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粵劇常用辭彙 [打印本页]

作者: さかなおかゆ    时间: 2018-1-8 01:34
标题: 粵劇常用辭彙
本帖最后由 さかなおかゆ 于 2018-1-8 01:41 编辑

一板一叮
是拍子組合的方式,亦有稱「一叮一板」。在整個唱腔及鑼鼓體系內,「板」較「叮」重要,因板是控制速度,並且唱腔收結最後的一個字一定是在板的位置。叮又稱「眼」,是控制板與板之間過渡的拍子。用以表示節奏及拍子的符號叫「叮板」。一板一叮相若於西方音樂的兩拍子,第一拍為板,第二拍為叮,即板叮相隔循環的組合。板腔體的叮板是有嚴格規定,相對地小曲的叮板則較寬鬆,故此相同的小曲有時分別以一板三叮及一板一叮處理。

 

一板三叮
是拍子組合的方式,亦有稱「三叮一板」。在整個唱腔及鑼鼓體系內,「板」較「叮」重要,因板是控制速度,並且唱腔收結最後的一個字一定是在板的位置。叮又稱「眼」,是控制板與板之間過渡的拍子。用以表示節奏及拍子的符號叫「叮板」。一板三叮相近於西方音樂的四拍子,第一拍為板,第二拍為「頭叮」,第三拍為「中叮」,第四拍為「尾叮」。即「板叮叮叮」循環的組合。

此外,通常唱腔以一板三叮為一頓。板腔體的叮板是有嚴格規定,相對地小曲的叮板則較寬鬆,故此相同的小曲有時分別以一板三叮及一板一叮處理。

 

一槌/一錘/一才
鑼鼓點名稱,是指在該鑼鼓點中,敲鑼一下;現在有些一槌的打法並不只是敲鑼一下,是加了花式的打法。各種一槌鑼鼓點的使用情況如下:

1. 「查得撐」:用於劃分及承接板腔的上、下句,如用於首板和滾花,亦用於收掘。

2. 唱口一槌:多用作二黃慢板、小曲的引子,以下是最原始的一槌打法:
—————————————————————————————

ˋ                       ㄨ                         ˋ                       ˋ └
局 的           局 查                  查 得              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花式一槌的打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ˋ                       ㄨ                         ˋ                       ˋ └
局 的           局 撐                  查 得               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齊槌:是為突出某一個「介口」(說白、唱腔或動作)中的某一個字、一組字或一剎那,令觀眾特別注意。

4. 重一槌:是用於襯托演員的特別動作或反應。

基於歷史的發展及時代久遠的關係,鑼鼓的叮板與唱腔的叮板之間的銜接,常引起爭論,這問題仍有待研究。

 

乙反
粵劇音樂調式,屬正線體系的一種,伴奏樂器以合尺調絃(合為 G ,尺為 D )。若 C= 上,乙反調式的音階是:合乙上尺反六。這種調式又稱「苦喉」,適宜表達悲涼的情緒。

 

乙反二黃
用乙反線(即乙反調式)唱奏的「二黃慢板」。

 

七字清
即「七字句中板」。顧名思義,每句七字,但亦偶帶有「襯字」(即仔字)。現時統稱的七字清,通常是唱中速或較「爽速」(介乎中速與快速之間)。

 

七星步
各行當均使用的一種基本步法。據說由於這步法是按北斗七星的排列而行七步,故此得名。但實際演出時,演員可因應舞台的大小而增加步數,然而一般是單數步。

 

二步針
在神功戲的演出,戲班的六位台柱只演夜戲及正誕的日戲;而在非正誕演出日戲的六個主要演員,統稱為二步針。二步針是屬二或三線的演員。因六柱制,二幫花旦歸入六柱,所以三幫花旦才稱二步針。二步針由第三生、三幫花旦、第四生、四幫花旦、第二丑及第二武生組成。

 

二黃
中國戲曲傳統聲腔之一。關於二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說法一指最早期的二黃是源自湖北省黃坡及黃岡兩地的聲腔,後來被徽調吸納,故稱二黃。早期粵劇文獻也有寫作「二簧」及「二王」。另一說則認為二黃是「宜黃腔」,宜黃在江西省弋陽之南。對此兩說,至今仍沒有定論。二黃曲調較委婉,經漢劇傳入粵劇戲班。二黃系統的板式有首板、倒板(套用自京劇)、慢板、四平(即一般誤稱的西皮)、流水板、滾花和煞板板式,傳統並沒有中板。

