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9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匣开完璧——东方卫报“戏曲男生”征文原稿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5 20:0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非常感谢《东方卫报》的对我社“戏曲男生”的报导,不过可能由于篇幅、体裁所限,删减了很多内容,也有一些小错误。鉴于我社男生,风流天纵,此番征文,亦峥嵘尽显,截鹤之举,虽出无奈,完璧尘埋,实为不甘。特此将原稿贴出,聊为补憾。

    一个伪戏迷的自我介绍
    崔铬成
    这管霜毫本是伏魔刀,偏叫它绣阁阆苑描春草。唐天子不问我兴邦策,偏索取三章清平调。清辉照,烛影摇;綺罗丛,把笔操;酒肉臭,管乐高。勤政殿中无君迹,鸳梦温馨罢早朝。瘦飞燕轻装舞歌盘,肥玉环又迷了君王窍。堪叹我:空怀济世心,报国无门道;天子乏圣明,群小气焰嚣。罢,罢,罢!不如散发扁舟去,诗魂酒魄任游遨……                                             ——川剧《醉写沉香》
    作为光裕戏曲社一个学京剧老生的半吊子,我不仅一段拿的出手的曲子都没有,而且最喜欢的三出半戏都不是京剧,只好算是个伪戏迷吧——所谓三出半,是川剧《醉写沉香》、晋剧《傅山进京》、淮剧《板桥道情》外带着昆曲《桃花扇•余韵》,最后这出孔尚任的演法失传多年,前些年王正来老先生整理出了“哀江南”的唱法,勉强可算是恢复了一半儿。
    我生也晚,生不逢时,九零年出生,80后90后都不能算,也许为此就注定了我的一身古怪嗜好。也可能是因为小学时父母总是逼迫着学那疼死脑仁儿的奥数,所以就想找几个爱好作为心之归处,也省了半夜里对着天花板痛哭,诉苦——父母从来不许我对外人说家里如何如何,面子问题。却记不得究竟是什么时候与戏曲结缘?似乎五年级时我就试着在班上没羞没臊的唱《空城计》,倒不像前几个年级时候只是说相声而已。对比一下现在我还是五音不全一段拿不出手的曲子都没有,呵呵,真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说生不逢时,倒不只为的我赶上了这幸福的时代,辛苦的童年,也是因为到了我这一辈人,诸多令人高山仰止的老先生或是隐遁深山,或是身归道山——我最崇拜的何玉蓉女先生,今年已是百岁大寿,却无有多少音像,无有多少弟子,不是何老不想留啊,只是她虽为江西省京剧团的擎天白玉柱,怎奈江西对京剧并不重视。近些年李和增、王琴生、周少麟诸位老先生相继谢世,更是让我不由得仰天长叹,天妒良才没良才,时至无奈怨无奈,无奈啊!
    罢了,还是说我。小学时我爱上了戏曲,奥数学不好,我爸就把我隔三差五教训一顿,再把所有的碟片都扔的乱七八糟——还好我后来仔细搜索,又捡回来大半。初中高中更是糟糕,非要把我送去寄宿苦读。还好这时我读到了这么一般戏文:
    我仔细想将起来,贫贱虽同草芥,富贵终是浮云。受祸者未必非福,得福者未必非祸。与时消息,随世变迁,都是一场春梦也。更衣变服,究古论今,较胜争强,不知何年才罢。笑你驱驰荣贵,还是他们是他。笑我奔波尘土,终是咱们是咱。追思今古都付渔樵话。
    后来又经了几许辛苦,我就拜了师傅,皈依了道教。到如今周六在光裕学戏,周日到庙里诵经,呵呵,也非有道,也非无聊。
    道香德香无为香,无为清静自然香。
    宝香焚在金炉内,香烟袅袅达上苍。
    愿祝亲友同安乐,愿祝邦国永安康。
    愿祝善良寿千载,愿祝道德永发扬。


