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4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转帖]记中国唱片历史上的几次灾难(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81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0 14:0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记中国唱片历史上的几次灾难
作者: 刘鼎勋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古老灿烂的文化,艺术品种多种多样。戏曲就有360多个剧种。单京剧剧目就有5000多出戏。
  1877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蜡筒留声机诞生,成为留声事业的鼻祖。而德国科学家伯利纳1887年研制出来的圆盘式唱片和留声机为世界留声事业开创了新纪元。于是世界各地都争先恐后地生产留声机和唱片。
唱片传入中国,最早要属德国BEKA公司,时间约于1895年—1897年。从此以后,COLUMBIA公司、利威公司等等,相继进入中国,在中国政府注册专利,在中国灌制唱片或开办唱片、唱机公司。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境内的中外唱片公司共约60余家。解放后,从1949年6月开始生产唱片,后统一收归国营,共灌制了十余万张唱片模版,发行唱片近10亿张,各种唱片版本近200种,留下了极其难得而珍贵的音像资料和历史艺术的遗产。
中国唱片历史上有几个重点:1、最早期唱片;2、关键性年代的唱片;3、关键性内容的唱片;4、关键性人物(演员)的唱片;5、唱片之谜。
  在中国灌制唱片的国内外唱片公司大约有:BEKA、COLUNBIA、VICTOR、德商、利威、百代、高亭、开明、长城、荣利、丽歌、宝塔、胜利、歌林、昆仑、福泰、中国、大中华、传声、蓓开、国乐、物克多、北海、新月、百乐、得胜、太平、兰鸟、孔雀、峨嵋等等。
  这些公司所灌制的唱片,记录下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音响和珍贵资料,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只是文物,收藏它可欣赏、可学习、可借鉴、可研究、可弘扬,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鉴证资料。
到了20世纪30年代,留声机、唱片在我国已非常普及,大街小巷、商店住户到处可闻唱片声。随着唱片的普及与繁荣,很多有声文艺资料都保存了下来。但是受战争、政治运动等等的冲击,唱片历史上出现了几次灾难。
  一、 第一次灾难
  自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正式打响后,连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到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由于战争的影响,很多人把家产变卖,带家人和细软逃往他乡,逃到没有战争的地方躲藏起来,谁还顾及唱片。所以唱片、唱机也只能低价卖给一些小贩。一时间,市场上常见一些古玩、工艺品、藏书、字画、唱片、唱机,尤其是唱片摊贩,市场上比比皆是,大量积压,售价也很便宜,但由于当时的政局不稳,很少有人问津。直至解放后的50年代,才逐渐缓解。
  由于旧唱片的大量积压,有人想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把唱片改制成“碟子”,即把唱片的边缘卷起,或圆边或花边,盛一些干果,尤其在春节前畅销。这种“碟子”一直持续到50年代初,一张唱片当时1000元(一角钱)卖不动,一只“碟子”2000元(两角钱)畅销。笔者当时正值少年,曾购得两只“碟子”,一只是圆边的,片心为王又宸的百代钻针唱片《南阳关》;另一只是花边“碟子”,外国名曲《金与银》。笔者当时以为是坏唱片改制,因为边缘约3公分高,不能放唱,就把边缘剪掉,一放唱原来是好唱片。这两只“碟子”本想留作“碟子”纪念,作为历史的纪录,一直保留到“文革”期间,还是被毁掉了。
  从两只“碟子”分析,一张京剧,一张名曲,当时还有别的,笔者所见的“碟子”中还有地方戏、曲艺、外国音乐、歌曲等,不知毁掉多少唱片。何况,此次“碟子”灾难不只是天津市,可想而知,全国有多少“碟子”?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此期间,新灌制出版的唱片仍在唱片商店出售。
  二、 第二次灾难
