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683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23日的省京座谈会纪实、感叹以及《扬子晚报》的让人鄙视的新闻风格(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0 22:3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4日上午九点,在江苏省演艺集团会议室里,我应邀参加了江苏省京剧院关于新编剧目《西施归越》的观众座谈会,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朱昌耀,省京剧院院长徐全心,以及该剧的几位主演李洁、严阵、李为群、董源、王东、高飞也以及京胡蔡万军都参加了这次座谈会,还来了些记者。

参加座谈会的观众只有我一个学生,其它都是南京的票友和一些票房的负责人。我对这个戏的态度已经写文章说过了,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可是还没开始座谈,一开始两位领导的讲话就给这个戏定性,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肯定过的,谁谁谁肯定的,如何如何好,我顿时觉得今天的压力蛮大的,因为要与这些主旋律唱反调,但是我这个人就是这样,认准的事情不会改的,而且我绝不说假话。我的发言是安排在中间,在我发言之前也有几位发言,他们也都是先大谈成功之处,最后“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有的和我要说的差不多,但是都是隔靴挠痒,点到为止,都没有深入,而只是把问题限定在表面的操作性的层面上,这些人的讲话使得我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当时还在想,难道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戏很好?还是他们不敢说?昨天看戏时很多人都看不下去,我想只要是真正的戏迷基本不会喜欢这个戏的。难道我的判断有误?轮到我发言了,我按照我的想法谈了,一边说一边听到别人在窃窃私语,原来他们是赞同我的观点的。说完之后很多人都表示赞同,夸我说得好。原来他们的想法和我一样,他们是所谓的“大人”,不敢说,由于世故,不想得罪人,唉,我觉得很悲哀,我替他们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心里话。在我发言之后,座谈会的风向有所改变,开始对这个戏做出一些涉及根本的批评,我是应该高兴呢?还是继续悲哀呢?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定要有个人站出来才行,站出来的这个人有可能改变这个现状,但也可能被当作“异类”或是“不安分的人”、“出头鸟”被消灭掉,所幸的事,大家都是戏迷,都爱戏,我的话还是得到支持的。事后,有人对我说:“你的发言很好,我也不喜欢这个戏,你是学生说话方便,我们嘛……”不过我还要说,有些老者还是很令人尊敬的,虽然他们也不想惹麻烦,也很宽容的说了肯定和否定的意见,但是那温和的意见之下,其观点还是很一针见血的。

对于人们的世故,我表示理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见怪不怪”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想,这样做的人多了,也就不奇怪了,也就跟着去做了。想起以前记考勤的时候,有人质问我:“大家都是缺席的,你干吗还要都记下来?”真是笑话,人多就一定对吗?人家做错事是你也做错事的借口吗?解剖一下自己,我以后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身不由己的时候肯定会有的,希望尽量少一些吧!多一些真诚,多一些激情,少一些世俗,少一些麻木,继续保持“童心”般的“梦”,以出世的心态入世,保持说真话的心和对世界的激情,有着对真理的追求,就不会虚伪麻木了,就不会冷漠,也不会随波逐流了,就能在世俗社会不迷失自我。但是要注意,要摆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也要保护自己,不卑不亢,有策略性,要修炼成这样我还是要努力的。

今天收到朋友的短信,说是在扬子晚报上看到我在座谈会上的发言了,我上网找出这份报道,看了之后,不知道该骂这个记者不说真话呢?还是骂这个记者不懂戏呢?

我先引一下这篇报道:

                《西施归越》争议中磨合
  8月18日、19日,江苏省京剧院重新改编创作的新版《西施归越》将赴京在长安大戏院正式首演。虽然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编剧、著名戏剧导演曹其敬执导这样的强强联手可以确保演出的含金量,不过这台精雕细琢的精品剧作在首演之前仍旧很“谦虚”地向各方求教。继上周进行首次彩排试演并邀请尚长荣、黄蓓佳、毕飞宇等专家作家举行研讨会后,前晚该剧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演,昨天上午由 戏 迷票友和普通观众参加的第二次研讨会在省演艺集团召开,一些普通观众对于这部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没有专家学者们的号召力和权威性,但是他们却是最直接感觉作品、真心喜爱京剧的,他们的观察很细,他们的很多观点也非常独到。


春秋人说唐句
  
  几乎昨天现场所有的观众都对新《西施归越》的“精品”定位毫无意义,而西施的扮演者李洁的表演也征服了所有人,而该剧的人文立意、舞台美术、表演境界等方面的精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过,爱戏的人没有一个是不挑剔的,剧中很多创新的地方有些得到大家的认同,也有人觉得少了“老味”。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全国高校京剧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雍安保前两次试演他一场没落甚至还意犹未尽,他甚至连剧中台词都细细推敲过了,“唱词很美。不过其中有一处不知是疏忽还是其他用意,唱词中出现了西施与范蠡‘青梅竹马’,青梅竹马是从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中演化而来,春秋人说出青梅竹马恐怕有些不妥”。
  
  交响乐伴京剧
  
  交响乐给京剧伴奏并非始自《西施归越》,而此前采用交响乐的一些京剧表演也引起了不少争议。《西施归越》采用交响乐伴奏也是使京剧时尚化、时代化、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诚意,至于效果,有人更喜欢了,也有人觉得还不适应。之前作家毕飞宇表示“不能接受”,而黄蓓佳则表示“非常喜欢”。
  