二黃尚有以下意思:

1. 是調式,用合尺線;

2. 是二黃慢板的簡稱;

3. 亦是粵劇板腔體其中一大類別,二黃體系有首板、慢板、二黃流水板(簡稱二流)、滾花和煞板等。

 

二黃慢板
簡稱為「二黃」。二黃慢板中的慢板指一板三叮的叮板組合,非指速度。從句式上分有十字句、八字句及長句,從調式上分有正線、乙反及反線,速度及節奏可快可慢。

 

八大曲本
是唱的曲本而不是演的劇本,與「江湖十八本」同屬粵劇最古老的曲目。對八大曲本內容的說法不一,較可靠的說法是包括:《百里奚會妻》、《辨才釋妖》、《黛玉葬花》、《六郎罪子》、《棄楚投漢》、《魯智深出家》、《附薦何文秀》及《雪中賢》等。也有文獻以《李忠賣武》及《大牧羊》取代《魯智深出家》及《附薦何文秀》。

 

八和會館
粵劇藝人的行會組織,成立於清代粵劇禁令解除後,取名「八和」,乃「和翕八方」之意。會館分設八個堂。包括公腳、總生、正生、小生、大花面的「兆和堂」;小武、武生的「永和堂」;二花面、六分的「慶和堂」;花旦、豔旦、玩(頑)笑旦的「福和堂」;男丑、女丑的「新和堂」;打武家、五軍虎的「德和堂」(即鑾輿堂);接戲、賣戲的「慎和堂」;和棚面的「普和堂」。今天,香港八和會館是類似粵劇從業員的工會組織;由於堂的合併及更換名稱,香港八和會館組織較為簡單。

 

三齣頭
請參閱「齣頭」。

 


演員入場稱為「下場」,簡稱為下。

 

下句
請參閱「上句、下句」。

 

下欄人
是指在戲班中較次要的角色,包括演兵卒、家丁的「手下」、演閒角的「拉扯」及演侍婢、宮女和女兵的「梅香」等。

 


演員出場稱為「上場」,簡稱為上。上也是工尺譜中一個譜字。

 

上六線/反線
上六兩音相當於音階裏1, 5 兩個音。「反線二黃慢板」及「反線梆子中板」乃用上六線定調。反線二黃慢板有悲哀淒涼的味道。反線士工中板有兩種唱法,第一種唱法是比霸腔中板約低五度,因為反線接近霸腔的唱法,但用聲不如霸腔那麼高亢,而帶悲壯的感覺;第二種是接近平喉唱出,則感覺較低沉。

粵劇音樂的定絃,反線比正線,低了五度。現在為了方便,不少坊間以反線相若於西方音樂的G 調,但這是不對的,因二者的調式並不等同。

此外,由於有些小曲的音調太高或太低,在演唱時亦會使用反線,以適應演員的聲線狀態。

 

上台
是指戲班演員回到演出場所,包括戲棚或戲院。

 

上句、下句
粵曲的梆黃,基本上是由偶句組成的。第一句叫上句,尾字為仄聲,第二句叫下句,尾字為平聲,一句上句接一句下句,周而復始。自唐滌生開始,有些撰曲者喜歡以下句作為一場戲或一首粵曲的開始。

梆黃中各板式有其個別的分句方式,但上、下句均是指音樂結構上的分句,而不是語意上的分句。此外,每句由兩頓或以上構成。

 

上字序
請參閱「序」。

 

口古
說白體系中的一種形式,是有韻之口白。結構分上句和下句,且有上句必須有下句。收仄聲為上句,收平聲為下句,每句結束都有鑼鼓襯托。現今也有撰曲者在口古上句和下句間,加入唱段。

 

士工
有以下意思:

1. 用傳統的士工線唱梆子類的板式時,二絃空絃調成接近絕對音高的 A 和 E 音;這種調絃方式叫「士工線」。

2. 近代的士工線以空絃調作 G 和 D 音,分別稱「士」、「工」,用於特定的小曲,如《紅燭淚》及《絲絲淚》。

3. 從調式而言,士工線是粵劇音樂的一種五聲音階的調式。若 C= 上,士工線的調式便是:上尺工六五生。

 

大花
是鑼鼓點,全名「大滾花」。大多用於演員上場。

 