  唱片“碟子”的使用,多在春节期间畅销,平时几乎没人要,于是又有“高人”灵机一动,有了新的“创造”——用唱片做扣子。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笔者在学期间,由于校方要求学生统一穿蓝色制服(就是今天的校服),并由校方统一定做。在制服发下来试穿时,笔者发现黑色的扣子上面有一排弧线,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才发现,原来扣子是用唱片改制的,再一看其他同学的制服也是一样带有弧线的扣子。当时如果扣子丢了,再买一只也是这样的。后来打听知情人士才知道,用唱片做扣子,源于1936年,当时是有人想用残坏的唱片改制成扣子,是废物利用,是低成本的“经济扣子”。但没想到用好唱片改制扣子,也是一“伟大”的创举。唱片扣子的特点是,衣服洗得次数多了,扣子就自然散裂了,因为唱片怕水,可想而知,做“扣子”的唱片需要量远远超过“碟子”。
  大约在1956年——1957年,电台搞了一次“旧歌重放”——播放三、四十年代的歌曲唱片,从而掀起了批判“黄色歌曲”的运动,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抒情歌曲、电影歌曲一律都打成“黄色歌曲”、“靡靡之音”,有的演员如姚莉还在电台做了检讨“…我犯下了罪…”,这个时期的老歌曲唱片也受到了影响,更是销毁的对象。当时对外出售的老唱片只有戏曲和曲艺的二种,歌曲唱片禁止出售,一律收同送往纽扣厂。
  笔者的朋友王坤先生曾经历一事件:“50年代中,听说废品店收唱片,就委托在废品公司工作的一个朋友买点儿绝版的净角和老生的唱片。一天,我被领到了一家废品仓库中去,是一个大院子,那些唱片简直堆成一座一座山,尽是些十成新的带唱词带原套的唱片,京剧、曲艺、歌曲、梆子、评戏、外国音乐等等什么都有,还尽是没见过的版本,没见过的剧目,没见过的演员,歌曲的特别多,我都看花眼了。我一问才知道,这是准备送到扣子厂加工做扣子的,真可惜,尽是些名演员的唱段。废品公司的负责人说:‘除了歌曲的(指三、四十年代的歌曲)不能卖,其它的都可以卖…’。我挑了一些戏曲的,像郝寿臣、金少山、马连良、新艳秋和曲艺的像白云鹏、刘宝全、小彩舞的唱片,歌曲的挑出了三十来张尽是尖子,像《南海之晨》、《春光无限好》等,没敢要又放下了。这次买的四十来张唱片,还算收获不小,有不少“开明”公司的全是从那儿弄来的…”。笔者问道:“咱建议一下这些唱片别做扣子卖给老百姓不得了吗?”王坤说:“咱一没权二没钱,办不到。”
  到了50年代中期以后,卖老唱片的地方少了,量也不大了,货源少了。当时有不少人早已收藏唱片了。有收藏京剧唱片的,有收藏曲艺唱片,有收藏外国名曲唱片的,有收藏歌曲唱片的,也有综合收藏的。笔者当事认识的几位收藏家多是综合收藏的。有华粹深先生,王坤先生,陆老先生,王家胤先生,李恩璞先生,陈滋禾先生,刘景华先生,栾宗显先生,崔柏槐先生等等,他们手中拥有多者数千张唱片,少者也有一千余张唱片。
  三、 第三次灾难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革命”。于是古老家庭的家具、工艺品、古书、古玩、文物、古董全成为“革命对象”。唱片更是不例外,不管是老唱片,新唱片,中国的,外国的,凡是1966年以前出版的,全被列为“封”“资”“修”(即“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产品。如李少春录制的一张“打渔杀家”唱片,还没面市就被封杀了,有的唱片“上缴”,有的唱片“查封”,有的唱片罚没,有的烧毁,有的砸碎,也有少量的做了“碟子”等等。笔者多年精心搜集、研究、整理的三千张唱片也没逃出厄运。笔者仅认识的几位收藏家也都舍弃了唱片,还有的被“批斗”,甚至丢了性命。这几位收藏家共约毁掉数万张唱片,推想全天津乃至全国毁掉了多少唱片,这真是史无前例的了。
收藏家刘景华先生有一段爱护唱片的轶事,揭示如下。
  刘景华先生,从年轻时就爱好收藏唱片,最多时达4000张之多。他为人勤俭,省吃俭用,工资本来不多,人口不少,不抽烟不喝酒也要省下钱来买唱片,急用钱时卖掉自行车,徒步上班也要买唱片。同事邻居家添置家具,而他家的家具在减少,卖掉家具卖了唱片。他说:“我在大沙发床上跟在铺板上不都是睡觉吗?还能睡出个花来,睡出钱来?买沙发没用,还占地方,我听听唱片比坐沙发舒服。我追求的就是精神享受。听戏有戏,听曲艺有曲艺,听歌有歌,听大鼓有大鼓……,比嘛不强?”“文革”期间,一伙人到他家抄唱片时说:“我们反对封资修,你倒留存封资修的唱片?你这机器跟电子管零件是不是跟敌人有联系,你是特务……”。抄家是开汽车去的,刘景华是“红五类”出身,在厂里工作好,完成任务,就是喜欢老唱片,在大帽子底下,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听之任之,就这样连摔带砸地装上了汽车。汽车起动了,谁也没想到,刘景华一头扎到转动的车轮子下面,吓得司机马上停下了车,几个人下车把刘景华扶起,但刘景华喊道:“别叫我起来,领导!下令开车!我跟唱片同归于尽了……。”在众人的搀扶之下,汽车开走了。刘景华就是这样热爱他的唱片的。“唱片就是我的命啊!”刘景华在西青公安局被扣押一年后落实政策放出来,唱片也要回了,刘景华一过数,连丢带毁有三分之一,还险些丢了命。
  还有与唱片相关比唱片还难得的珍贵录音的一件事。
