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752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省昆《梁祝》观后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13 22:0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白白 于 2016-4-18 00:56 编辑

           省昆的《梁祝》11年时本有机会看,那时尚只是听个响的欣赏水平,错过了也不觉可惜。近年又演过几次,但对新编戏一直不很看好。去年看了苏昆的新编《白蛇传》,大大吐槽过一番,本不想再看新编昆曲,但最近戏荒兼吃土,有此免费机会不可错过,况且还有龚阿姨,看看人也是好的。演出地点虽然偏远,但人来的不少,满坑满谷。省昆多年打造品牌看来是有效果的。
          “梁祝”的故事流传久远,流布很广。对“梁祝”故事延伸的戏曲曲艺文本研究的,可以参看钱南阳先生《梁祝戏剧辑存》(《汉上宧文存 梁祝戏剧辑存》,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徐宏图先生《南戏<祝英台>遗存考》(载《中华艺术论丛4》,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页59-76)等。
    开场,闷帘一声“人心,趱路”,让我心生疑窦,以习见的“银心”而揣测某处出错了。分享给小伙伴们,有小伙伴提示有些剧中即“银心”、“四九”即作“人心”、“事久”。察之,则川湘闽粤等地剧种中多作“事久”“人心”,其中,“事久”莆仙戏中作“士久”(见徐文),四川花鼓作“四九”(见钱文)。那么孰为原始呢?“梁祝”故事可见明代佚名所作《同窗记》,其中《山伯千里期约》一出丑贴的对话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暂迻录于下:
    (丑)东人,来此便是。你在此站住,待我先进去看取,这里有“止步扬声”,不免叫一声。(帖上)是谁叫?(相见介)这个人,我在那里与他相会过?好似杭城伏事山伯官人那事久一般。(丑)这个女子,我与他面熟得紧,好似伏事祝九官人那人心一般。怎么又是个女子?我且问你,你是人心嚒?(帖)崔莺莺的母亲——正是。你敢是事久?(丑)袖里发火——着手。(贴)正是路遥知马力。(丑)事久弄人心。(贴)事久见人心。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戏曲卷·3·明·续》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页622)
    这样看来,“事久”“人心”的命名乃出自俗“语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事”“四”音近,“人”“银”音近。后亦“人心”为“银心”使之更似丫鬟名字。四川花鼓《梁山伯祝英台新歌书全本》中,则为人心另取一名叫梅香。推测人心为外出时所取,梅香为其正名,这都是地方的细节增添了。

