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6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乱弹音乐剧《梁祝》(交作业)(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81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1 19:2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办,也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今天下午看了唱“越剧”《梁祝》,也就是茅威涛的那个新版,为什么起这样的标题,称之为“音乐剧”,看完此文便知。

不写流水帐了,拣几点散碎的想法说说:

矮子中挑将军,“楼台会”好于其它几折。

茅威涛嗓子一次不如一次了。

前面几折太拖沓了,实在难以入戏。戏曲舞台上无论做什么,总是要为情节服务的,草桥结拜,四人那着扇子,各自走队形做什么?翩翩起舞为了什么?四人把扇子一起拱起来又是要表现什么?四九、银心俩孩子掺合进来搅什么戏啊?这一切,冗余!拖沓!而且,俩书童,不挑行李了,也拿把扇子在附庸风雅,古怪。

“十八相送”最后那个做媒时,那一句“就是我家小九妹”,故意在“我”上一停,这个不错,蛮有戏的。

不过“十八相送”一开始,俩书童大喊一声“十八相送喽”,太不伦不类了,如果是话剧《茶馆》里的说快板的,或是京剧《骆驼祥子》里说大鼓的,以那种画外音,每场戏中间做交代的身份,那样说倒还行,这四九、银心说了算什么?难道他们未卜先知要送十八里地?

改动太多了,改得好,自然欢迎,问题是改得不好。好好的一折“回十八”,看的是一个人在台上的表现力、圆场,还有各种山路上的小动作,这戏都是戏啊。现在呢,都没了,变成再普通不过的一折了。明明是梁山伯娶老婆,后面跟那么多少年郎则甚?伴舞也是要讲究场合的啊,独角戏有独角戏的味道,这下又被搅合了。

楼台会最后那个扇子上的四句诗的处理不错,前面的铺垫到自然的激发,这个戏份比较有看点,也是唯一的亮点。

最搞笑的是“山伯临终”一折,以前看正常的《梁祝》,里面都有“楼台会”里的磕血,以及“山伯临终”里的对病重的表现,半躺在床上的病状。这个呢,依旧是手执扇子,翩翩起舞,满台飞而且还用了点甩发,动作幅度之大,情绪之激昂,完全就是一个奥运会冠军的状态,最后突然高叫一声伏地而死,突兀!有点京剧《太庙惊魂》的味道,不过人家刘秀是吓死的啊。

最后化蝶,没看见蝴蝶,也没看见一对,仍然是俩书生。

全场改了很多,删了很多,也加了很多,开头那折大不同,“草桥结拜”是舞台调度改编太大,“三载同窗”几乎是另起炉灶,“十八相送”好几个环节都没,“山伯临终”前面说过了,最后那个老版里的坟墓变成一个正方形的大花圈了,把“山伯临终”和“吊孝哭坟”衔接到一起了,“化蝶”的翩翩起舞没了,改重新结拜了,真是该舞时不舞,不该舞时却舞。



下面说说这个标题的由来。

音乐处理上很不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来源于越剧《梁祝》的,作为越剧《梁祝》,应该是充满自信的,借用小提琴协奏曲,本无可厚非,但是要有一个“度”。戏曲的文场弦乐弹拨乐、文场打击乐,那都是极具表现力的,身为戏曲人,应该有这最起码的自信。很多场次中,过门、或是演员在表演、动作时,场面上的音乐原本应该是由这些戏曲乐队来表现的,这才是越剧,才是戏曲,现在倒好,我只有在演员开唱前,这些唱段中,才能听到越剧的乐队,其余都是小提琴协奏曲。借鉴可以,把越剧乐队中加入交响做成大乐队也可以,但是我听到的是不带一点越剧乐队的、完完全全的原版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好像是一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剧,里面加点越剧唱段,这种感觉在前面几折尤其明显。我在想,观众情绪被带动,舞台效果好起来,到底是谁的功劳?反正我在看戏时,那些看戏看来的感觉,就和我在家听电脑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样的感觉。

本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楼台会”那里有几段就是几乎很完整的借用了越剧“十相思”的旋律,在今天这折里面,又在唱“十相思”之前,用苼还是埙之类的乐器吹奏了出来,搞得我还以为“十相思”也被删了,改成吹奏背景音乐了。

人家交响版的《梁祝》的确是很有名,但身为母亲的越剧《梁祝》,也不该堕落到这个地步啊,以前看上海越剧院的《梁祝》,里面也借用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但是听起来仍然是越剧,是戏曲啊。

改革改革,改到最后,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就是新版的《梁祝》,与其说是越剧,不如说是一台有越剧元素的、穿插越剧唱段的音乐剧《梁祝》。



这出新版《梁祝》,也有亮点,但是总的说来,不是“瑕不掩瑜”,而是“瑜不掩瑕”。我倒不后悔看了这样一出,当反面教材去思考也不错。

照片去相册看去,这里贴照片麻烦。。。


上一篇:[旧论坛帖]五岁的光裕社,未老的老人心(惊梦)
下一篇:[旧论坛帖]记2008年10月22日《曹操与杨修》( 菊坛小丫 )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81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9:22:41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菊坛小丫)

不后悔没去看。不适应这样的形式。。。。。。

“十八相送”最后那个做媒时,那一句“就是我家小九妹”,故意在“我”上一停,这个不错,蛮有戏的。
这个还是蛮喜欢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12-23 00:04 , Processed in 0.526341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