  据天津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透露,上世纪60年代初,电台录制了一套王庾生先生的京剧知识讲座,做这套节目相当不容易,共十余讲。录音中还有很多唱片的资料。当时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想要这个节目,天津台还舍不得给,只交换了其中的一讲——“余叔岩”,时间约一小时。没想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的王庾生京剧讲座的录音带全部被抹掉,录制了“工农兵学唱样板戏”,而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那讲“余叔岩”仍然保留。后来又从河北台翻录回天津广播。
  “文革”终于过去了,改革开放开始了,幸存的几位收藏家又开始了收藏活动——抢救劫后余生的唱片。
  四、第四次灾难——自然和人为的损坏
现在民间收藏唱片,几经风雨保存到今天已很不易,有的原收藏人已去世,唱片留给了后代,后代不懂,但只知道这些唱片已是稀世之物,密不示人。而唱片的价值需要聆听,聆听的内容相当广泛,价值也不一样,有的唱片有历史价值,有的有艺术价值,有的有资料价值,有的有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等等,邮票是不可比拟的。
  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遇到过下列情况:
  1、作为“古董”和“文物”收藏,又不懂得保存常识,致使唱片自然干裂或断开,不能放唱,或由于把唱片放置阴暗潮湿的地方,致使唱片受潮、发霉、变形而不能放唱,失去唱片的意义。
某单位藏数千唱片,常年不动,因为工作关系,笔者到该单位请保管人员拿出架下层的中间一张唱片,这是一张钻针唱片,外观看上去可够十成新,片套也很新,由于片套紧贴住唱片,笔者请保馆人员把唱片从套中取出,但纸套不能撑开,略一使劲纸套就掉一块。原来唱片早已受潮,纸套和唱片紧贴在一起,纸都糟了,揭不开的纸套用手一划,都变成粉末掉下来,一放唱片,只听到“呼噜呼噜……”的声音,原声没有了,成了只能看不能听的唱片子,一大批唱片全遭如此下场。
  唱片架的高处太阳直晒,拿出最上面的一张唱片,扫去尘土唱片已看不见字了,晒没了,抽出唱片一看,工作人员自语道,我亲自放上去的,唱片好好的,怎么裂开了呢?
  2、在民间,笔者曾见到和听到数起毁掉唱片的情况,列举几例。
  [1]上世纪80年代末,笔者到北京出差,住在海淀区北大宿舍一家亲戚家中,次日早晨笔者去汽车站,途中发现一只垃圾箱边有几只方纸包,形状大小很像唱片,在笔者差十余步到垃圾箱处时一位老者抢先一步打开纸包,笔者也赶到,一看果真是唱片,带词带套都够十成新,共有三四十张,有胜利公司、高亭公司、百代公司、开明公司等都是些京剧唱片,那位老者对笔者说:“您别等了,我都要了。”事后笔者思考此事,幸亏那位老先生都要了,如果这批唱片被毁掉,多可惜啊!
  [2]改革开放初期,一天笔者到了天津广开四马路找一位朋友,在胡同里见到一为老大娘在劈劈柴,其中还有一块块的黑色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砸碎的唱片,笔者问道:“大娘,把唱片都砸了点炉子了?”说话间,大娘从箱子里又拿出一张唱片,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啪”的一声就一斧子,笔者一看,原来是一张长城公司的裘桂仙、姜妙香合灌的“飞虎山”。真可惜,还非常新。笔者又说道:“大娘,别砸了,这几张卖给我吧!”大娘说:“这年头谁还玩这玩意儿,原来是老头子喜欢这玩意儿,‘文革’时候大部分都交上去了,还甩下一小罗,老头子也没了,这也没人要,我试着点炉子,刚开始不好着,慢慢着起来就行了,剩下没好的了,都是砸碎的了……”
  [3]天津京剧侯派名票贾汝彤先生,与天津票届名宿三王之一的王庾生老先生为师友,1989年秋一天下午给笔者送来了两张唱片并讲述了这两张唱片的故事:
  “那天下午,我出去买菜,胡同(河北区贾家大树胡同)里看见邻居的俩小孩拿着两个黑色的圆圆的东西在地上滚着玩儿,我走进一看像唱片,就问:‘小宝贝儿,你玩的是嘛?我看看。’俩小孩一人拿着一个,给我送过来,我一看真是唱片,一张董俊峰的高亭的‘探阴山’反面是‘碰碑’,另一张是百代出版的王少楼的‘珠帘寨’,就问俩小孩:‘你奶奶呢?在家吗?’‘在!’奶奶过来了问:‘贾爷!嘛事?’我说:‘你们家这玩意儿还有吗?’奶奶说:‘原来有一大罗,慢慢儿砸点儿点炉子,那天俩小孩留俩滚着玩儿,就给他们留了俩,那些个前好几天就烧完了,没有了。’我问:‘当初,你们家谁玩这玩意儿?’奶奶说:‘他爷爷活着的时候玩过这玩意儿,也就100多张,匣子后来坏了,卖给收破烂的了,片子没人要,试着点炉子了。’我说:‘太可惜了!这两张送我吧,我有用!’奶奶说:‘您有用拿走吧,没事。’我说:‘谢谢啦!’奶奶说:‘谢嘛,劈柴料,拿走吧。’我这不给你送来了吗?”笔者接过一看,边缘快成锯盘了,但还没影响片纹,这也是贾老先生给我的纪念品了。
