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傅山进京》观后 [打印本页]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6-5-10 01:09
标题: 《傅山进京》观后
本帖最后由 刘白白 于 2016-5-11 10:10 编辑

以往看某个陌生剧种的戏,都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戏味儿,而《傅山进京》则戏味儿很淡。山西籍的冷梅居士提示没有加梆子催,使得晋剧本身层层叠高的腔弱化了许多。而舞台布景,灯光配乐,场面调度,程式化身段等都很缺乏戏曲元素,恐怕只是旋律上有些晋剧特点。上述诸点都极大地弱化了晋剧的特色。是否会给如我一样第一次看晋剧的人一个晋剧就是这样的错觉呢。
傅山比较熟悉,很好的妇科大夫,四宁四勿的丑书理念更是开后世风气。但当时其贡献非在于传承笔法正脉,而是在于突破旧有束缚。因人废字更是旧说,不宜再提倡。康熙书法于清代帝王中来说可称首屈一指,其尊董赵有喜好上的考虑,也是时风所致。明清之际,善书这众多,傅山虽有书名,算得一流,却也不是主流,并非首屈一指。康熙向傅山讨教书法,多有演义,且是不切实际的。说尊董赵有政治上的考量,我看多有牵强附会的嫌疑。提书品即人品的老话,实在又是有些黔驴技穷了。只是考虑到人物塑造和情节的安排,这样设定似乎也可以,毕竟是戏。
恍惚间观音像变红,诡异女声飘来,一切都显得那么恐怖。转而又是夫妇梦中相逢的情形(大概是要给旦角一个上台的机会)。英勇就义可以留清名,又可以与亡妻相会,至于子孙么,那就不关我事了,这多少显得傅青主有些自私,更显得其沽名钓誉。梦境的处理,传统戏曲中表现很多,《牡丹亭•惊梦》、《烂柯山•痴梦》都是优秀的代表。想不出好的,不如借鉴借鉴现成的。
最后满朝文武集体帮护傅山也是莫名其妙,没有什么动机。安排孝庄相思病也是很奇怪,那么多病不得,得相思病。。。相思还是思的先帝,让太皇太后那么多老相好顿时黯然失色。
结尾处,傅山莫名其妙地就和康熙和而不同了,有些说不通。至此,塑造一身傲骨的傅山形象所付出的努力都白费了。不过这样民族大团结的结尾,还是很容易得少数民族类的奖的。
孙子让刀马旦来演,让人分不清是她还是他,使得孙子有点尴尬。
还有些时间上的问题,傅山进京在康熙十七年(1678),时孝庄66岁,傅山72岁。冯溥一时记差一两岁也是有的。
总之盛名之下,还是有些失望的。但唱词算得新编戏中比较好的了。
作者: 冷梅居士    时间: 2016-5-10 10:46
对她的《傅山进京》,我还是没有狠撕了,毕竟在南京能听到乡音还是很亲切的,尤其是那些衙役们和冯溥。如果你们看了她的《范进中举》和《烂柯山下》后就对这个戏的剧情包容多了。
作者: 大平原    时间: 2016-5-10 23:48
冷梅居士 发表于 2016-5-10 10:46
对她的《傅山进京》,我还是没有狠撕了,毕竟在南京能听到乡音还是很亲切的,尤其是那些衙役们和冯溥。如果 ...

阁下的意思是,那两部戏还那啥?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1 00:13
剧本在相关专业知识的考证上应该再严谨一些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16-5-11 00:14
最近听超哥谈书法理论,学到很多
作者: 刘白白    时间: 2016-5-11 00:35
风清朗 发表于 2016-5-11 00:13
剧本在相关专业知识的考证上应该再严谨一些

其实单纯为了塑造人物,完成剧情,有些歪曲也无所谓,毕竟是戏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