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对晋剧《傅山进京》的一点想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10
标题: 对晋剧《傅山进京》的一点想法
本来是不想写的啥的,槽点太多,不过又觉得这么多槽点不记下来又太可惜,超哥又在一旁撺掇,想想还是动笔大致的写一写。把我能想到的槽点记下来,给大家吐槽提供一个平台。(我们四人边看边吐槽)



2016年5月9日晚,南京紫金大戏院晋剧《傅山进京》,谢涛主演。我社一行9人前去观看。

我个人之前是听闻这戏如何如何不错,所以还做了推荐,不过看下来,见面不如闻名。编剧、作曲、演员,槽点多多。我不想分类说了,有的问题是几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的。姑且让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一如既往新编戏主题先行的风格,不断的在鸡血,几乎每一场每一段都在打鸡血、撒狗血,飙高音拖长音,我看的很累,审美疲劳,看到后面真盼着赶紧结束,真到了结尾,反而平平淡淡收尾了。窃以为这类写知识分子和当权者冲突的戏,以《曹杨》为佳,不预设立场,从各自立场看都能得出不同的体悟,而不是生硬的思想教育,告诉观众应该赞美什么不爽什么,太刻意了,反而没有思想的深度,落了下乘。

女演员谢涛演73岁的傅山,雌音重,能听出有些地方她努力想找苍劲,但是一到高音就显得很娘,让我没法入戏。尤其是和皇帝对唱那段,很难从音色上分辨出她和演皇帝的小生之间的区别。73岁的老人,身段应该怎样,不难琢磨,可是除了情绪激动的几个跪搓(年轻角色情绪激动起来跪搓也是那样),身段显得很打开,很舒展,很利索,转身、举手、眼神,都是年轻人的范儿。

说到身段,这个戏几乎没有身段。话剧加唱,依旧是新编戏的通病,传统的虚拟性、程式性、写意性的身段没有,让演员发挥的地方也没有,身段相当简单。另外,谢涛有个大失误,不知道是今天恍惚了没做好,还是一直都这么演。下驴的身段,这一身段是从生活中来的,无论是马、驴、自行车,都一样,每个人心里琢磨下过程都能明白,这也是基本的戏曲身段,可是她今天下驴,右脚应该是从外向里、从前往后的这么一个体现把右腿从驴的右边搬下来的身段,她却做反了,那是上的身段。

73岁的老人,还是那样一个大知识分子,风范应如何?哪怕是骂人,也不应该跟年轻的愤青一样吧?傅山几乎从头骂到尾,每一场,每一段,都在不爽,都在骂,都在说同一个意思“我不爽!我有气节!”看多了乏味,而且逢唱必有拖长音飙高音的狗血鸡血满场飞,好像是催着观众赶紧鼓掌,催着让观众知道这是高潮,逼着观众去感动。好的戏,好的词和曲,是不经意间动人心魄的,不是廉价要来的掌声。这也是新编戏的通病,刻意的煽情,刻意的制造气氛,刻意的反复突出主题。尤其是在圆觉寺见皇帝那场戏,你这个有节操有涵养有岁数的知识分子,心里不爽权贵,不认同现今政权,想要学李白那样风轻云淡的面对皇帝,那你矜持点啊,你把心里的淡定也变现出来啊,用一种从平和中由内自生的那种不屑的唱腔去表现啊。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嘴上说不在乎皇帝,却在不断的飙高音拖长音,不断的在亢奋激动的愤青傅山,哪里有半点太白醉写的那种气度?人家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大度退让,你唱的心声是不谈政治,行动却是不断的指桑骂槐去激怒要跟你谈书法的皇帝。七十多岁的人,每一场都那样频繁的激动真的可以么?