大架
演員出場的傳統功架,是各個行當必修的基本功。跳大架是由一連串的身段動作組成,包括演員上場、拉山、掛單腳、亮相、七星步、水波浪步、撮步、小跳、踢腿、踢甲、車身、洗面、順風旗、走圓台等一連串的動作。演員可按劇情需要使用不同感情、節奏及速度以配合大架的演出。

 

大喉
「喉」即嗓音,是指發聲方法。大喉是粵劇「大花面」、「二花面」等粗獷腳式專用的發聲方法,其特色是寬闊雄壯,大多數用來唱霸腔。今天專攻大喉的唱家越來越少。

 

大調
請參閱「調」。

 

大戲
在中國戲曲中,大戲是指演出規模較大的劇種,集故事、唱、做、唸、打等多樣化的表演形式。大戲與小戲相對,後者指規模較小的雜耍或篇幅較短、片段性的戲劇演出。在香港來說,雖然京劇、崑劇、粵劇、潮劇及福佬劇同屬大戲,但由於粵劇是最常演出的劇種,故本地人稱粵劇為大戲。

 

女伶
以演唱粵曲為職業的女性伶人。

 

子母喉
生或旦在唱曲時以真假聲混合來唱。通常旦行較多使用,如1930 年代著名演員上海妹便常用這唱法。子母喉亦是 1930 年代以前傳統小生的唱法。

 

子喉
子喉是用假聲,發聲時要把聲帶及喉嚨收緊。在粵劇中,除「老旦」外,所有旦行均用子喉說白及唱曲。

 

小生
粵劇傳統行當名稱。一般來說小生是演文戲而不掛鬚的男角。自 1930 年代六柱制興起後,小生變成班中的「第二男主角」或「男配角」。

 

小曲
原本為有固定旋律的歌曲或器樂曲,包括各地民間合奏曲、新創作的樂曲、廣東音樂及外國歌曲。1920 年代起,撰曲者把它們填上文字,以至兼用各地民歌填上新詞,應用於粵劇及粵曲中。另一方面,亦有些小曲的產生過程是先寫歌詞然後創作旋律,如王粵生作的《紅燭淚》,朱毅剛作的《胡地蠻歌》。今天的小曲,還包括一類是來自大調,是源自其他地方劇種的劇目,均有其原本的名稱,如《戀檀》(原名《戀檀郎》)、《罵玉郎》、《貴妃醉酒》、《思賢調》(原名是《釋怨調》)及《秋江別》,是為了新作劇目而借用於粵劇中。

 

小跳
是比較獨特的步法。小跳可分單腳起跳和雙腳起跳兩種。單腳起跳多用於下船、上岸或跨越小溪等的情節;雙腳起跳多用作走水波浪的起步。

 

小調
請參閱「調」。

 

小鑼相思
常用於演唱小曲前的鑼鼓點,用來襯托身段,亦可配合演員上場。這鑼鼓點是配合一個不斷重複的旋律片段的,而這個旋律片段可視作隨後唱段的引子。

 

工尺譜
在整個中國戲曲體系裏,很多地方劇種都用工尺譜為記譜方式。粵劇所用的工尺譜與其他地方劇種所用的大同小異,原理是共通的:利用譜字如合、士、乙、上、尺、工、反、六等代表唱腔裏的樂音,以叮板的符號顯示節奏。這些樂音,在粵劇傳統中也稱為「腔」。



工字序
請參閱「序」。

 


角色的一種,扮演滑稽人物。

 

中州音韻
廣東戲源於外省戲曲,接受了中州音韻的發音。中州是指中原地帶,即現時河南省一帶。行內人稱「中州」或「正字」,行外人稱為「官話」。至今,粵劇演出時仍保留一些中州音韻,如氣惱時喝一聲「可惱也」。

 

中板
有以下意思:

1. 粵劇音樂板腔體系中的一種叮板組合方式,由一板一叮組成一個單位,不斷重複,直到唱段結束。

2. 亦為「士工中板」的簡稱;常用的士工中板有十字句及七字句,節奏及速度可快可慢。

 

中樂
請參閱「西樂、中樂」。

 


有以下意思:

1. 介又稱「介口」,正稱「蓋口」, 指劇中各種唱、做、唸、打的接駁位,如「蓋口鬆」或「蓋口緊」,是用來描述蓋口接駁的緊密與否。

2. 等同古劇的「科」,指演員的動作或做手,如「掃地介」、「偷聽介」、「上介」、「下介」、「打介」等。

3. 中間稍作停頓,表示思考。

4. 加入鑼鼓 ,行內稱「攝鑼鼓」或「楔鑼鼓」。

 

