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2019.4.26《京剧流派与赏析(五)》专题讲座 [打印本页]

作者: 唱戏的小鬼    时间: 2019-4-27 20:41
标题: 2019.4.26《京剧流派与赏析(五)》专题讲座
2019年4月26日,我社在学明407举行了主题为“京剧流派与赏析(五)”的讲座。
讲座开始,殷师播放了上次讲座未播放完的《小宴》,并解释道小生的动作和精气神是最放得开的,在学动作基础时可以作为参考,叶少兰的吕布一举一动充满了人物性格,眼神,唱腔,精气神,以及和锣鼓的配合,称得上神完气足,真能抓住全场观众的注意力。殷师也强调王允虽然是配角,在主角表演时也要把眼里的神送出去,这一点对于即将上专场的米米是很重要的,很多米米在搭档表演时就在旁边呆着,没有精神,这一点一定要改。
叶少兰对于角色的语气和重音以及对于搭档之间的音调配合非常棒,值得大家学习
[attach]4839[/attach]
接下来的介绍的是盖叫天和张春华,盖叫天原名张英杰,只因从小立志高远,要做到比最好还好,而当时公认的伶界大王谭鑫培艺名为小叫天,盖叫天便立志盖过他,故取名盖叫天,这份胆气总让我想起裴艳玲。盖派武生的特点就是擅长短打,灵活轻巧,注重造型美,盖叫天先生又自幼学习武艺,有真功夫,无疑为他舞台上闪转腾挪的动作打下基础,也正因如此,他七十岁高龄依然能在舞台上演《武松打虎》、《沉香救母》等吃功夫的戏。
张春华先生和董圆圆的《小放牛》增添了一份轻松诙谐,录像里的张先生也将近七十,但是浑身上下非常灵活,显得年轻有活力,从头上到脚下溢出一种精神、活力,这就是“功夫”,武丑出身的张春华先生名不虚传,令人叹为观止
[attach]4840[/attach]
之后便是花脸,小生,武生,老旦,丑角的简单介绍
[attach]4841[/attach]
最后是叶少兰先生对于戏曲演员出场,工架,眼神的简单教学,先生说他父亲教他出场要做到三点,第一点就是“立耳”,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朵立起来,当然不可能真的立起来,只是自己要有这种感觉,候场时就要有这种感觉,出场便能让观众直接感受到“这人真精神”,做到这一点之后就是第二点“聚神”,将全场观众的目光全集中到演员这一点,稳住架子,然后第三点,将眼神射出去,不能散,也不能太直,要感觉瞪眼微皱眉头。叶派小生的工架便是“圆”,两腋虚空时不能露手肘,讲到这点时殷师也补充道在台上无论是拿扇子还是什么,决不能将手腕往前送,手掌往里收,一定要圆。
叶派嗓音的特点便是龙凤虎音结合,龙音便是高亢嘹亮的嗓音,虎音是低沉婉转的嗓音,凤音就是在两者之间调和的声音,这三点在叶派唱腔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小嗓转换中,不能高低落差太大。
[attach]4842[/attach]
“京剧流派与赏析”系列讲座便完结了

作者: 秋昀无觅    时间: 2019-4-27 20:55
花脸是上一周讲座的内容~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