  昨天现场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代表殷翀表示:“京剧就是京剧,再怎么创新它也是姓‘京’的,很多情节简单的传统剧目能常演不衰就是因为它的经典唱段和它的‘原味’。交响乐加入京剧消弱了二胡等传统民族乐器的声音,也对演员表演有一定影响”。不过任何的创新和改良都是在争议中进行的,有争议正是引起大家关注的表现,省京剧院将在进京首演前就戏迷观众和之前专家学者的意见对该剧进行一定的改动。  本报记者 张艳


从以上的报道可以看出,第一,记者对这出戏是肯定的定性。第二,对我的发言断章取义,没有把我发言中关键的、涉及根本的内容写出来,写的都是一些说的表面的东西,很明显记者想把这场争论定位在一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的不同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很微弱的,理由是很肤浅的,而且把我塑造成一个反对改革的人。我重申:我不反对戏曲改革,但是这个戏改得太过分了。第三,这个记者大概不懂戏,我的观点还有完全不顾辙口,上下句和字数不对,散板太多,无核心唱段,话剧味重等等(可以参看我的前一篇文章),这些才是关键的,可是这个记者只写了个他听说过的“交响乐”三个字作为噱头。

最让人反感的就是这句话:“《西施归越》采用交响乐伴奏也是使京剧时尚化、时代化、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诚意,至于效果,有人更喜欢了,也有人觉得还不适应。”很明显就是记者自己先定性,认为是好的,然后在说有人不适应,有人反对,反对这些好的肯定的基调,那自然成了反面教材了。“国际接轨”?难道中国不算“国际”中的重要部分吗?那怎么交响乐、芭蕾舞、话剧、歌舞剧不也和“国际接轨”,引入点民乐?可见现在天天喊与“国际接轨”其实就是与“西方接轨”,京剧与西方接轨,那还叫京剧,过了若干年,外国游客要看中国古老的京剧艺术,突然发现这和在自己国内看到的差不多,然后感慨京剧有什么了不起,还需要自己国家的艺术去支撑。这下,接轨是接好了,京剧也就完蛋了!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成为世界的,必须先是民族的!

这种新闻风格很让人鄙视的,报纸上很多这样的新闻,对一个事件,现定好基调,是肯定的意见,最后写点不同的声音,而且把这种不同声音局限在一个很无力的表层,不让这个不同的声音充分说明理由,让人觉得这种声音这是反面教材。唉!悲哀!《扬子晚报》没有我的话语权,我就写在这个地方,捍卫我的观点。

京剧院问我要了发言稿,说是准备出个座谈会的小册子,我倒要看看,是否会对我的稿子加以删减然后再以我的名字印出来。


上一篇:[旧论坛帖]关于今晚的《西施归越》(风清朗)
下一篇:[旧论坛帖]小丫的昆曲调查报告(菊坛小丫)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39:25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风清朗)

刚看到《南京日报》的报道,比起《扬子晚报》,这个报道简直是对我的诽谤


京剧新编戏《西施归越》下月央视直播
本月11日,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在紫金大戏院试演的新创京剧《西施归越》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专家、学者、京剧表演艺术家都对该剧给予了很高评价,引起了全国京剧界的瞩目,央视戏曲频道随即安排了在最快时间(8月19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现场直播。为了在晋京演出前进行更完善的修改,江苏省京剧院在继征求专家意见后,又于昨日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普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意见。
昨日的座谈会上,各行业的代表畅所欲言。一位大学生非常赞赏交响乐和京剧传统音乐的结合,“这样更容易吸引年轻人。”(记者 邢虹)

(摘自 《南京日报》)


简直是放屁!!!

我什么时候“非常赞成”?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真想告这个记者!诽谤!不顾事实!一点职业操守都没有!

简直毁坏我的名誉,登出去给人看到,人家还以为我为了拍京剧院马屁乱说话呢。

这样乱写或许有人还真的认为青年人赞成这种改革呢。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3:54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痴戏人)

话又说回来了,你说人家不这么写还能怎么写,让你发言只是个形式,性质是不会变的,其实你当初答应发言时就应该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了。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4:55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风清朗)

当然早就想到啦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5:12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痴戏人)

那你还去?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5:41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风清朗)

即使知道结果如此,还是要一吐为快,听不听得进去是他们的事,说不说是我的事,实在是不吐不快,当着他们的面说出来,也要让他们知道戏迷的真实想法。知不可为而为之。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6:13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痴戏人)

这话也对,但这其中有太多的无奈,每个环节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凭心而论,都不容易,也没什么不对,可凑在一起就不对了,就会引起抱怨了,这里面的深意值得深思,到底哪里就错了呢?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6:47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风清朗)

说到底:体制问题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7:08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痴戏人)

话又说回来,体制又是人定的呀,真搞不明白,天生没这头脑,想不通就不想了。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7:32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菊坛小丫)

看不下去了,太恶心了。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2:47:48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湘灵居士)

消消气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0 11:40 , Processed in 0.334618 second(s), 9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