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10月28日 、29日《非遗古典》 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钻风
时间:
2015-10-22 16:35
标题:
10月28日 、29日《非遗古典》 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城市: 南京
地点:南京博物院非遗剧场
票价: 30-20 元
买票热线:400-850-1211
演出时间:
2015-10-28、29 19:00
演出简介:
四位亚洲非遗大师分别演出其经典剧目选段,主题为「跨越性别的创造」。
1.印度海德拉巴/古典印度舞蹈/卡拉·克里希那(Kala Krishna)
2.印尼日惹/古典爪哇舞蹈/狄迪科·妮妮·索沃克(Didik Nini Thowok)
3.南京/昆曲/李鸿良
4. 东京/能剧/西村高夫
艺术家简介
Kala Krishna卡拉·克里希那(古典印度舞蹈/印度海德巴)
Kala Krishna是世界知名的印度古典舞蹈专家Dr. Nataraja Ramakrishna的弟子。Dr. Nataraja Ramakrishna几十年的深入研究,重新发现了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Kala Krishna在印度国内外演出八百余场,他的表演被选入所有国家重要场合及文化交流活动。
Didik Nini Thowok狄迪科·妮妮·索沃克(古典爪哇舞蹈/印尼日惹)
Didik Nini Thowok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曾为世界各地的最高领袖表演。除作为专业舞者,他同时也是Natya lakshit学院的舞蹈教育主任,Didik Nini Thowok 基金会以及Didik Nini Thowok娱乐公司的领导者。他一直以来通过工作和教学丰富自己,以成为一位涉猎广泛、专业的艺术家和舞蹈家。
李鸿良(昆曲/南京)
著名昆剧丑角演员,现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丑、付。师从周传沧、范继信、姚继荪、刘异龙、王世瑶、张寄蝶先生。擅演《小孙屠》、 《十五贯》、《孽海记.下山》、《红梨记.醉皂》等。曾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江苏省第五 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
西村高夫(能剧/东京)
1952年出生于新泻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拜师八代观世铁之丞。1982年独立后、做为铁仙会的主要演员参加过国内外的公演、成为铁仙会的主 力演员、艺术活动很活跃。与清水宽二一起主办「响之会」。现任、铁仙会理事、日本能乐协会会员。日本能乐会会员。
2015朱鹮艺术周——当代传统的衔接‧跨文化领域互动
简介
南京博物院《2015朱䴉艺术周》为《朱䴉计划》的年度重点项目。项目由南京博物院、进念‧二十面体、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及国际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是一个开拓性、跨越性及传薪性的年度艺术节,当中结集当代与传统;亚洲大师与青年昆曲精英演员的互动。
《朱䴉计划》由进念‧二十面体主催策划。曾参与共同发展的跨领域艺术工作者来自东京、北京、南京、曼谷、新加坡、登巴萨等地。当中包括能剧、昆剧、古典泰 国舞蹈、古典巴厘舞蹈、江户提线木偶剧、当代剧场及当代舞蹈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意图通过跨越、沟通、合作,拓展亚洲地区文化辩证的发展。
关于《朱䴉计划》
朱䴉是亚洲频临絶种的珍贵鸟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日本政府委约荣念曾创作昆剧能剧互动演出,就是以朱䴉及环保为主题。其后,荣氏将朱䴉比喻作传统表演艺术家,探讨社会培育艺术家跟培育朱䴉的比对和关系。
2012年起,首度在南京举办年度朱䴉工作坊及艺术节,推动不同面向及深度培育艺术家的计划;衔接传统当代、跨越文化辩证、实践互动学问,走出既定文化消费的笼子。
策划人简介
艺术总监与总策划: 荣念曾(香港)
华人实验艺术先驱。进念‧二十面体创办人之一及联合艺术总监。投入剧场、漫画、录像及电影、视觉艺术及装置艺术等创作超过四十年。荣念曾一向强调辩证思 维,并以舞台为交流平台,广邀不同地区和文化传统的知名艺术家以及年轻剧场工作者,共同探索戏剧,策划、制作及导演的作品超过百部,分别在欧美亚的城市作 演出。荣念曾于2008年凭《荒山泪》于国际剧协主办Music Theatre NOW比赛中夺得殊荣。
联合策划: 佐藤信(东京)
座•高圆寺艺术总监。日本现代舞台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日本演艺界的先驱。1966年创立地下自由剧场。1971年设立戏剧中心68/71(现更名为 黑帐篷剧团),成为骨干导演及剧作家,自此一直在日本现代戏剧界处于领导位置。佐藤以独特且富有幻想色彩的文风,创作出无数析剖社会及历史的戏剧作品,并 导演多部现代戏剧,同时活跃于歌剧、现代舞蹈、人偶剧、能剧等各类艺术舞台。舞台以外,佐藤亦积极投身于海外交流活动和国内民间、公共剧场的建设计画。 1998至 2009年执教于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致力于培养戏剧与教育方面的人力。
联合策划: 柯军(南京)
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工武生、兼文武老生。师从郑传鉴、张金龙、周传瑛、包传铎,擅演《夜奔》、《别母乱箭》、《沉江》、《云阳法 场》、《九莲灯》、《看钱奴》、《武松》等传统剧目。近年来潜心探索实验昆剧,创作《余韵》、《浮士德》、《藏》等,在国内外剧坛引起反响。曾荣获中国戏 剧「梅花奖」榜首,文化部「文华奖」等荣誉称号。曾获邀出访世界各地区包括台湾、韩国、日本、印度、芬兰、瑞典、挪威、英国及比利时等地作艺术交流。
联合策划: 王奇志(南京)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毕业于山东大学考古专业,1990年至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研究工作,1998年公派到英国伦敦大学进修1年。曾任考古研究所 副所长、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大遗址保护中心主任。负责多项省内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其中包括两次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与了南京 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及新馆陈列展览的策划和管理工作。学术方向主要为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研究,发表论文和考古报告二十余篇。
联合策划: 李鸿良(南京)
著名昆剧丑角演员,现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丑、付。师从周传沧、范继信、姚继荪、刘异龙、王世瑶、张寄蝶先生。擅演《小孙屠》、 《十五贯》、《孽海记.下山》、《红梨记.醉皂》等。曾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江苏省第五 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等。
联合策划: 陆建芳(南京)
南京博物院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民俗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玉器研究会副秘书长。 国家文物局玉器责任鉴定员。1988年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毕业进入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工作。2003年担任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作者:
大平原
时间:
2015-10-23 00:05
后边那个《朱鹮艺术周》是什么,就是前边的那一场演出是整个艺术周的一部分?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