    刘源
    自去年搬进随园,与仙林诸友隔城相望,欢会日少,颇生怅惘。此次社长嘱我写一篇与“戏”有关的自述,托辞不过,只好从命。
        我之喜爱听戏,实源自相声。虽说戏龄尚浅,相声倒是足足听了二十年,即使近年来热情不再,大段台词仍能出口成诵。而戏曲正仿佛相声的货栈,可以随抓随用,至如有所谓“腿子活”,则已然是独立的笑剧。只因为听得多了,便自然会发生兴趣,进而装模作样,拿腔作调,动辄以票友自居。偶尔扯着嗓子干嚎两句,却也比杀鸡多出几分回环的韵味,唱罢则不免洋洋得意,甚而乐此不疲了。
    按说家里原没有观戏的传统,只知道外祖母喜听马连良,至于喜欢到什么程度,我生也晚,未及亲见。朋友间有此好者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初进“光裕”,颇有误入壶中之感。所谓人多胆壮,读书之暇,且于屋中“扰民”,周末小聚,更要加倍鼓噪,进而涂脂抹彩,粉墨登台,“出监入狱”,亦不在话下。此外,还常要上“园子”过瘾,而且颇有些“文武昆乱不挡”的架势,京戏之外,居然也挟着本《缀白裘》去听昆腔,尽管念白一句不懂,照样点头咂嘴,浑身只透出一股蒜味,好在如今“非遗”正热,不论南北中西,端不乏这等“雅客”,我辈此举,正所谓“未能免俗”是也。
    说到自述,常给我以“坦白交代”的错觉,是以往往手不从心,又因最近很看了些旧体诗文,说话难免文白加杂,恐怕尚难挤进汪家那“不通”的队伍。幸好文字短到足以遮丑,窥斑或许只见到了污点,这里权且扮个二花脸,扯个淡了事。

    余味戏浓
    周翌可
    初涉此道,不知当从何说起。我以为戏,从高雅阳春白雪,亦随下里巴人普通生活。
    小时候最早接触的戏曲曲种是“小热昏”,一种流行在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谑形式。那时候村上这种小剧团来了,敲锣绕村子一圈,晚上就在一户人家的场子上听,不需要门票,大概到中途会做一次这个止咳灵药“梨膏糖”,那时候十块钱买块糖,很少有人这么做。至于现在,更加看不见这种热闹场面了。
    也许你会问我,你这么一个大男孩咋会喜欢戏曲,到底喜欢戏曲的什么?我想先带大家认识一下我的外婆,老人家既不认字,也不会越剧方言。但是如果你哪天下午去外婆家,老人家准是饶有兴致地在看更生主持的越剧《戏迷擂台赛》。我有问过,外婆您看的懂,听得懂吗?老人说自己听得懂,看得懂的。
    我有推测过老人会懂的原因,其实跳脱不出我以为的戏曲从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我时常这么解释给那些听戏曲觉得艰涩难懂的朋友听,戏曲其实就是古代人当时的流行音乐嘛,当然这边我简单了丰厚的戏曲艺术,仅仅看他的曲词。我想老人初接触越剧的年代,娱乐生活还是以戏曲为主,戏曲贴近普通生活,士农工商都能够享受这视听盛宴。
    那么阳春白雪呢?不知道你是否也曾遇见过,你听得津津有味的戏曲,旁人听来告诉你说,他头痛,烦,请你关掉。有人听到佛音会头痛,然后信者阐释为缘。我想解释为是否静得心来,有得意愿去品品戏,他的戏文和曲,唱腔。言由心生,每次听见薛湘灵落难后自喃“青衣休笑我,今日正想亲”,还是白娘子端午日吓死许仙“含悲忍泪托故交”,我想细心看,会明白的,是他人故事,局外人心思亦动。
    光前应种书中粟,裕后宜耕心上田。虽然城市这样的速度,要缓下步子不易,可是还有那么一群年轻人痴迷。戏曲,尤璀璨,你爱或者不爱,斯人如是。

    吴瑞林
    留守的寂寞童年生活对饿哦的学戏生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外从事航运工作的父亲给我带来的礼物向来被我视为珍宝,在我6岁的那年,父亲同样给我带来了一个礼物—vcd,并且附有一张不知名的圆盘(后知这便是著名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对于这个新奇的礼物我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我学着父亲的样子播放,经过一番折腾,电视机终于有了图像,放映的便是越剧电影,曼妙婀娜的身段,华美的水袖表演,婉约流畅的唱腔顿时吸引了我,我学着越剧的唱腔,慢慢的学了一句话,等我父亲回来,迫不及待的唱给我爸爸听,同样喜欢越剧的父亲表扬了我,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便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于是我便努力的学习,经过我与父亲的商议,父亲便答应我送我专业学习戏曲。
    受到学业的压力,我不得不在小学时放弃了自己梦想的舞台。直到我进入大学,加入了光裕戏曲社,我的第二次舞台生涯才拉开了序幕,我们的传统艺术需要传承,需要大家去继承发扬,我们正是一群抱有如此愿望的新青年,在社团中,我受到了学长学姐的指导,使我的戏曲水平又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社团活动的拉开,为我与同样喜欢戏曲艺术的同学有了交流戏曲的舞台,同时也为我们实践,亲身体验学习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我要感谢光裕,感谢社长,殷翀学长对我的指导与帮助!













    上一篇:何堪留痕花月消磨
    下一篇:梦泽芳华又一载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6 23:53 , Processed in 0.443044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