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6月24日 观看河北梆子折子戏 [打印本页]

作者: さかなおかゆ    时间: 2016-6-26 00:01
标题: 6月24日 观看河北梆子折子戏
本帖最后由 李舒畅 于 2016-6-26 00:53 编辑

24日晚我社殷翀、史逝远、陶慧、路露、宋东亚、韩郁涛、张晴、赵婷、胡登辉、李舒畅一行人去紫金大戏院观看了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五省巡演江苏南京站的折子戏专场,上演的两出戏分别是《大刀王怀女·抗辽破敌》和《王宝钏·大登殿》,饰演王怀女的是优秀青年演员张华,饰演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分别是梅花奖得主王洪玲和梅花奖得主王英会。

第一折大刀王怀女讲的是大宋杨家的故事,这一出出的,因为今年我社排过大戏四郎探母,所以大家人物关系很熟代入感很强,每次看杨家将的戏都各种好玩儿哭笑不得。佘太君一出声儿大家就开始议论起她和丰敏学姐的调门谁高来,九妹在一边,台下有人说道八姐九妹来,两边米米就都笑着戳我唤“八姐,八姐”,莫名被带入hhh;王怀女出场,九妹上前见礼,呼“六嫂,我笑着对旁边韩郁涛学长说,这是你娘啊!学长的表情好像吞了一只活虾hhh。然而后来我想起宗保他娘原是柴郡主,八贤王的妹子,一查才知道王怀女是杨六郎的小老婆,自小和六郎定亲,这会子还没成亲呢!2333我们的宗保长得真像他爹年轻时候啊哈哈哈。(戏中六郎脸很圆,很圆哦(⊙o⊙))

河北梆子中有很多和京剧相似相同之处,但是旋律富有地方戏特色,很有感染力;旦角生角都有大小嗓结合的唱法,感觉很新奇。第一折武戏中张华的身段表演十分精彩,但是看得出作为青年演员的紧张,用腿、脚、靠、翎子把敌兵掷来的枪挡回去的时候表现得不够威风凛凛从容不迫,反而眼睛只盯着等着配演把枪扔来,让人为她提心吊胆生怕出差错。不过一场戏看下来还是很高兴有这么棒的青年演员的,固然不如老师但传统戏好歹后继有人,以后我们也不愁没有戏看了。

王洪玲老师的嗓子真水甜甜的。皇后凤冠真好看hhh,星星眼。人也好温柔啊。

有一点点为老师们惋惜的是几乎全场赠票人也来得不多座位坐不满。这么好的戏,还有印制的精美宣传册,有时候我真怀疑剧团的钱到底从哪儿挣的。不知道是不是国家补贴,希望我国这些传统戏剧团国家还养得起,我不想以后没有戏看。

[attach]3168[/attach]


作者: 微博评论    时间: 2016-6-26 00:04
啊啊!!(我觉得你知道我啊什么[笑cry][笑cr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微博评论 的新浪微博

作者: 汪岚    时间: 2016-6-26 00:32
美人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汪岚 的新浪微博

作者: さかなおかゆ    时间: 2016-6-26 00:56
回复@POLLEN-trista:啊啊?[吃惊][吃惊][吃惊]我不知道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李舒畅 的新浪微博

作者: さかなおかゆ    时间: 2016-6-26 00:57
回复@荷花3313:[馋嘴][馋嘴]凤冠真的好漂亮![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李舒畅 的新浪微博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6-26 11:28
第一次现场看河北梆子,不虚此行,值了。

这么好的戏,这么好的角儿,全场几乎都是赠票,唉。

《大刀王怀女》这戏,刀马旦、老旦两位都是青年演员,真心不错,北京的剧团还是很上道的,老旦有范儿,小地方很细致,后面刀马旦那段武戏,能看得出演员排和演都很用心,武戏看的是紧凑,惊心动魄,刀枪就得险之又险的从对方身体边上擦过,这就需要演员的苦练和默契的配合。相比之下,隔着老远不疼不痒的打小五套有啥意思。

《王怀女》里的八王,一级演员,这老生的唱,一到高音的小嗓部分就很虚,差点让我以为河北梆子就这这么唱呢。到了第二折《大登殿》,王英会的薛平贵一张嘴,高下立判。王洪玲和王英会,二位王老师的确是唱做俱佳,嗓子好的没边了,身上的范儿也好,看得很过瘾。这戏剧本和京剧几乎一样,有个别顺序和情节有小变动,跟京剧《大登殿》相比,更正,京剧里,角色中间有一些比较逗的地方,魏虎、马达江海之间、他俩和代战之间,老旦和王允之间,都有一些好玩的唱念,河北梆子显得更严肃更端庄,尤其是“说什么节孝两双全”那段,比京剧多了一大段过去的困难岁月。一到唱悲情的地方,单皮鼓就换成了堂鼓,檀板换成了铃,不知道这是不是河北梆子的特色,还是某流派的特色,因为看到之前的《王怀女》,唱到过往悲惨遭遇的时候也是这样处理的,有意思,跟程砚秋先生一样,程的很多二黄慢板和反二黄也是这样的处理。河北梆子的王宝钏,似乎更有一种一朝苦尽甘来的意气风发,唱、眼神、身段,都透着一股得意,京剧的与之相比,显得更低调。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6-26 11:28
第一次现场看河北梆子,不虚此行,值了。 这么好的戏,这么好的角儿,全场几乎都是赠票,唉。 《大刀王怀女》这戏,刀马旦、老旦两位都是青年演员,真心不错,北京的剧团还是很上道的,老旦有范儿,小 http://t.cn/R5j9te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风清朗 的新浪微博