    分———————————————————————隔—————————————————————————————线

           然后就要开始吐槽啦。舞台上,仍旧是省昆一贯的从简风格,一桌二椅(换成了条桌与太师椅或绣墩)。舞台后方放幻灯片作底幕,画质很渣,而且人物的影子总是出现在上面,显得很低端。最后哭坟的时候,底幕撤去,以北碑写唱词投影在黑底上形同墓志,效果尚可。只是梁山伯的墓碑做在椅子后背上的,祝英台唱完了要入墓前跑上来个龙套一把把梁山伯的墓碑抱走了,显得十分突兀。化蝶后,舞台上五光十色的射灯,瞬间就有了迪厅的既视感。舞台调度上恐怕是有改进空间的。
           全剧前紧后松,上半场情节进展迅速,而下半场后半段情节一下松散下来,开始抒情。龚隐雷的《昆曲的“英台”——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塑造心得》一文中说“观众对‘梁祝’传说已经十分熟悉,所以故事情节对观众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更多地是看舞台呈现,这与昆曲的艺术风格也是非常契合。在‘情节’完备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情绪’的表达和‘情境’(这几个引号加得好奇怪哦)的创造,从而带给观众美好的观剧体验”(《上海戏剧》,2013年,第10期,页24-25)。这似乎为情节上的一些缺陷找到了好的借口。只是这种情节松紧的分化严重很容易让观众陷入莫名与无聊之中,更何况剧中的唱段并非经典,不是很有咂摸滋味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新编戏首先当在情节上下功夫。《十八相送》作为梁祝戏的经典桥段,需要花大工夫打磨,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是一折顺口溜汇编。词无美感,韵还乱押。(词的吐槽容后)。而且行进感很弱,体现不出十八里相送的路程感。其实昆曲中有送别的好典范,这一段完全可以借鉴《千里送京娘》的演法演,半个小时的戏浓缩到十五分钟应没什么问题。但似乎编剧也是借鉴过《千里送京娘》的,如下雨,如路滑,都可以看到《千里送京娘》的影子。但是在是学习的不好,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其斯之谓与。因为没有山伯临终的段落,造成下半场几乎是龚阿姨的独唱(除了楼台相会后梁山伯的一段【武陵花】较长),祝英台与梁山伯分量悬殊。如果能把马文才迎亲一折去掉,匀给梁山伯,则想必要好些。而且马文才也太过抢戏了,太跳脱。最后一折《哭墓化蝶》,龚阿姨独挑大梁,唱得很卖力,唱得也很好,但是太长了。一个人绕着梁山伯的墓碑在那里唱三支曲子,如果功力不好,很难压下来,更何况那个词实在一团糟。两段新编戏的标配女声合唱更是画蛇添足。草桥结拜的时候,像是女声合唱团的演唱。化蝶的时候呢,则是有尖音的女声合唱团的演唱。再不济可以唱昆歌呀,编曲呀编曲。化蝶的身段也很难看,搂搂抱抱而已。
           其实前面都是外行的话,至于唱词,则可以算和专业搭边。新编戏的词向来是硬伤,昆曲《梁祝》中写“原著:曾永义(中国台湾) 剧本:由台湾国光剧团提供”,本来以为台湾人词儿能好点吧,毕竟大家都莫名觉得台湾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然而似乎两岸编剧是一家。前面龚阿姨也说了“在‘情节’完备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情绪’的表达和‘情境’的创造,从而带给观众美好的观剧体验”,那么问题来了,情绪的表达和情境的创造靠什么呢?自然靠演员的表演,然而还需依托文本。在吐槽昆曲《白蛇传》的时候,我已经说过编剧的良苦用心了,怕你们看不懂,要大众化。但是不能把大众当文盲吧。更何况词一会儿雅一会儿俗,画风转变太快实在有点无所适从呀。《十八相送》的词还不如相声《五行诗》呢。“母嘲公的是呆瓜,恰似梁兄眼目瞎”,前面押平声韵,结句押了入声韵,在唱词里这样我也忍了(参看郭绍虞《永明声病说》),但这是你的念白呀。《十八相送》【朝天子】“莫慌”,也算了,“自强,必昌”,梁兄是搞党宣的么?下折中【北朝天子】“那喜气洋洋充满祝家庄”,抗婚中【尾声】“双亲万望无悲诧,今生今世只要他”云云,更有诸多没有记录者。如果凭这样的词,昆曲怎么作百戏之祖,怎么评非遗,怎么叫高雅艺术呢。花园相会一折中,最后梁山伯沙哑着嗓子演唱了感人肺腑的一支【武陵花】,听着很不错哟,还很耳熟,这不是《长生殿·闻铃》中【武陵花】么?套用现成的实在也不稀奇,先前上昆排的《班昭》,《情别》一折中的【小桃红】也是全盘借鉴《玉簪记·秋江》的【小桃红】。经典终究是经典呐。这里可以总结一下编剧词风的规律,曰有词则雅,无词则俗。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2003年,曾永义趁春节假期,用11天时间,以“南杂剧”的体制规律谋篇布局,建构套取,又依调填字,将《梁祝》故事写成七出戏,终成第一本新编昆曲《梁祝》。”(《昆曲<梁祝>,一部“太过仓皇的成年礼”》,第一财经网站),原来是人家在十一天里写的急就章,那就不能怪人家咯。世上最多的就是借口,最容易找的也是借口。这部剧也不算新剧了,只是演来演去没有进步,实在说不过去。
           看戏之乐,吐槽其一也。开心就好。


    上一篇:回令的铁镜~~羞愧来交作业。。。
    下一篇:对晋剧《傅山进京》的一点想法

    最近访客查看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00:23:12 | 只看该作者
    徜徉有道 发表于 2016-4-28 22:10
    2011年那年看过,等我去翻一翻论坛老帖······

    现在全部忘记了。只记得,当时看到祝英台满场跑啊 ...