顺带提一句严谨性,你让傅山和康熙都在雪地里打起了太极拳不要紧,可为嘛偏偏是杨式太极,这时杨露禅的爷爷恐怕还没出生呢。说到武术,再提一句皇帝在宫里的那健身习武性质的舞剑,实实的太难看啊!没腕没劲头。

最后那点情节,过渡的太快了,傅山被人坑了,推到在地被人当做下跪谢恩,皇上得意的大笑下场,本以为他又要愤青撒狗血了呢,谁知道他却很欣慰的称赞了皇帝的字,还扔了掉那身标榜心念前朝的红衣服,然后就平淡的全场结束了。如果是他自己乐见被人坑,给自己台阶下,也给皇帝台阶下,皆大欢喜的心情,那就是假清高啊,又何必之前真心的愤青了那么久,念念不忘他的气节呢。

整个编剧、作曲、演员的综合,并没有让我看到有气节的傅山,反而看到了种种劣根性。想要气节,不肯上京,顾念当地官员的前程和全家人的性命,被迫上京了,上京之后一直闹别扭拒绝皇帝示好,你这时就不考虑别人的前程和全家性命了?想要气节,你归隐不成又不愿屈服,可以自尽啊,不,他说了,要留下名,要拒绝、要抗命之后被人弄死才可以。你觉得认同新政权是奴性,那忠于前朝就不是奴性了?恩,人家除了骂当朝,把前朝皇帝也骂了,删《孟子》导致了乱党生,又杀了那么多士人,可是你却依旧那么眷恋前朝,不是奴性么?其实就是民族矛盾,却非要扯到读书人的高洁和奴性上,明朝杀士人,那是汉人内部的事情,天下是汉人的,但是满人来了就不行,哪怕满人开博学鸿儒科示好知识分子,哪怕皇帝对我一再的忍让大度,我还是不爽你,这不是奴性和性高洁的问题,这是民族问题。

演皇帝的这个演员,嗓子不错,主要是小嗓和高音不错,一开始似乎状态不佳,能高不能低,气拖不住,低音部分和大嗓部门很奇怪,甚至还有明显唱破唱滑掉的音。

新编戏常有的做梦一场戏,这戏里也有,似乎是一定要安排一个旦角的戏份,类似《牡丹亭 幽媾》的桥段,看着画,梦见亡妻,旦角演员可能是自身的问题,也可能是作曲的问题,整个唱像歌,主席说让他想到了郭兰英,我说郭最早就是唱山西梆子的。这一场戏,有一段唱前的间奏过门,那旋律一模一样,让我们几个不约而同想顺着这个旋律张嘴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

全场演出看下来,演冯溥的演员梁忠威最好,老态、窘态、媚态拿捏的很到位,与其他演员的配合间,眼神、表情、气口、节奏都相当的舒服。最后谢幕我们给他喊了好几声好。

这戏的调度转场几乎都是无缝衔接,这一场结束直接上一下场的某个人,念一句或者唱一句,暗灯,单给这个人追光,其他人赶紧下场,捡场的换道具。也是新编戏的风格,加快节奏。可是无论节奏怎么快,暗灯就是冷场,就是打断观众看戏的心情,影响整个剧情的发展。唉,传统戏曲的换场多么巧妙,一场完,拉二道幕,要么前一场的演员不下,要么下一场的演员上,在二道幕前表演,然后拉开二道幕,自然就过渡了。看《牡丹亭》“ 游园惊梦”一折,杜丽娘和春香二人从闺房到花园再回闺房,一直在台上没下去,却让观众看到了戏曲特有的方寸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变换。

说到捡场,剧团的人手真紧啊,都是穿着行头的演员在搬道具,虽说是暗场,但并没有全暗,还是能看见的。如果是人手原因,没啥可说的,如果不是,希望能做的更精致一些。

另外,取一根病人的头发给傅山,他很快就能看出病人什么时候生的病,生的是什么病,连相思病都能从头发上看出来,简直是黑科技啊!我一直以为头发只能看重金属摄入、看营养摄取,而且还是要化验的。傅山牛啊,望闻问切一概不用,一根头发就行,比孙大圣的悬丝诊脉更胜一筹。

暂时说这些吧,好多当时看到的槽点都忘了。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21
诊断巡抚母亲的相思病




