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392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莲灯 思亲》刘彦昌的人物分析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30 15: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30 19: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宝莲灯 思亲》刘彦昌的人物分析
    01190833黄辰妍
    宝莲灯 思亲》刘彦昌的人物分析《对月思家》选段节选自越剧神话剧《宝莲灯》,是该剧中的经典唱段,也是范派小生选段中的名家名段。
    先说说人物形象。在搜索资料前,我受影视剧《宝莲灯》的影响,以为刘彦昌先娶的是三圣母,三圣母为爱不惜犯下天规,在诞下沉香后被兄长压在华山底下,刘彦昌思念三圣母而唱了此段。
    可是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范派是范派,影视是影视,两个截然不同。范派的刘彦昌就是个渣男!从“你若要唤卿,等你得功名荣耀归来再唤卿”可见王桂英和刘彦昌成亲是在其上京考取功名之前。而三圣母和刘彦昌成亲显然没有异议是在上京后的。所以刘彦昌是先娶的王桂英,这边厢还在痴痴怀恋与桂英的卿卿我我,那边厢就同圣母缱绻缠绵共赴云雨、结为连理。先背叛王氏,等三圣母大难临头后又抛开三圣母,选择回归原来的家庭,转头就开始思念王桂英唱起了这出《对月思家》。从唱词“曾记得与桂英初成婚,兰闺香暖对红裙,那珠灯遥遥在前引,伶俐的婢女扶了卿,还记得我叫你卿卿,你不答应”可以看出,词中“你”指的就是前面的王桂英,故此处刘彦昌思念的是王桂英。又从唱词“还记得别考那年送我行”中的“那年”可以看出,这出唱段不是在刘彦昌与王桂英初分别即刚离京的那一年唱的,而是几年后唱的,也就是刘彦昌后来背叛三圣母,转而寻求发妻王桂英时所唱。在虽然,在古代一夫二妻也还算正常,但是如此反复无常、性情薄凉至此的也不多见吧。从此,再听《对月思家》不免给人薄幸之感。
    再从学唱角度来说,这一唱段的调门比较高,是我很难企及的高度,ε=(′ο`*)))唉。作为范派的经典,自然少不了数也数不完的转音腔,这也是很要命的,明明没几句唱词,硬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拖再拖拖成了四分半钟。前面一句刚数完有多少个腔,下一句就忘了,过于繁复悠长。但是也正是着无穷尽的转腔体现了对月思家的相思之苦,那种缠绵之感。还有一点就是唱词的高度重复性和逻辑性,“君也问来卿也问,君问卿可相思君,卿问君可相思卿”“谁是你的卿,就是你的卿,也不许你唤卿,你若要唤卿”等,都需要对剧情的熟悉和理解才能更好的记忆。
    最后从舞台表演的动作角度来说,动作很多,也正体现了刘彦昌的花心和浓烈感情。交替撩袖,甩袖再撩袖。在“见月如见意中人”后有向后走一圈,自此动作开始变大。“曾记得与桂英初成婚”两手食指伸出从两边向中间靠拢;“那珠灯遥遥在前引”一手背后,一手前指;“伶俐的婢女扶了卿”舞台另一侧大步走,作搀扶动作……面部表情的话,前半段相较略严肃,但也是笑颜;后半段多呈现微笑模样,似回忆起与王桂英的美好点滴。


    上一篇:越剧《情探 送别》中敫桂英人物分析有感
    下一篇:《太真外传》杨玉环人物分析

    最近访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2 11:48 , Processed in 0.367153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