    还不去死有同感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6 14:20
  • 签到天数: 3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11
    发表于 2016-4-28 22:18:37 | 只看该作者

    论坛老帖:
    http://www.guangyuxiqu.com/thread-1279-1-19.html

    我当年觉得这个剧本“雅趣兮兮”·····嗯····我想我要表达的应该是故作风雅而不得之意吧····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6 14:20
  • 签到天数: 3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10
    发表于 2016-4-28 22:10:47 | 只看该作者
    刘白白 发表于 2016-4-27 10:03
    鹿帅有看过这个么

    2011年那年看过,等我去翻一翻论坛老帖······

    现在全部忘记了。只记得,当时看到祝英台满场跑啊跑啊跑啊····我在观众席默默说了一声:赶紧死去吧!然后前排一个老太太转过头来向我投来鄙夷地一瞥,然而我向来不在乎。只是惊讶于,大家为啥貌似看得还很入戏,尤其是底幕换成投影之后,莫名其妙的满台掌声雷动······

    点评

    还不去死有同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3 00:23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0:03:49 | 只看该作者
    徜徉有道 发表于 2016-4-27 00:35
    古——典——戏——曲——已——经——终——结——了!

    大家还是去看莎士比亚吧~~~

    鹿帅有看过这个么

    点评

    2011年那年看过,等我去翻一翻论坛老帖······ 现在全部忘记了。只记得,当时看到祝英台满场跑啊跑啊跑啊····我在观众席默默说了一声:赶紧死去吧!然后前排一个老太太转过头来向我投来鄙夷地一瞥,然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8 22:10
    [发帖际遇]: 刘白白在戏曲音像柜台大采购,花了8 光裕币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6 14:20
  • 签到天数: 3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8
    发表于 2016-4-27 00:35:58 | 只看该作者
    古——典——戏——曲——已——经——终——结——了!

    大家还是去看莎士比亚吧~~~

    点评

    鹿帅有看过这个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7 10:03
    [发帖际遇]: 徜徉有道参加活动时碰上社长发红包,得到3 光裕币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4:13:47 | 只看该作者
    素月 发表于 2016-4-15 09:22
    好羡慕这种吐槽个戏都能学术的范儿

    风搅雪的方式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6-4 23:01
  • 签到天数: 92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伴坛终老

    6
    发表于 2016-4-15 09:22:49 | 只看该作者
    好羡慕这种吐槽个戏都能学术的范儿

    点评

    风搅雪的方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5 14:13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2:25:49 | 只看该作者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4-13 22:24
    想着要有欢乐的十八相送,结果就不伦不类的。

    丑角作为味精,多了腻歪。其实看看人家湖北省京剧院,人家 ...

    十一天能弄出什么好东西来,最近常说一句话,慢工出细活。打磨是必要的。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3 09:22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4
    发表于 2016-4-13 22:24:35 | 只看该作者
    想着要有欢乐的十八相送,结果就不伦不类的。

    丑角作为味精,多了腻歪。其实看看人家湖北省京剧院,人家有分量很足的全国顶尖的丑角演员,在舞台上,丝毫不抢戏,恰到好处的锦上添花。丑角太过火,油了,脏了。

    点评

    十一天能弄出什么好东西来,最近常说一句话,慢工出细活。打磨是必要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13 22:25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2:24:33 | 只看该作者
    还有,谢幕还是要找殷师排排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2:11:13 | 只看该作者
    昆曲节奏上的平缓与现代剧目时长及情节节奏的紧凑是蛮难调和的矛盾。轻易不要新编昆曲啊,还是多排点传统剧目为上。也算为保护非遗做贡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0 13:10 , Processed in 0.364161 second(s), 11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