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3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为江苏省昆剧院叫好——兼谈对江苏省演艺市场的一点看法(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0 21:0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江苏的演艺市场自从体制改革,准确地说是“市改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之后,就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很久看不到戏,经常和剧团以及演员接触,也听到很多东西,改革后,各个剧场被承包,剧团由于付不起高额的场地租用费,或是演出收入低于场地费,因而转战农村,省京剧院、省地方剧院、市京剧团、市越剧团,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农村演出,其他时间要么在各地跑码头,要么闷在家里排戏,总之,城市里没戏看。诚然,农村和外地的演出成本低收益好,但是家里不演戏这也不正常啊。
似乎现在排戏都是为了评奖,而且都是大制作大投入,华丽的舞台背景造就了绚丽的舞台效果,但同时也使得戏的演出成本浩大,有的戏,演几次就不演了,有的戏,没传下去,省京剧院的《英子》,不了了之,算得上精品的《骆驼祥子》也没新生代力量接过去演,随着陈霖苍、黄孝慈的退休,这个戏也宣告结束,市越剧团的《柳毅传书》,似乎已经把反复的改编(尤其是剧情的改编)当作维系的法宝,我不清楚越剧观众群的审美心理,在京剧里,同样的戏可以有不同的流派,这是看点,同样的戏同样的流派也有不同的演员自身的处理,这也是看点,同样的戏同样的流派同样的演员也有不同的时期,这还是看点,看京剧,不是为了看剧情的,否则那空城计真的没什么看的,那为什么一段“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能让人玩味不已呢?似乎扯远了,但是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感,新版《柳毅传书》好像儿童剧啊。
现在能在南京城里看的演出,无非这么几种情况:一、外地院团来跑码头;二、电视台做的节目;三、本地演员为评一级而弄的专场;四、新排出的剧目的展演。
在江苏省,省昆剧院可算得是一枝独秀了,我很钦佩省昆得发展思路,耐得住寂寞,用几年时间通过廉价的小剧场演出培养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蛰伏以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推出大戏,省昆领导的眼光还是很长远的,也是很锐利的。借白先勇宣传青春版《牡丹亭》的东风,趁着昆曲热,上演了自己的精编版《牡丹亭》,省了不少宣传的事;化整为零,多次以讲座,或是折子戏+点评+互动,或是协办戏曲社团活动协办中文系活动的形式,进入校园(大中小学都有);吸引大量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高校老师参与其中,帮助宣传,出谋划策,为昆剧演员上课,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高素质智囊团;有一次,我们去找李鸿良老师,看到一名外国人,李老师介绍说这是昆剧院对外演出部负责人,将来是用英语向世界宣传昆曲的第一人;又有一次,李老师说自己在加强学习,目标是做一个学者型演员;昆剧院培养年轻演员,委以重任,进行梯队建设;小剧场演出从不间断,演出剧目常换常新,即使是同一折戏,两次演出的演员也不尽相同。
相比之下,我想到省京剧院的一些人演出前经常就是围坐在衣箱边打牌抽烟,有的演员一听就是烟嗓子。
其实,我也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体制如此,剧团也很难有所作为,但是完全可以在能力所及之处,为戏曲做些贡献,哪怕牺牲一点经济利益,我想,送戏进校园的成本应该比下农村要低,演员的车费、道具服装的运费和吃住的费用就可以省下,而且学校演出也不需要天天演连台本戏,只需一个解说点评,几个短小精彩、无需大制作的传统折子戏,就可以了,长期坚持,培养起一批年轻观众,那么下面的日子就好过了,就不知院团领导有没有这种耐得住寂寞、舍弃眼前小利的长远眼光和真正为戏曲作贡献的勇气和魄力了。

PS:想了想,深层次的因素还有现行考核评估体系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一个短视的、功利的考核评估体系,有任期的领导大多数情况下考虑本任期内的事务,考虑卸任前能不能出成果,新编戏、大制作成了院团领导和省市主管领导的政绩工程;一个过分量化的评估体系,对于这种不能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成果却非要贴上“效率/效益”“投入/产出”的标签,这一切,成为一种无形的指挥棒,导致了演艺市场的非绿色发展。


上一篇:[旧论坛帖]06年6月24日名段欣赏《朱耷卖画》(风清朗)
下一篇:[旧论坛帖]06年7月3日昆曲《小孙屠》(风清朗)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1:02:15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戏迷的心声啊(菊坛小丫)

您老难得说这么中听的话,呵呵,这可真是心声啊!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1:02:41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湘灵居士)

一直很佩服昆剧院,现在还能坚持做到每周都有演出真是很不容易!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1:03:02 | 只看该作者

[旧论坛帖](new贵鬼)

省昆折子戏太单一,演来演去就那几出,要挖掘、恢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2 13:54 , Processed in 0.375430 second(s), 6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