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光裕戏曲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搜索
查看: 693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唱昆曲和听录音(来来来讨论一下。。)

[复制链接]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1-18 21:04
  • 签到天数: 18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13 23:0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注册并登陆使用,以体验更好更便捷的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已歌 于 2014-2-13 23:06 编辑

    不是没有槽点,似也不乏可取之处,各位高见?



    上一篇:汪曾祺:京剧——没有文化的文化
    下一篇:看了北方昆曲的感想(俞平伯)

    最近访客查看更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赞 踩 分享一下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3 09:22
  • 签到天数: 184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人坛合一

    2
    发表于 2014-2-14 01:12:01 | 只看该作者
    1、面授、口传心授自然是很好,但是完全说跟录音学那就别来学昆曲,这是非得把昆曲局限在小圈子里么?毕竟完全靠口传心授,一个老师的精力能教几个?
    2、不能完全说舞台实践的戏子就是恐怖份子,不能完全说真理就在曲谱上啊,虽然现在的演员在继承方面很成问题,但是某些时候,书本理论未必对,毕竟戏曲是舞台表演艺术,很多东西要符合审美而不是符合书本的理论逻辑,咬字什么的,规律之内也是会有特例的,昆曲我不懂,但是京剧里中州韵、湖广音、京音、上口字、尖团字的运用,并不完全是刻板的遵守理论教条的,因为在有的特例中,完全按理论来咬字,不好听,观众也听不明白,比如“小姐”(siao ziao)、“黑脸”(huo jian)。
    3、学习要有好的范本、要上规矩,这很对,说的一点不错,但是,难道说按录音学就不规矩了?有经验的人,听录音,照样能听出口法和咬字,能听出气息,也有鉴别能力去找一个好的范本来学。这里说的“经验”,并不是说一定要是大家大师才可以,何况虽然面对面口传心授,没思考能力,没耳音的,还不是一样学走样么。
    4、按照认知的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说“最好不听”录音,没有耳边的感性熏陶,靠曲谱和面授,够吗?
    5、理想?这个话题有点把学戏带入了不可知论的范畴里,什么是最真实存在的最好最本源的艺术本身呢?难道任何艺术不都是人来呈现的么?人来呈现的艺术带有人的特色不是很正常么?录音不可信,人也不可信,那我们能信什么,能学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学呢?是因为人的表演让我们产生美感从而想去模仿、去学习呢?还是因为我们就是想学习最本源的、剥离掉任何人的因素的“艺术”或者“声音”呢?
    6、文章后来的意思,貌似是想说,昆曲靠戏子、靠传习所,那早就灭亡了。昆曲是靠戏子以外的好老师告诉你理想,才让昆曲传承的。
    7、名实之分,我的理想和作者正好相反,我认为按理论的做才是唯名论,舞台实践,且是经的住检验的舞台实践才是唯实论。作者说理解客观唯心主义主义才能来学昆曲,难道昆曲真的是文艺青年的专属?辩证唯物主义这样的实用理性,按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属于“屌丝”吧?
    8、作者苦口婆心让大家好好学,上规矩,懂门道,会鉴别,要学最好的,这个我赞成,但是作者貌似把这些东西都“玄学”化了。作者千叮万嘱,学戏时,演员的唱不能沾染,不要和戏子沟通,无论是老的还是现在的,但是,口传心授,面对面教学,难道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演员的唱”吗?只不过从听录音变成听实况而已。什么唱都不听,从看谱学唱,看那两本咬字和学曲的书籍开始学,我个人感觉,很玄乎啊。
    9、好好学,尤其是初学者,不要走弯路,这是对的,完完全全正确的。但是,“不依赖具体的声音”,“用心灵构建抽象的声音”,这个怎么操作?
    10、举的学书法的例子,学昆曲应该不一样吧?就像学方言,会一地的方言之后,任何一句话,哪怕你没有特意学过,你也能用方言说出来。同一段唱,掌握了余派的方法和麒派的方法,就可以分别用不同的风格唱出来。这也是模仿来的啊,并不是说因为某本书上说了,麒派应该怎么咬字,所以从理论堆出一个实践的唱腔来,书本应该也是舞台的归纳吧。
    11、文章很多地方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太极端,太玄乎了,太让人有吐槽的欲望了,难道说学昆曲,不能听昆曲,因为会听坏,应该去听京剧等等别的剧种,学坏无所谓,反正最终是为了学昆曲,听这些别的剧种来熏陶,学习气息等等,然后再通过研习书本理论来学会唱腔?
    12、后面说学戏什么的,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但是作者太装叉了,动不动说要“近乎道”,让我忍不住要吐槽,“咬字”和“吐字”,这难道不是说法不同的一个意思吗?在作者眼里,这是对字的理解上,“见机”和“得道”的境界差异,尼玛。。。

    正如楼主说的,不乏可取之处,但是作者频繁装叉的行为,实在让人无语啊。。。天雷阵阵!!!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12-19 18:07
  • 签到天数: 25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

    3
    发表于 2014-2-18 23:21:44 | 只看该作者
    好专业的样子。
    根据文章断章取义我谋杀了idea谋杀了昆曲。幸好我还不是专业的~否则罪更深的感觉。
    但是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我想弱弱地问一句,把“理想”翻译成idea真的好么。。。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4-22 10:38
  •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荣誉坛民

    4
    发表于 2014-2-20 20:44:0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个开头看不下去了。说说这半年学昆曲的一些感受吧。
    首先,我是学得很不认真的,因为距离复旦比较远,每次去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还常常逃课,但是只要去了,大家一起唱唱吃吃还是很开心的。反正我也业余得很,说到底就是个玩儿。
    但是,容许我小小地转折一下,在我看来昆曲是个认真的玩意儿。教唱的老师虽然比不得一些老先生,但是这方面的学问也是够我们学的了,教的也是很认真很细致的。但是学生每学期都有变动,每周一个下午的时间也确实来不及学多少,一首不太长的曲子一个下午能拍个二十遍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时候如果想要多下点功夫必定要在其他的时间听录音。其实听录音没什么不好,听录音也不代表就会不规矩。口舌之争不愿多做,我是觉得听录音有必要有帮助,昆曲课上甚至有同学连老师讲解的内容一并录了。
    宿舍太冷了冻死了先这样吧脑子冻住了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了先爬床了再见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1-6 14:20
  • 签到天数: 36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5
    发表于 2014-3-19 13:50:22 | 只看该作者
    最烦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有什么好谈论的,直接忽略!
    看学习对象好伐啦!
    不想多说
    [发帖际遇]: 徜徉有道参加活动时碰上社长发红包,得到4 光裕币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  第873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9 21:08
  • 签到天数: 4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逛坛为生

    6
    发表于 2014-4-3 00:52:46 | 只看该作者
    看条件咯。有条件自然跟老师学的好。没条件,跟录音琢磨琢磨也是不得已为之。其中乐趣也是非常的。当年殷菊侬听坏七张唱片,可称十足的“留学生”,但其用功之深,达到高水平也是势必所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光裕戏曲社 ( 苏ICP备09082362号   

    GMT+8, 2024-6-21 20:12 , Processed in 0.369878 second(s), 7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