  [4]天津艺术研究所曲艺专家耿树青老先生遇到一事:“2003年秋天,我那天到大沽路去买东西,正赶上大沽路拆迁,很不好走。在一根电线杆下围着几个人,出于好奇走过去看看,原来是一堆唱片,约有200张,不知谁扔的,几个收废品的人在争看。其中一人好像懂一点,挑了一罗(约二十余张)京剧曲艺唱片,自己抱走卖钱,把老歌曲和外国音乐的唱片拿起来一张一张地在地上接续,还一边自语道:‘外国玩意儿,没人要……’我当时骑车,车前没筐,车后没架,卖了点麻花还是放在塑料兜挂在车把上的,实在是没法拿,也就算了,真可惜。”
  五、抢救中国唱片势在必行——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1、多少年来,从未见到过国家部门收购、整理唱片或出版文章书籍,所见到的只有国营废品收购站收购唱片(天津当时最高价每市斤0.22元),收购后统一交到扣子厂改制扣子,或改制其他电木制品和其他零件。
虽然,国家有唱片库、版库,但不知民间收藏中有难得可贵的唱片,多少家公司的唱片国家唱片库没有,多少种版本国家没有,甚至中国最早于哪年有唱片都不能定论。
  2、中国的唱片,戏曲也好,曲艺也好,歌曲也好,音乐也好,从它们的发展看出,它们最辉煌的时代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五、六十年代(1966年前)。从演员的造诣,流派纷呈,演唱技巧,都是最强音,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年他们唱出和奏出的是人物情感,重在情字。
  一位研究外国音乐的广东的黄先生告诉笔者,在国外,外国音乐也是这样,现在的演奏家不如60年代效果好,更不如三、四十年代的演奏水平,那真是随着声音把人带到一个美好的世界,美的享受,因为他们用乐器奏出了感情,从当年的唱片对比聆听,可以得出结论。
  3、在英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就整理自己民族和世界的音乐艺术,保存在英国国家声音博物馆内,其中还有中国的戏曲唱片,有中国京剧陈德霖和郝寿臣的唱片。
  4、天津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物流门户,水路、陆路、空运都非常方便。据古物市场的老板透露,到天津购买老唱片老唱机的人,有北京的,台湾的,香港的,也有南方来的,如上海,广州,从国外来的有日本的,韩国的,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还有美国的,英国的,他们出高价,比如一台唱机“我要2000元(人民币)”,他说“我给你2200元”。这些买主有的猎奇,有的转手倒卖,有的个人收藏……这些说明了唱片在外流。
  5、有人透露,随着录音载体的更新换代,中国唱片公司早就停止生产老唱片了,唯一的一台制作唱片的机器也转卖给日本了,技术人员也下岗了,试问,日本唱片业怎么就景气呢?
  6、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战备”需要,中国总公司把很多唱片模版由上海转移到四川,由于装箱运输,保存等环节不好,很多模版被钉坏,受潮生锈。
  7、日本侵华期间,百代公司的一部分铜模版被日本兵抢去溶化做了炮弹,杀害中国人,这笔帐怎么算?这部分模版没有了,唱片还有吗?
  8、日本侵华期间,掠夺走中国五千张唱片,想把它翻成密纹唱片卖给中国,中国不要,那么唱片还可以追回吗?这部分模版还有吗?
  9、中国文化报载最近香港的EMI公司在印度的克莱姆峰(GRAMOPHONE)公司发现的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歌曲,包括周璇、李香兰、白虹、白光等著名歌星的1000余张唱片的录音带保存完好,说将填补中国音乐的空白。
  10、建议成立中国唱片博物馆,把有关唱片方面的历史实物,文字书籍,资料陈列供后代了解学习。
  我们希望,民间收藏与国家部门联合起来,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或单位把中国唱片的历史和发展总结起来。唱片进入中国起码有107年之久了,笔者希望在有生之年大家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共同做出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万代的事业,不让老唱片失传,填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空白。


上一篇:[旧论坛帖][转帖]耿其昌眼中的李维康(风清朗)
下一篇:[旧论坛帖][转帖]上海越剧院来了清华大学生(注:清华越协)(风清朗)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12-22 15:51 , Processed in 0.501050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