介口
有以下意思:

1. 劇本上對演員的指示,包括唱、做、唸和打的段落都可稱為介口。

2. 粵劇界亦稱演出的薪酬為介口。

3. 請參閱 「介」。

 

六柱制
請參閱「行當」。

 

勾欄
宋代表演及娛樂的場所,稱為「瓦子」,而表演的場地稱勾欄。勾欄是孕育中國戲曲雛型的地方。

 

反線
請參閱「上六線/反線」。

 

天光戲
在農業社會,娛樂節目貧乏,如某村上演神功戲,便會吸引很多不畏千里而來的觀眾。夜戲散了,他們趕夜路回家很不方便,乾脆便在戲棚渡過一宵,而天光戲便是為他們打發時間提供的演出。演出多是一些提綱戲,由班中較次要的演員演出。

 

尺字序
請參閱「序」。

 

手下
是指演出兵卒、家丁等人物的角色。

 

手影
在傳統無固定曲白的提綱戲中,演員必須用手影示意樂隊他選用的鑼鼓、說白及唱腔形式。手影亦為「影頭」的一種。

 

文武生
是 1920-30 年代粵劇演出的新行當。自此文武生成為任何粵劇戲班中第一男主角的統稱。

 

文場、武場
有以下意思:

1. 在粵劇行內,文場稱為文場戲,注重唱功及做手。武場稱為武場戲,注重武打、功架及身段。

2. 請參閱「西樂、中樂」。

 

木魚
屬廣東民間說唱體系中的一種唱腔形式。句法結構與南音、木魚和板眼等相同,有起式、正文、收式(即「煞尾」)。除起式及收式外,大多數是七字句,兩個七字句組成一聯句。理論上正文是分四節,每節分四句:每句收音依次是仄聲、陰平、仄聲、陽平。收句一定要在陽平聲,不可在陰平聲。粵劇的說唱體系是生旦同腔。木魚唱腔節奏自由不帶節拍,沒有拍和(即沒有敲擊及絃管),一般亦沒有起板。在粵劇演出木魚時,亦無鑼鼓引子。木魚也是一種敲擊樂器。

 

水波浪
有以下意思:

1. 是演出程式的一種。在劇情要求演員作猶豫不決、考慮如何應對等心理狀態或搜索物件、覓路等情節時,演員便會運用水波浪程式來表達。其中涉及走正反小半圓台、停頓、七星步及觀望等動作。

2. 用來配合水波浪程式的鑼鼓可統稱「水波浪」。

 

水袖
是戲曲演員戲服衣袖前端的白色部分。原是代表古人襯衣(褻衣)的衣袖。戲曲演員常運用水袖動作來表達不同的感情,如表達憤怒、忙亂和激動。這揮動水袖的功架,稱水袖(亦即甩袖)。

 

水髮
水髮的「水」原為「甩」(漢語拼音 ,近似粵音「水」),意即搖動。今天水髮是指演員頭上的一束很長的假髮。演員不戴頭冠,露出水髮的裝扮代表披頭散髮,通常在忙亂、兵敗、逃亡等的情節使用。請參閱「水髮/搖水髮」。

 

主會
戲班成員稱負責籌備神誕活動的地方居民為主會,而稱居民選出的代表為「值理」。

 

仙巾
今常誤稱千巾。仙巾乃傳統上稱神功戲演出的戲棚,源取戲棚外貌狀似《八仙賀壽》其中神仙所戴的方形帽。早期的戲棚也有四方型的,因狀似賀壽中第五位「仙」所戴的頭飾,故稱五仙巾。

 

北派
源自長江以北的戲曲武打稱北派,主要用於京劇。北派武打特點快捷圓渾及造型較美。 1920-30 年代,北派的絲帶、水袖及武打被粵劇演員如新蘇蘇、新丁香和薛覺先逐步引進粵劇。薛覺先更主張南北「方圓結合」,粵劇也就熔集南北所長;加上北方的龍虎舞師南下,於是在粵劇中打北派也逐漸盛行。此外,京鑼鼓及京劇的化妝和服裝亦同時被粵劇吸納。

 

叮板
粵劇用以表示拍子及節奏的用語及符號。在叮板中,板是較重要的,因板是控制節拍,而叮是板與板之間的連貫與過渡。叮板是工尺譜中所用的節拍符號;一般來說,曲本上即使沒有記上工尺,叮板的符號也可記於曲詞旁邊。現今常用叮板的符號:「ㄨ」為正板,「ˋ」為正叮,「ㄨ」為底板,「└」 為底叮。叮板組合的方式可分為:一板一叮、一板三叮及流水板。