作者: さかなおかゆ    时间: 2016-6-26 22:44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6-26 11:28
第一次现场看河北梆子,不虚此行,值了。

这么好的戏,这么好的角儿,全场几乎都是赠票,唉。

殷师果然是殷师
作者: 李舒畅    时间: 2016-6-26 22:44
殷师果然是殷师 http://t.cn/R5jUfj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李舒畅 的新浪微博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6-6-26 23:55
本帖最后由 已歌 于 2016-6-27 00:09 编辑

王怀女这个戏整编得比较失败。。情节上给人一种略歇斯底里+2B的感觉。。我不知道老本子是不是就是这样,不过评书里王怀女故事还是相当饱满的,鉴于这是很老很老的戏,我猜测可能是连台本的体量?与其缩编成这样还不如只保留武戏一场好了。
大登殿太感人了!人人心中都有一口宿年恶气,河北梆子大登殿的魅力就在于总有一句可以帮你打开宣泄的出口。暴发户薛平贵,Conqueror 王宝钏!从灵魂上粉碎(看不惯又干不掉的)王允!杀魏虎肃清天下无义官!正确投资潜力股,老来坐享笏满床!王宝钏守着一支长期套牢的潜力股,熬完了贫下中农岁月,终于走上高层次国际交流的舞台,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国际合作伙伴,不仅走上人生巅峰,而且打开了一片新高原!

京剧大登殿中最感人的还是那句“不幸我亲娘亡故早,你比我亲娘胜强十贤”,京剧独树一帜的人情味和亲切感达到顶峰,这一句几乎有些戳心。虽然戏里没太表现岳母怎么疼女婿,但孤子的孺慕之情,随意脑补一下都足以感动。他在别人面前是端端正正正正端端装B在金銮的大皇帝,只有在这个老妇人面前,退回到那个孤苦伶仃求抱抱的小男孩。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6-27 10:25
已歌 发表于 2016-6-26 23:55
王怀女这个戏整编得比较失败。。情节上给人一种略歇斯底里+2B的感觉。。我不知道老本子是不是就是这样,不 ...

本来就不是全部的《王怀女》,《抗辽破敌》应该是其中一部分?

其实老旦对薛平贵好的地方只是答应了这门婚事,以及时不时去寒窑探望他老婆~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6-27 10:25
本来就不是全部的《王怀女》,《抗辽破敌》应该是其中一部分? 其实老旦对薛平贵好的地方只是答应了这门婚事,以及时不时去寒窑探望他老婆~ http://t.cn/R5j9te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风清朗 的新浪微博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6-6-27 11:39
本帖最后由 已歌 于 2016-6-27 11:48 编辑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6-27 10:25
本来就不是全部的《王怀女》,《抗辽破敌》应该是其中一部分?

其实老旦对薛平贵好的地方只是答应了这 ...


所以说缩编得很失败。。既然要拎出来单演,就至少应该自圆其说。我严重怀疑原来的版本里,就算是单独拎出这两折,八王也是这样中二?王怀女也是这样一受冤枉不想着好好澄清就歇斯底里的哭喊?
作者: 已歌    时间: 2016-6-27 11:54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6-27 10:25
本来就不是全部的《王怀女》,《抗辽破敌》应该是其中一部分?

其实老旦对薛平贵好的地方只是答应了这 ...

孤苦伶仃的小孩是多么容易俘虏呀~慈岳妈爱语慰痴平。。。。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6-27 12:06
已歌 发表于 2016-6-27 11:39
所以说缩编得很失败。。既然要拎出来单演,就至少应该自圆其说。我严重怀疑原来的版本里,就算是单独拎 ...

是不是没有缩,只是取其中一折?就像红鬃烈马只演武家坡一样?

不过这个戏从李二娥的演法到现在,应该也是改过了,是不是觉得正面人物杀父太考验三观了?至少从看到的这折来说,父母是被辽国害死的,不过这点的确改的很脑残,改可以,时间线很脑残啊,一边施离间计,一边杀人父母,生怕别人看不出离间是假。。。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6-27 12:06
是不是没有缩,只是取其中一折?就像红鬃烈马只演武家坡一样? 不过这个戏从李二娥的演法到现在,应该也是改过了,是不是觉得正面人物杀父太考验三观了?至少从看到的这折来说,父母是被辽国害死的, http://t.cn/R5j9te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自 风清朗 的新浪微博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6-9-7 19:16
感觉不少梆子戏的三观都很正,上党梆子等。

配器的加入或改动效果很明显,加得好则增色,加不好则扣分。新编京剧里加提琴则大大削弱了京胡的表现力,于气氛烘托不利。而程腔里头加入笙则珠联璧合,更利于程派唱腔的表现力。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