傅山先生精于医道,晚年名声更大。对那些当官的、慕名而来访的,如果是求医看病则见,否则就拒绝见他们。山西某巡抚久闻其大名,早想见他,就是见不到。有一次傅山拄着拐杖在太原郊外散步,某巡抚恰巧路过那里,当离傅山只有半里之遥时,一位衙役报告巡抚:“前面拄拐杖的老人就是大人早就想见的傅山先生。”巡抚急忙派骑卫去追,巡抚乘坐的轿子也加快了速度跟上去。谁知傅山先生的脚步并没有加快,也不回头看后面,依旧悠悠散步,可追了十来里路,还是追不上,彼此的距离竟一点儿也不见缩短。那位巡抚只好说:“算了吧,不要再追了,傅先生大概是不愿见我吧!”又一日,巡抚的老母亲得了病,巡抚吩咐阳曲县令去邀请傅山先生。傅山先生说:“看病可以,可我不见那些达官贵人。”阳曲县令应承:“行。”傅山来看病,巡抚只好遵嘱回避,让县令代陪傅山给巡抚的母亲诊病。傅山给巡抚母亲把完脉,发怒说:“偌大年纪,怎能得了这病!”也不立方,拂袖而去。县令硬留住他,再三婉转地叩问病情,傅山开始不作声,后来才说:“是相思病,昨日午间起病。”傅山离去后,巡抚赶忙询问诊断情况,县令无言以对。可是巡抚之母在内室已听到傅山的话,叹息一声,说:“傅先生真是神医呀!我昨天午间翻箱笼,偶然看到你亡父的靴子,就得了病。你应当把此事如实告诉傅先生。”巡抚托县令把此事内情转告傅山,傅山只开了一服药,就治好了巡抚母亲的病。(故事见于《柳崖外编》)

上面是搜来的,哪怕如此,哪怕傅山已经神到了缩地成寸的地步,也是靠诊脉来看病的吧
作者: 冷梅居士    时间: 2016-5-10 00:23
谢涛之前唱过小生,后来唱老生的,但女人味挺重的。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24
冷梅居士 发表于 2016-5-10 00:23
谢涛之前唱过小生,后来唱老生的,但女人味挺重的。

那怪不得了,雌音重,就跟江苏那谁一样。。。嘿嘿
作者: 冷梅居士    时间: 2016-5-10 00:25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5-10 00:24
那怪不得了,雌音重,就跟江苏那谁一样。。。嘿嘿

她特别像晋剧的茅威涛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26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5-10 00:21
诊断巡抚母亲的相思病

好的吧,才反应过来,梁羽生《七剑下天山》里的傅青主就是他,怪不得那么神,原来民间传说早已把他神化了
作者: 徜徉有道    时间: 2016-5-10 00:26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5-10 00:24
那怪不得了,雌音重,就跟江苏那谁一样。。。嘿嘿

江苏的那谁啊?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27
徜徉有道 发表于 2016-5-10 00:26
江苏的那谁啊?

你肯定知道呀~

早年唱旦后改生
作者: 徜徉有道    时间: 2016-5-10 00:28
冷梅居士 发表于 2016-5-10 00:23
谢涛之前唱过小生,后来唱老生的,但女人味挺重的。

对对对!其实我看戏的时候也一直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个剧团会让谢涛演这个角色,因为她并不是一个好的晋剧女老生。而我也看到了她很多身段很小生,和超公一样,我看出来,她和茅威涛很神似······晋剧啊,不是没有好的女老师,我相信丁果仙不是这样的······也必然不是这样的·····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29
另外,我不能忍观众的过度宽容,或者说是迎合演员,飙高音就给掌声?那几个搓步难道不是基本功么?也给掌声?
作者: 徜徉有道    时间: 2016-5-10 00:32
      讲句公道话,这戏在新编戏里是不错。so?谢涛是很不错。so?每个人有每个人看戏的尺度和标准。凡是会看戏,审美高一点的,都不会说这个戏真的有多好,明明就是名不副实。我要是说这戏好,我就对不起我的专业!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37
徜徉有道 发表于 2016-5-10 00:32
讲句公道话,这戏在新编戏里是不错。so?谢涛是很不错。so?每个人有每个人看戏的尺度和标准。凡是会 ...

我能脑补出你说这话的神态和声音

语气和用词特有个人风格,给鹿帅一贯的率真耿直点赞!
作者: 徜徉有道    时间: 2016-5-10 00:39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5-10 00:27
你肯定知道呀~

早年唱旦后改生

唱昆的?
作者: 徜徉有道    时间: 2016-5-10 00:41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5-10 00:29
另外,我不能忍观众的过度宽容,或者说是迎合演员,飙高音就给掌声?那几个搓步难道不是基本功么?也给掌声 ...

