入),而票价降至月均收入的1/5,就使更多人看得起了,这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当然,马上会有人指出成本的问题,我以为演出虽有成本,但一部分成本不是恒定的,如服装、道具、布景等可一次性购置,多次使用,其成本呈下降趋势!当然排新戏会使成本升高,但如果戏演得成功,演出场次多,其成本分摊至每场也就相应减少了。而且,市场化的操作要求每个演出单位设法搞小而精的演出,控制成本,以提高效率。
其次,市场操作还有一个营销手段问题,现在许多演出都有宣传、包装,以扩大市场,这是必须的。如今的戏曲演出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即使是国家投资的演出,与那些歌星演唱会也不能相比,这肯定不符合营销规律。当然宣传要成本,但我们是否可以创造低成本的宣传方式呢?比如说,现在很多新戏、大戏,除了报纸、电视宣传外,基本不在第一时间上电视播录象!原因当然能理解:一是上了电视谁还看现场呢?二是让电视转播版权怎么算呢?但其实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解释或解决。第一,戏曲演出不同于电视转播,现场效果绝对不同,爱看戏的人即使看了电视,还是要去看戏(前提是票价可接受)。而且如果看了电视觉得好,会吸引更多人去看戏!我记得小时候有很多戏就是先看了电视才被吸引去现场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个操作问题,比如演出前放一些精彩片段(吊胃口),发布些剧情介绍、排练体会之类的,吸引大家去看。演完之后不久就播录象,让人们重温演出盛况,再次吸引大家去看等等。关于版权,我觉得演出单位可以和电视台协商,演出团体收取一定费用让电视台拍,但电视台播放就不必再给钱,但播放时间、次数须两家协商同意,两家还可联合出版演出录象,利润分成——这些操作都应本着双赢的原则进行,别乌眼鸡似的,大家敝帚自珍,结果是新戏宣传不到,老戏播到胃口倒,大家没好处!
宣传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传统纸质媒体——报纸、杂志。我发现现在的报章杂志上几乎少有戏曲专栏,而专门的戏曲报纸杂志更如凤毛麟角!而少数一些刊物还往往周期过长、信息老旧、文章过于深奥,难于读懂,还不如网上看看牢骚!其实优秀的文艺评论也是推动文艺发展和引导市场的重要手段。想当年,一出新戏,众家品评,观者如云,自是受影响,而一些专门的戏曲刊物,更是面对专门的受众群,精辟分析、仔细介绍,使戏曲和观众的沟通极其畅通,戏曲焉能不火!而现在,各类时尚杂志充斥眼目,戏迷们却难得找到一张或一本及时报道演出动向、深入分析戏剧特点、广泛介绍戏曲知识的的报纸和杂志!如果有识之士办一专门刊物(周报或周刊),介绍梨园掌故、戏曲知识、演出动态、演员情况、分析戏剧得失、评论演出好坏,作到信息及时,雅俗共赏,又怎么知道必无市场?
最后,还要讲一讲市场开拓的问题。戏曲市场上最本质的产品就是演出,但除了演出还有大量附属产品,比如我小时侯常见到的戏曲挂历、比如磁带、CD、VCD,比如戏曲海报、比如明星照片、比如戏曲连环画、比如用戏曲照片和明星照片制作的鼠标垫、通讯录、书签、T恤衫、马克杯……如此种种,可贵可不贵,在戏迷心中,真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宝,一如歌星的签名海报、球星的签名卡片。问题是要善于开发和经营!我曾想,如果把票价降低一点,但在每次演出前出售一些这类东西,不知会骗走戏迷多少真金白银,要知道,10块钱买一件东西和买两件东西的感觉是绝对不同的!可是目前为止,我见到这种东西不多,质量也不高,除了CD之类,基本不开发别的!真是弃千金于歧路!


上一篇:[旧论坛帖][转帖]江苏的京剧演员(风清朗)
下一篇:[旧论坛帖][转帖]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观钟荣程派名段欣赏随想(风清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12-22 16:39 , Processed in 0.982105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