 

台口
有以下意思:

1. 舞台上演區的統稱。

2. 演區面向觀眾的前方。

3. 指「另場」或「擰場」,即演員在台口面向觀眾的唱段或說白,表達其內心的說話和想法,不讓其他劇中人聽到;如劇本「介口」寫作「春花台口白欖」,是指示扮演春花的演員在前台面向觀眾的演區用另場方式說白欖,表達內心意念。

 

叻叻鼓
鑼鼓點之一。這鑼鼓點的特點是連綿不斷的鼓聲,用作連接或牽引不同情節(如涉及劇中人物思索或怒目的情節)的進行;亦可在上場、過位、走邊時使用。鑼鼓點口訣為:
[attach]4106[/attach]



四星
開打套數的一種,表示以一敵四的對打。以一敵二的對打稱為二星。


作者: さかなおかゆ    时间: 2018-1-8 01:43


芙蓉中板
由「中板」演變而成。芙蓉中板是七字句,唱者由叮開口唱, 加少許結束的腔調而有一段較長的過門,除過門外,基本上是無伴奏的清唱。

 

花旦
角色的一種,扮演戲曲中年青的女性人物。

 

花指
是樂器演奏者在固定的旋律上,靈活地加上裝飾的樂音,這些指法及樂音均稱花指。

 

花炮
地方的神功活動中常有搶花炮和還花炮的項目。在搶花炮活動中,主持儀式的值理把一塊小竹片用橡膠彈到天空,任何參加活動的人士搶得竹片,便可把「炮身」(即一尊神像)迎回家中,保留一年。翌年神誕時須送回神像,稱「還花炮」。由於安全關係,近年搶花炮已被抽籤形式取代。

 

花牌
演出神功戲時,主會、親友及觀眾常送花牌給值理會、班方及演員。花牌多掛於戲棚內外,用以祝賀演出成功。在戲院演出時,致送花牌的風氣亦盛。

 

花腔
指粵曲唱腔的一種風格。特點是旋律上有較大的變化和靈活性,一字配多音,可用作表達特別的情感,如紅線女唱的《昭君出塞》裏的「乙反二黃慢板」及馬師曾唱的《苦鳳鶯憐》裏的中板《余俠魂訴情》。

 

虎道門
粵劇舞台上演員演區兩側的上、下場空間,即演員出入舞台的通道;也作「虎渡門」,因「渡」與古字「度」相同,即渡過之意。 一些外省戲班稱此通道為「鬼門道」或「鬼道門」,以表示演員在戲台上扮演的都是已故的歷史人物。

 

水髮/搖水髮
劇曲人物遇戰敗、逃亡、被俘、被定罪及極度忙亂等情節,演員頭向下垂,轉動頭部,使長髮在空中轉動,以象徵劇中人物的激動心情或心態失常;這種舞台動作,稱為/搖水髮。生角通常站立搖水髮,而旦角一般跪在地上搖水髮。搖水髮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打八字、直立時水平打圈、垂直搖等。傳統搖水髮應沿演員方向的順時針轉動。粵劇行內將搖水髮讀為水髮。有關水髮的解釋,請參閱「水髮」。

 

亮相
京班用語。傳統粵劇並沒有獨立亮相這概念,而是包括在扎架內。今天粵劇受北方劇種的影響,襲用亮相一詞,以之指演員首次出台向觀眾呈現的第一個架式,亦包括面部的表情。

 

俊扮
是一種化妝效果,又稱為「素面」、「潔面」或「白面」。特點是用脂粉以達到美化的效果。傳統俊扮意指生角的一種化妝方式,有別於淨、丑的「花面」、掛鬚及小白面的化妝。今天也有行內人以俊扮形容旦角的一般化妝效果。

 

南派
是傳統粵劇的武打,接近詠春派的武術,也是真正的武術。與北派比較,南派武打動作比較粗獷強烈、硬橋硬馬及扎實火爆,動作以方為主,有強烈節奏感。今天粵劇常用之武場程式如「七星步」、「大架」及「短橋」等均屬南派。

 