稍微刻薄了······还不允许人家鼓掌啊·····那每个观众喜好不同嘛,就冲人家演员的确也真的是尽力了,大老远来南京,来者是客,鼓掌是可以滴····至于这个戏多好嘛····保留态度······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41
徜徉有道 发表于 2016-5-10 00:39
唱昆的?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0:46
徜徉有道 发表于 2016-5-10 00:41
稍微刻薄了······还不允许人家鼓掌啊·····那每个观众喜好不同嘛,就冲人家演员的确也真的是尽 ...

是刻薄了点,可是,这样下去。。。每次看京剧也是,龙套翻跟斗都有掌声和好,那是基本功啊,是个演员都会的东西。。。
作者: 冷梅居士    时间: 2016-5-10 00:53
徜徉有道 发表于 2016-5-10 00:28
对对对!其实我看戏的时候也一直再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个剧团会让谢涛演这个角色,因为她并不是一 ...

因为她是团长啊!在《范进中举》里,好像她是小生和须生都唱的。而且她16岁之前是学旦的,后来觉得生更有内涵,改行了。
作者: 大平原    时间: 2016-5-10 00:54
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有一个差不多得主题表达方式,那就是蕴情于中,而不是表情于外。说白了,戏曲繁盛的那个年代,许多戏看得人潸然泪下,或者情绪激昂,不是靠特别激情的唱词和高昂的声腔,而是在表现普普通通的人遇到的问题,让观众有同感,能够代入,才引起共鸣!在这方面,戏曲和电影一样,是要靠故事本身(除了情节吸引,故事也包括人物刻画)打动人,而不是靠激情的旁白、独白,所以大家不爱看主旋律电影,就是因为往往那种电影都有一大段主人公慷慨激昂地类似于演讲的台词,再配上激昂的背影音乐和“高大全”的镜头!没意思啊!
另外,我想豫剧现代戏的代表之作《朝阳沟》为什么能这么流行,这么多年来久演不衰,其中之一的原因我想就是我说的刻画的人物成功,故事情节好。它没有刻意突出那个年代让知识青年下乡,而是在这个大时代下,一对普通的高中情侣栓保和银环是如何面对这种选择的问题,是个人问题,我想这个是能够引起当年的下乡青年的共鸣的,里面的朴实的二大娘等人物也能引起许多村民的共鸣,所以受欢迎。
总之,主题先行不可取,刻画人物才是戏曲的重要原则。我记得某个红学专家说过,曹雪芹写的时候并没有想过那么多,什么反封建思想之类的主题,就是想架构好这个庞大的故事,把每个人物加入自己的投射,写得更饱满一点,才会有如此之巨著!如果小说人一开始就像表达一个多么多么庞大的主题,那很可能就不会写出名著了吧!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0 01:00
大平原 发表于 2016-5-10 00:54
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有一个差不多得主题表达方式,那就是蕴情于中,而不是表情于外 ...

这也是我很喜欢《四郎探母》的原因,从主题,到场次调度,再到唱词,真的是蕴含了传统戏曲的精髓。就像我专场串词写的那样,那么一个大背景,淡化大的东西,突出最能打动人的个体的东西,看似平淡的唱词却能让人落泪
作者: 徜徉有道    时间: 2016-5-10 13:31
冷梅居士 发表于 2016-5-10 00:53
因为她是团长啊!在《范进中举》里,好像她是小生和须生都唱的。而且她16岁之前是学旦的,后来觉得生更有 ...

呃……那么问题来了,她是如何当上团长的……论在剧团当团长的重要性……
作者: 冷梅居士    时间: 2016-5-10 14:16
所以,她和茅威涛的轨迹真的很像,很多越剧茅威涛的粉也特别粉她,都说她如果唱越剧会和毛毛一样好。
作者: 蛋饺    时间: 2016-5-10 20:24
下驴那一段哈哈哈。能恒久打动观众的确实是真挚的情感和苦练的功夫,而不是一段段的炫技。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6-5-11 10:12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5-10 00:21
诊断巡抚母亲的相思病

这个戏大概就是将傅山的一些故事编进去的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