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同中有异,张弛有度——我不曾注意过的一折《追鱼·双审》 [打印本页]

作者: 赵颖    时间: 2021-5-11 15:07
标题: 同中有异,张弛有度——我不曾注意过的一折《追鱼·双审》
提到越剧《追鱼》,我一直以来的印象就是“书馆”、“观灯”和最后的“拔鳞”几折,展现了鲤鱼赤诚温柔、俏皮聪慧、痴情勇敢的形象,最近重看《追鱼》电影的时候我发现了以前没怎么重视的双审一折,当中诸多画面,充满了同和异、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在情节上也是十分活泼,于是将几个版本的双审都拿出来看了一遍,小小发现和大家分享。
追鱼的情节不必多说,双审一折一般是从观灯结束后开始,重点内容是真假包公审真假牡丹,到包公之间的对峙与思索为节点,其实故事情节是鲤鱼精和张珍回到家后和真的牡丹对撞上,丞相夫妻都认不出来,于是请来包拯审问,而鲤鱼精除了自己装作真的牡丹之外,为了应对情况还请水底众位师兄弟们假扮包拯,这一举动彻底搅浑了这水,尤其在公堂审问的部分,两边分别对坐着真假包公、真假衙役、真假牡丹,唯二单个的就是一直旁听的丞相和后面上场的张珍了,一般舞台版本在这里会将丞相处理成坐在幕帘之后,这样直到张珍出场,舞台上就几乎是全然对称的,视觉上非常符合传统审美。
这一段在电影中是利用手段由王文娟分别饰演真假牡丹,而在舞台上一般是另一个旦角演真牡丹,前半部分的唱词真假牡丹都一样唱,因而又是同样的表演。唱词节选如下:
未开言 珠泪淋。玉和石,分不清。
我本是相府一千金,
与张珍幼年订婚姻,
只因他父母双亡故,
我爹爹留他在碧波潭畔功诗文。
谁知他蓦地闯入花园内,
他竟敢与奴相会叙衷情。
我爹爹将他赶出府,
众家丁将他追回门。
谁知他,带了一个妖怪来, 
与奴家一样衣衫一样裙。
丫环使女难分辨,
我生身爹娘也认不清。
她一样到花园焚宝鼎,占绣楼,走神针,
鱼目竟将珠玉混,望大人,明镜高悬判假真,
哎呀大人呀!


我重点要分享的是真假牡丹的不一样,两个不同性格不同人物不同心境下的人物,就算说同一段话,他们表现出来的也应该是不同的,这一点是观众们都能明白的基础知识。然而这段故事除了有观众作为上帝全知视角来看待之外,还应该有丞相、假包公、张珍等人物用半知视角来看待,也就是说,两位演员的处理必须要让观众快速分辨出真假牡丹的不同,但是又不能让故事里的人物发现真假牡丹的不同,更不能打破情节、舞台设置的对称美感。这就是一个辩证的表演思路了,演员(主要是演鲤鱼精的演员)不能太跳脱浮夸违反自己设置的“假扮牡丹”这个前提,也要让观众看出鲤鱼精和金牡丹的性格的极大不同。
首先是电影中王文娟的处理非常到位,借助于特殊的载体,实际上由王文娟完成的是2个人物的塑造。视频链接如下:
【越剧电影】追鱼(王文娟 徐玉兰)1959年


首先可以特别看一看“未开言 珠泪淋。玉和石,分不清。”一句话2个人物是怎么哭的。金牡丹毫无疑问是这个段里知道信息最少的人物,她的哭也是一个参考系,鲤鱼精哭的身段在时间和金牡丹有延迟(体现有意模仿金牡丹)除了这个明显的一处之外,还有同样是举手,二者角度不同,金牡丹是举手稍微抬高,完全看不见外面,而鲤鱼精在举手之前先看向金牡丹,哭的时候还有意手肘收敛侧放,随时注意周围情况。(图一)
[attach]5846[/attach]
第二,唱到我本是相府一千金,与张珍幼年订婚姻的时候,情况不同了,鲤鱼是普通视角下参照系,她并不在乎相府千金的尊贵,也没有嫌贫爱富,因而前一句对她来说是普通的自报家门,而对于金牡丹来说情绪就更多,她唱到千金一句话的时候会把重音放在“千金”上,显示出二者区别和她作为千金的骄傲,而唱到和张珍定婚姻的时候,因为她是嫌贫爱富的,因而对这句话她是嫌弃、不愿提及(可能也有羞涩)的态度,而鲤鱼精就不同了,婚姻的承诺在鲤鱼精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她认真向上诉说,表达态度。(图二)
[attach]5845[/attach]
前面两句话,通过王文娟的处理就把两个人物明显的分割开了,后面的诉说就非常顺利而且有“人物”了。大家如果把这段场看两遍,一遍看鲤鱼精,一遍看金牡丹,就会发现非常多的细节都指明了2个人的差异,让人佩服的是金牡丹这个“工具人”在这里的情绪也是饱满的、顺畅的。

其他的细节就不在多说,这里提供一些其他演员的舞台版本,都有可以进步的地方,统一说来演绎可以分为两个派别:年轻些的演员呈现的版本是对称有余,人物不足,唱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分清谁是谁;年长一些的演员呈现的特点是鲤鱼太野太皮,为了显示出性格太跳脱,反而失去了“与金牡丹假扮成一样”的意思,破坏了情节和观感。还有就是几乎所有金牡丹的演员看起来都是甘于成为“工具人”的,也把自己当成搭架子的了,她们的唱单独来看就是不成人物的,滞涩淤堵的。
越剧《追鱼·双审》片段-忻雅琴&陈慧迪
《追鱼-双审真假牡丹》钱惠丽 王志萍
越剧反串《追鱼》双审-章瑞虹_钱惠丽_赵志刚
《追鱼-双审》郑国凤 王志萍


当然,这段不能忽视电影的特写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舞台上也的确是需要夸张一点才能有效果,主要还是度的把控要有数。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