南音
屬廣東民間說唱體系裏一種形式。南音也可以說是由龍舟、木魚衍生出來。南音有敲擊,有叮板節奏及用彈撥樂器伴奏,句法結構屬說唱體系,即與龍舟、木魚和板眼等相同,有起式、正文、收式。除起式及收式(或煞尾)外,大多數是七字句,兩個七字句為一聯句。理論上正文是分四節,每節分四句:每句收音依次是,仄聲、陰平、仄聲、陽平。收句一定要在陽平聲,不可在陰平聲。粵劇的說唱體系是生旦同腔。根據節拍,南音可分為「慢板」和「流水南音」,兩者只是速度不同,結構是一樣的。南音調式有正線和乙反。

 

急急風
源自京劇鑼鼓,鑼鼓點口訣為:
[attach]4107[/attach]

 


鑼鼓口訣中代表擊打雙鈸的音節。也可寫作「」、「茶」或「池」。

 

段頭
可寫作「斷頭」,京班原稱「奪頭」,段頭其實是誤稱。鑼鼓點之一種,可配合起唱小曲、板腔及南音,亦可襯托動作甚至武打。其口訣為:

  ㄨ   ㄨ       ㄨ     ㄨ     ㄨ     ㄨ
冬 冬 冬 昌 查 昌 昌 撐 昌 查 的 昌 撐 得 截 昌 撐

「冬」不一定用戰鼓,亦可打雙皮鼓。

廣東班有時省去結尾部分「得 截 昌 撐」,形成「半段頭」:

ㄨ   ㄨ  ㄨ
昌查昌昌撐昌查的昌撐

 

流水板
是拍子組合的方式。在整個唱腔及鑼鼓體系內,板是較叮重要的,因板是控制速度、節拍及節奏,並且一般唱腔收結最後的一個字通常是在板的位置。叮又稱「眼」,是控制板與板之間過渡的節奏。流水板這板式因速度快,故只有板,沒有叮。

 

炮金
在傳統神功戲儀式裏的搶花炮活動中,得花炮者需捐出款項支持神功活動,稱炮金。

 

面口
是廣州話方言,字面上有兩種意思:面孔(例如:面口很熟)、氣色(例如:面口幾好)。在粵劇方面,面口主要是指演員的面部表情是否配合扮演人物的情緒。例如:「面口木」即木無表情,「面口生」即形容面部表情生動。

京劇有口面一詞,是指各種假鬚的統稱;又稱為「髯口」。

 

音樂
有以下意思:

1. 粵劇的伴奏樂隊由旋律樂器和敲擊樂器兩部分組成,旋律樂器稱音樂。

2. 負責演奏旋律樂器的樂手也稱音樂。

 

食住轉
「直轉」的一種,運用唱段的尾字作為下一唱段的第一個字。有關直轉,請參閱「直轉」。

 

食線
指演唱者所唱出的音高與線口吻合。

 

值理
是地方居民選出的代表,負責籌劃所有神功活動,包括安排神功戲的演出。一般神功活動由十多人組成的值理會所籌劃。

 

師傅位
在後台雜邊底景後近虎道門處,通常會放戲班供奉的華光先師或田、竇二師的神像、香爐和果品,行內稱師傅位。

 

恐怖鑼鼓
粵劇鑼鼓,用大鑼鼓、高邊鑼邊及雙皮鼓打出,通常在有鬼出現或劇中人被追殺時使用。

 


文鑼鼓口訣中代表單擊大文鑼的音節。在本教材套工作紙內,借用「旁」作為單擊大鑼/京鑼的口訣。

 

浪裏白
說白體系裏的一種形式,原指在唱段的過門音樂中加入的口白,現今亦包括在氣氛音樂中加上的口白。理論上,任何一種說白形式(口古除外)加上旋律音樂的伴奏便成浪裏白。




一個劇團或戲班在行內叫班。

 

班主
一個劇團或戲班的名稱叫「班牌」,每個班牌的負責人稱為班主。班牌所代表的不一定是一個擁有固定成員的劇團。雖然很多班主都有慣常聘用的成員,但在每次演出時,班主都可因應情況而聘用不同的演員、拍和樂手和工作人員。

 

班底
一個戲班中,除幾個擔班的主要角色外,其他次要的演員,統稱班底。

 

班牌
請參閱「班主」。

 

破台
若戲台建於一塊從未用作搭建戲棚的地上,粵劇戲班慣例須在首晚演出前先作破台或「祭台」;有時如搭建戲棚的方位改變或配合地方習俗,每次演出前都會舉行破台的儀式。粵劇戲班慣常以《祭白虎》(行內稱「打貓」)作為破台的儀式;儀式結束後,戲班才可正式演出。

