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55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旧论坛帖]京剧、光裕与我(风清朗)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0 10: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京剧、光裕与我
光裕戏曲社 殷翀

也许我这个人原本就比较传统,也许中国文化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浩瀚的历史、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文字,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有的人对我说,你喜欢上京剧简直就是命中注定的,没有什么奇怪的。也许这就是缘分,和京剧的一段不解之缘吧。

京剧是美的,照我的理解,那简直就是对中国文化的完美诠释:极富哲理的春秋笔法,透过合辙押韵的极其雅致的唱词,在光彩照人的演员口中以饱满圆润的声音、精彩纷呈的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立体的美感。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字“圆”,阴阳平衡、高低有序、动静相宜、张弛有度。来看看京剧,起伏回环的唱腔、抑扬顿挫的念白、行云流水般的做派、错落有致的打斗,无一不暗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个大大小小、或隐或明的“圆”就构成了京剧——那就是味儿,如同甘醇的老酒一般,芳香扑鼻,回味无穷,醉人,更醉心……

情之所至,戏我两忘,痴迷起来真的很难自拔的,沉醉时甚至很难分清戏里戏外,或许是戏里的情节和人物与我产生了共鸣,或许是我从戏中找到了某种寄托和安慰,又或许是好词好曲触动了我。寂寞时会唱“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失意时会唱“花随水水不能恋花”,受挫时会唱“一事无成两鬓斑”,气愤时则是大唱“湛湛青天不可欺”。相反,愉悦时则不由自主的有“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的心怀和“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壮志。也许,京剧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我宣泄的空间和心灵的港湾。

在现今这样一个文化日趋多元化的时代里,京剧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曾经有过低谷,电视电影、流行文化不断冲击着包括京剧在内的一切传统文化。但是,在京剧界、文化界,仍然有一大批人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自觉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在他们的努力下,在观众的支持下,京剧艺术正开始焕发她新的生命。喜欢京剧的我,在大学校园里,异常开心的发现了一批有着同样爱好的人,为了我们共同的爱好,我们走到了一起,成立了光裕戏曲社,有了一种找到了自己组织的感觉。在光裕,除了工作关系,我们彼此是戏友,更是非常交心的好朋友,是知己。为了工作,我们吵过,但是同样为了工作,我们又重归于好。在光裕,大家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忙活、一起看戏,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永远没有私人利益,没有个人恩怨,有的只是我们的友情和对光裕的深厚感情,这种凝聚力和归属感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学生社团。每次举办一次活动,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累归累,但是很开心,看着戏曲在大学校园里一点点扎根,看着新社员艺术上一点点成长、能力上一点点提高,看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艺术家、老师、同学对我们的支持和赞誉,我们欣慰,我们感动。也许外人看我们是一帮痴人,为了一个社团,疯狂的学戏、唱戏、办好每一次活动,“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个中滋味,大概只有我们彼此心里才能明白,不经历这些,旁人是不会明白的。也许不知不觉中,我们心中也有了那一份责任,认为有责任通过光裕,在校园里宣传戏曲,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光前裕后”,这一份传承的感情,对戏曲的执著和热爱,也就是我们社团凝聚力的基础和创社治社的基本立足点。

京剧,对我而言,意味着中国,意味着文化,意味着朋友;而光裕,对我来说不只是社团,而是家,需要一辈子精心维护的家。


2005年5月


上一篇:[旧论坛帖]南邮<戏曲之家>版聚感言(琳_琳)
下一篇:[旧论坛帖]南理工承粹京剧社专场演出有感(风清朗)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2 00:35 , Processed in 0.386731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