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旧论坛帖]关于今晚的《西施归越》(风清朗) [打印本页]

作者: 光裕    时间: 2009-10-30 22:31
标题: [旧论坛帖]关于今晚的《西施归越》(风清朗)
本帖最后由 光裕 于 2009-10-30 23:46 编辑

省京剧院11年前排了个新戏《西施归越》,现在又拿出来重排,旧的我没看过,但是今天,7月22日,在紫金大戏院看了新排的这个《西施归越》,让人很不爽,我看戏从来没有这样不爽过。

6月底在网上看到7月11日演出的消息,可是到了11日之前一直都没听说有演出的消息,事实上演出是有的,可是我们不知道,这次22日的演出也是前几天才听说的。每次有戏看的信息我都是听朋友讲的,基本都是有消息灵通人士知道,然后票友间相互通知,真希望江苏省京剧院能加大演出的宣传和炒作,希望能够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等等这些正常途经能看到演出预告。相比昆曲《牡丹亭》、《桃花扇》的宣传运作,京剧院还要加油。

先说说剧本,罗怀臻的本子,听闻上海越剧院也用这个本子拍过越剧《西施归越》,效果不好。给人的感觉就是给西施这样一个女子承载了很多东西,有些东西是作者借西施的口说的,是作者的意思,而不符合西施这个人物。在剧中,西施是一个悲剧女性,是一个不能把握自己命运却又敢于反抗的女性,这种性格所导致的结局是可以预料的,对故乡的爱,对范蠡的爱,对孩子的爱,这种种的爱却很不协调的发生在那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从而导致西施去国受辱,导致爱情的中断,而胜利后却面临着君王和爱人的不信任和躲避,世人用世俗的眼光看西施,所有的人都是俗人,而西施却又不甘于世俗,矛盾无法调和就酿造了最后的悲剧。这是该剧的一个看点,也是编剧独具匠心的地方,是应该肯定的。编剧可以对历史人物做合理的艺术加工,这无可厚非。但是,问题恰恰在于,相对于这样的主题和内涵,与之对应的情节和唱腔有点跟不上,这样的主题内涵是很宏大的,但是承载在西施身上却有些过度,让人有一种为宏大而宏大,为拔高而拔高的感觉,有点说教的感觉,虽然宏大却很空泛,就好像很大的一股力量打倒海绵上一样,不着劲。我觉得应该加入一些唱腔和情节使得这个载体更能承重。戏曲,作为一门艺术,本身也具有教化的功能,但是这种教化是孕育于内容本身的不自然的流露,所谓“润物细无声”,但是该剧的教化,也就是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却有一种生怕别人看不出来体悟不到,而特意强化的感觉,我对编剧是外行,我只是从观众角度谈看完戏的感觉,很多人与我有同感。

再说说唱腔设计。京剧就是京剧,不管怎么改革,都应该是京剧,但是这出戏有一种话剧+唱的感觉,尤其是前几场,念白太多,像在演话剧。有时还有舞剧的感觉,虽然梅兰芳大师也在舞台上创造出舞剑,但是一招一式都是京剧的味道。中州韵湖广音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京白,而在遣词造句上地运用则更像是话剧腔。很多唱段编的都没有合辙押韵,中国的戏曲和曲艺,讲究的就是合辙押韵,可现在韵脚辙口都没了。在唱段编写上,一个核心唱段更像是一个散文诗,传统戏曲的唱段行文与遣词造句,应该像一片骈文,合辙押韵,字数相称,上下句协调,平仄有序,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概括的那样:“有规则的自由运动”。但是这出戏的行文更像散文,自由体,尤其是字数和辙口的安排很别扭。传统戏曲的唱段如果用韵白念出来是很具节奏性和音律性的,但是这出戏的唱我似乎很难找到这种感觉。在唱腔设计上,不上板的腔太多,时常都是散板,散对于字数的自由度大一些,不知道是因为编剧所写的词很难按有规律的板式去谱曲,还是按散的唱编词更方便?这些腔,能让票友当作票戏的段子吗?一出戏看下来,只觉得老旦的几段腔不错,有老戏的味道,又不乏创新。京剧是流派艺术,是角的艺术,为什么不能让演员参与唱词编写和唱腔设计呢?