 

神功戲
是為神造就功德而籌辦演出的戲曲。在香港而言,神功戲泛指一切因神誕、廟宇開光、鬼節打醮、太平清醮及傳統節日而上演的所有戲曲。通常神功戲是由一個社群籌辦戲曲演出,作為慶祝神誕或配合如打醮等神功活動,藉以「娛神娛人」及「神人共樂」。這種演出不是粵劇所專有的,絕大部分的潮州戲及福佬戲演出也屬於神功戲。

 

起幕
在開始演出時,戲班工作人員把幕拉起。

 

兜住
又稱「執生」,是指有經驗的演員運用說白、身段或其他技巧來掩飾自己或其他演員所犯的錯誤。

 

兜搭
在演唱板腔體唱腔時,頭架師傅須配合唱者,並領導樂隊按不同的板腔,運用不同的方法來烘托唱腔,稱為兜搭。

 

唱、做、唸、打
是戲曲演員的四種基本條件。
唱 – 唱腔。
做 – 身體語言的演出、演技和感情的表達。
唸 – 唸白(說白)。
打 – 武打,包括徒手或帶兵器的對打、單人的舞刀弄搶、單人的露手身段(如跳大架、翻騰和跌撲)。

 

唱家
原指精通粵曲演唱的唱者,今天也有把業餘的粵曲唱者尊稱唱家。

 

唱腔
在戲曲中,說白以外,所有的歌唱部分均稱唱腔。唱腔常用來表達人物的感情和思想、刻劃人物的性格和開展故事的情節。粵劇唱腔主要分板腔、曲牌及說唱三大體系。

 

問字取腔
即行內稱「問字腔」。唱者運用字的韻母或字尾聲母來拉腔,這種處理稱為問字腔。問字腔是一種比較正宗的粵曲唱法,但遇到入聲字或閉口字,唱者必須選用另一個韻母來拉腔。

 

唸白
有以下意思:

1. 「詩白」 的別稱。

2. 「說白」的別稱 。

 

堂戲
以前的大戶人家,在安排紅白二事時,除大排筵席外,多會聘請戲班在家中演戲。這種演出稱為堂戲,亦稱「堂會」。

 

專腔
指老倌在傳統劇目中,為表現特定的戲劇情節和人物感情,根據板腔的基礎,運用節奏的擴展與旋律的延伸等方法,創造和逐漸發展固定的旋律,且不斷為後人沿用。如「祭塔腔」、「教子腔」及「困曹腔」(即「迴龍腔」)。

 


鑼鼓口訣中代表擊打雙皮鼓的音節;也可以「巴」或「打」(陰平聲)表示。

 

排場
是一種演出程式。每一個排場基本上有一定的人物、說白、做手、功架、鑼鼓組合及劇情,編劇者及演員可以把排場用在不同劇目的類似情節中。粵劇常用的排場有「起兵」、「大戰」、「三奏」、「殺妻」及「鳳儀亭」等。

 

排場戲
指應用「排場」演出的戲。排場戲大致可分兩類:

1. 如整個劇目各場均由不同排場組成的,則整個劇目稱為排場戲。

2. 如某劇目的某場戲應用了一個排場,則此場戲亦可稱為排場戲。

 

梵音
有以下意思:

1. 在粵劇唱段中模仿佛教或道教唱白的一種方式。

2. 利用佛教的曲牌,作伴奏或背景音樂,如《爐香讚》及《戒定真香》。

早期粵劇名演員馮鏡華及白駒榮二人均常在劇中採用梵音。

 

梆子
是中國戲曲傳統聲腔之一。梆子腔又稱秦腔或西秦腔,發源於陝西、山西及甘肅一帶,最早期的梆子是沒有管絃伴奏,只以擊樂器梆子為主要伴奏,音調粗獷激越。明末清初流傳至廣東,成為早期粵劇的主要聲腔。梆子體系有首板、慢板、中板、滾花、嘆板和煞板等板式。由於早期伴奏樂器二絃是以士工調絃,所以班中人稱梆子為「士工」。今天除用於古腔粵曲外,為士工或梆子系統板式作伴奏樂器的調絃與二黃相同。

 

梆子中板
即「士工中板」,簡稱中板,有七字句的七字清中板、快中板及十字句中板等板式及句式。請參閱「士工」。

 

