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越剧《梁祝·回十八》梁山伯人物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日有所梦    时间: 2024-1-30 19:54
标题: 越剧《梁祝·回十八》梁山伯人物分析
本帖最后由 日有所梦 于 2024-1-30 19:55 编辑

      第二次写梁山伯的人物分析了,再看梁祝的电视剧和电影,再读范老书中对梁山伯、对回十八的揣摩,心里还真真切切有点“回”的意思。
  之前学十八相送的时候,殷师跟我说不要过度揣测,那时的梁山伯对祝英台还仅仅是友爱,那么到此次下山,用范老的话说,“他已经完全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中了”。从友情一下子进入恋爱(并且是已经有了三年同窗和婚约信物的恋爱,天哪,怎么不算一种天上掉馅饼呢?)由此而生发出的狂喜,一直贯穿了《回十八》这一整折,而这狂喜又是有逻辑和层次的。
  首先是急切,这急切来源于对英台的思念。《思祝》中,即使他还不知道英台是女儿身,就已经在思念她了,只是“学业未满不能来”,可现在师母不仅告诉他英台许婚,还鼓励他下山访英台,于是他立刻冒着粉红泡泡下山了。“祝家庄上访英台”,第一句便要把情绪拉满,激动、兴奋、喜悦完全奔放而出,身段也是急切外放的,简直要和所有观众炫耀自己的幸福,唱到“英台”二字,又变得甜蜜幸福,转音也温和了。四个“一边走”,便是他急急赶路,节奏较快地回忆着三载同窗,欣喜若狂、恍然大悟、自愧愚钝,到最后“想起了十八里相送到长亭”,节奏便放慢了。
  因为接下来的主体部分,就是他回忆往事、触景生情,这使得他的喜悦里不仅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更多包含了对往事的感慨,[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来她早就与我讲过了!][我可真真是呆头鹅,真是笨如牛,怎么之前没有发现呢?][可现在我通通了悟了!当时她是这个意思!她是因为这个才那样说的!]这样的心理使得原本忠厚儒雅的梁山伯也变得开朗活泼了,比十八相送中灵动得多、热情得多。“她曾经梅花透露春消息,我竟是泥塑木雕不知音”,全折里我最爱的一句词,前半句是温柔亲切的,好像英台就在身旁,而自己对她充满温情,既钦佩又爱慕;后半句则重一些、硬一些,带着对自己不知其意的自责和感慨。接下来的每一句都是他在复盘十八相送中英台的举动,不仅要演出如见其物,还要演出曾见其物如今又见,以丰沛的情感一处一处景色往后推进,越来越高兴,也越来越感慨。“山伯真是呆头鹅”的“真是”(书中说这叫点头腔,真的很形象)、“织女会牛郎”的“郎”(全折最喜欢的小腔没有之一,第一次听就记住了,真的好热情好浪漫),还有许多的尾音和转音(殷师提醒我之后感觉可以get到格式相同的转音和薮音了,加了之后确实很活泼很快乐),节奏步步紧凑,情绪也越来越高,正是梁山伯愈行愈思愈想愈快乐的过程,而后终于终于,第三次来到了长亭。
  长亭是二人相识结拜之地,也是亲口许婚、依依惜别之地,梁山伯的喜悦和激动便更上一层,节奏明快灵动。[就是这里!她在这里亲口许婚给我的!]“想不到九妹就是祝英台”,而后一个停顿,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多谢贤弟来玉成”的那一刻(我的脑内也出现了!我曾经的英台555!(?),终于忍不住将之前的第三人称转为第二人称,直接对着思念中的英台说话了:“英台,你这个媒呀——做得对!”感激、欣喜、感慨、自豪都在此刻流露,遥想着远在家中的英台,情不自禁取出扇坠来看,更不禁想到英台说“梁兄你花轿早来抬”,那种思念和感慨又顺理成章地再次转为欢欣的急切,“叫四九急忙赶路程,恨不能插翅飞到她妆台”,几个长拖腔配合动作,将情感推到顶峰,结束了这明媚的一折。(想到下面就是访祝楼台会了,好痛啊5555)
  《回十八》是心思非常细腻的一折(感觉这里梁山伯心里的小九九甚至超过了十八相送时候的祝英台(?),唱腔、身段、神态和整个人的情绪都要调动起来表现人物,这是难点之一。其次是要做到身临其境,且在这境中还要身临其境,景物皆在眼前,英台在心中如在眼前,还有与四九的一些互动,要将节骨眼抓住,方能让这一折的表演浪漫热情而不失幽默俏皮。
  从我个人而言,首先是唱的问题,音准方面感觉已经比较得心应手,只要上得去下得来就好……(教练,我要降调(不是),其次身段方面,很多动作和十八相送是相通的,理解上应该比较容易,难的是台步圆场的流畅度和轻重缓急的劲头,范老用了很多急停急走来表现人物,在这样的运动量下还要保证唱没问题,感觉要好好锻炼一下才行()
  很高兴能吃到自己最想吃的饼,我大一学新生段子的时候就梦过这个了谁懂(?)最近学戏的时候总是想到演十八相送的时候,能以这个戏上我的毕业专场,实在是纪念意义和情绪价值拉满了。
  “眼前就是旧时景,回忆往事喜又惊”,再演梁山伯,希望能演得更好。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