接下来谈点杂的,一是乐队问题,该剧加入了庞大的交响乐队,交响乐的演奏把演员的声音盖过去了,而且我认为,京剧始终是角的艺术,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演员的,乐队是为演员服务的,以前的七大件,可以很自由的跟着演员走,尺寸可以有演员掌握,演员有发挥的空间,可是在如此庞大的交响乐队面前,演员的主动性没有了,必须得按照谱子跟着乐队走,那这跟常伴奏带有什么区别呢?二是服装问题,西施的头饰让人觉得不好看,不是古装头,也不是大头,是没贴片子的大头,我觉得应该有个发髻之类的要好一点,否则就给人一种很扁的形象感,在舞台上立不住,不好看。三是灯光问题,在前景的灯光,尤其是追光太强,演员被照得脸都是惨白的,背景却很昏暗,不说别的,照相就不方便照,画面都偏白,而且都是很模糊的

最后说说演员。李为群的嗓子太单,董源不错,李洁也还不错,那个叫王东的小演员演的丑还不错,就是嗓子还需要再耐听一些。有个问题是所有演员的通病,嘴里功夫不行,嘴里没劲,咬字不行,经常把字给吃了,这在唱到节奏快的时候特别明显,有时我看着字幕机听着唱还没听清楚他唱什么,演员还经常会把第一个字吃掉,让人听得很不舒服。

说一点希望,一出戏要想流传下去,最关键的要至少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核心唱段,这个唱段一定要能流传,说通俗一点就是有人学,票房有人唱,但是这出戏里没有符合这种条件的段子,虽然西施最后的那段唱是核心唱段,但是这样的段子会有人去学吗?原因就像前面所说,问题在于唱腔的设计。戏曲与话剧不同,在戏曲里,唱段的作用比剧情大,有唱段而没有主题内涵单调剧情的剧目,可以存在,就好比《钓金龟》,这个戏基本没什么情节,卖的就是唱。靠剧情留住观众,基本不大可能,要是看剧情,那观众看一次就不会再看了,除非不停的修改情节。传统京剧中,是角的艺术,一切都是为展示角的表演服务的,一出《空城计》,情节就那么些,都是一样的,但是却有不同流派的不同风格,即使是同一流派,也有不同传人的不同理解,就算是同一个人,也有他不同时期的不同演法,京剧,看的就是这个。当然,戏曲也需要改革,给传统戏曲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意义,加入更多的元素,让剧目更好看,让人物更丰满,让主题更鲜明,这无可厚非,但切不可本末倒置。

我和几位同学一起看的戏,大家都有同感,其实我们虽然是年轻人,但其实最想看到的是京剧的老的精髓的东西,不管怎么改革,京剧的基本元素不应当改变,否则不但会失去老观众,就连新观众也争取不到了,对于不懂戏的人而言,要让他看到真正的京剧的美他才会喜欢上京剧。

无论是专业演员还是票友,对京剧应该有最起码的自信,中国的传统文化绝不输于西方的文化,中国的京剧艺术也绝不输于任何一个西方艺术门类,可是为什么要往京剧里加入那么多话剧、舞剧、交响乐的成分?借鉴吸收西方艺术门类的营养我不反对,可是这步子迈得太大了,西方艺术的元素太多了,这还叫京剧吗?难道是为了吸引观众,不懂戏的观众看京剧,如果看到戏里面充斥了各种西方艺术元素,那他会觉得京剧不怎么样,表现力不够,还得要西方艺术为其撑腰。要是外国观众看了,他会觉得这就是你们中国古老的艺术?怎么都是我们这里的东西?要看话剧、舞剧、交响乐,有现成正宗的,何必看京剧呢?京剧,打的就是中国的招牌,要让观众看到京剧本身的美。

京剧是姓京的!

2006.07.22

PS:明天上午去省京剧院参加该剧的观众座谈会,只有我一个学生,我就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尽管之前有人叮嘱过说点好话就行了,但是,我不会说假话的。
作者: 光裕    时间: 2009-10-30 23:48
标题: [旧论坛帖](湘灵居士)
支持你!
别让观众座谈会成为赞美会!
作者: 刘冠琪    时间: 2021-10-3 21:10
2021年~卡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