梆黃
梆子和二黃的統稱。明末清初雍正年間,西秦戲入粵,梆子乃成為早期粵劇之重要聲腔;及後,二黃入粵,粵劇遂成為以梆、黃結合為主要聲腔的劇種,屬板腔體。今以梆黃統稱粵劇板腔類唱腔。請參閱「梆子」及「二黃」。

 

梅香
指演出侍婢、宮女和女兵等次要的女角。

 


腳色名稱,常扮演性格剛烈人物,通常以開面象徵其性格。

 

淨場
劇本的指示,即樂隊暫停伴奏。「淨」是「靜」的誤寫。

 

祭白虎
粵劇戲班慣常是以一齣短劇《祭白虎》作為「破台」的儀式。在儀式舉行前及過程中,戲班成員均不能說話。據戲行中人說,白虎是凶星,一個開口說話的人會被白虎利用,那答話的人便會受其所害。祭白虎儀式完成後,閉口禁忌才得解除,戲班才可正常運作及演出。

 


有以下意思:

1. 指戲曲演員表演的場地。演員出台,稱為「上場」;演員下台,稱為「下場」;上場時唸的詩,稱為「定場詩」;上場時唸的說白,稱為「定場白」等。

2. 在戲曲演出中,由第一個演員上場,至所有演員下場之間的段落,也稱為「場」,即所謂的「一場戲」。粵劇中的一場戲,相當於話劇中的一幕戲、元雜劇的「一折」或宋南戲和明傳奇中的「一齣(出)」戲。

 

場次
即幕數,或幕的次序。

 

掌板
粵劇拍和樂隊中,敲擊樂的領導人,應稱為「擊樂領導」,但亦有稱中樂領導,行內人稱為掌板或打鑼。掌板負責的敲擊樂器通常包括:卜魚、沙的、雙皮鼓、戰鼓、木魚、亦有兼司小鑼。

 

提場
是後台工作人員的中心人物,負責在演出前分派劇本給需要唱曲或說白的演員、拍和樂隊的「頭架」及「掌板」。他要根據劇本寫一張「提綱」,其中列明每場戲的布景、道具、演員扮演的人物、出場次序及演員上場的鑼鼓點;並須經常奔走於後台,提醒各演員穿著戲服及出場。

 

提綱
是一張紙,寫明每場戲的布景、道具、演員扮演的人物、出場次序及演員上場的鑼鼓點等,是一個劇目的藍本。現在的提綱是由提場根據劇本寫成的,並貼在後台當眼地方。請參考「提綱戲」。

 

提綱位
後台裏掛提綱的位置。

 

提綱戲
1930年代或以前粵劇演出的形式。演員以戲班「開戲師爺」所寫的提綱作為演出的依據,這種方式演出的戲,稱為提綱戲。提綱提示劇情大概、演員劇中身分、布景、道具及演員上場的鑼鼓點;至於劇情的細節則由演員各自及集體發揮。

 

揖/截
鑼鼓口訣中代表同時短促地擊打卜魚及沙的或雙皮鼓的音節。

 

棚面
有以下意思:

1. 粵劇拍和樂隊的傳統名稱。早期所有拍和樂師都坐在前台天幕前,而當時的戲棚是沒有前幕的,所以觀眾進入戲棚時,首先見到的是拍和樂師,因此拍和樂隊又稱棚面。

2. 拍和樂隊所在的位置。 現今拍和樂隊的位置多是設在雜邊。

 

減字芙蓉
在「芙蓉中板」的基礎上刪去一些字,變成每頓四或五字,由兩頓組成十字句。減字芙蓉是由「板開口」(即第一個正字落在板上),過門與芙蓉中板相同。

 

牌子
屬曲牌類,有固定的旋律。源自崑劇的曲牌在粵劇統稱牌子,如:《清江引》、《新水令》。除一些牌子是沿用原本的名稱外,不少牌子的原本名稱經已失傳,其得名有以下的情況:

1. 大部分牌子的名稱,多來自樂曲開首的幾個字或第一句,如《和番》一劇中的《手托》,便是出自曲肉第一句的「手托香腮珠淚飄」。此外,為方便記憶,雖然知道牌子的原本名稱,但行內都以開首的文字作為名稱,如《思凡》一劇中的《矇矓》,便是樂曲開首的兩個字。請參閱「曲牌」。

2. 小部分牌子的名稱是根據曲詞內容或劇情而產生的,如《三奏》是因為劇情「上奏」三次而得名。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