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这两年武戏学习的经验教训以及提高班 [打印本页]

作者: 啊吧吧    时间: 17 小时前
标题: 这两年武戏学习的经验教训以及提高班
从23年5月收到【趟马】视频开始学习到最近临近高京会和提高班已经两年啦,在这里写一点小心得。本来打算更新红线那一篇的但是大概没人看所以单开一篇。

我说想给这次提高班做一个学习材料包,殷师说要他们自己想学才行,所以希望刷到的米米能认真看。

我在材料包里放了一些视频,首先朱老师教趟马的视频每一个都要看,以一个标【主要】的视频为准,后来朱老师来新大活教的时候做了一些简化,但是我不会简化版所以提高班不按照这个新大活的视频学。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视频是我找国戏在读的演员小梨学了一些技巧动作和基本功,可以当下饭视频看,先看一遍可以防止教提高班的时候你们听不懂动作名称。

接下来是关于武戏学习的心得,从安全,起范,亮相,技巧分开来聊。

(1)安全是第一重要的,我们学戏是娱乐不要拼极限,无论什么时候想学戏都要先热身,只是走台也要热身,技巧不要独自学,禁止盲目下腰;不同于文戏学习,武戏有一些动作只要想做个”差不多“就是要牵扯到腰腿基本功的,不能掉以轻心,具体的热身在提高班教,以弓步,压后腿,趴着开胸腰为主。平时不要轻易模仿网上的教学视频,有些视频是给舞蹈生看的小妙招,我们学不了;文戏学戏翻车是唱错了唱的难听,武戏学戏翻车会受伤,有的疼得睡不好,有的伤了就要养一星期,就很命苦。

(2)关于起范。我看自己去年的录像,趟马出场的八大仓之后开始跑圆场,就启动得很生硬,后来自己琢磨加上看到一个宋派武旦的访谈视频发现一些窍门,说宋德珠先生演出需要有人在下场门堵他防止冲进后台,因为他圆场太快了,快的原因是他起范时先往反方向倒再往前倾,这个过程要由慢到快,快要保持不了平衡的时候利用这个势能冲出去,就能衔接得丝滑又冲得快(我也没有体验过宋派所以敬请指正)

(3)关于亮相。亮相要给足时间亮住了,心里默念滴答滴答,这个我就不赘述了。亮相想好看要头,眼,手,腕,肘,腰一起使劲,需要协调性和“寸劲”的爆发力,想亮得稳还需要力量,所以体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亮相动作的子午相我也不赘述了,亮相要好看是需要“耗”的,平时要练站桩,练后抬腿,或者另一只脚抱在怀里,总之一只脚着地,(让我想到了那句“武生就不配两只脚站着”哈哈哈)总之到时候现场看吧。

(4)技巧。本次提高班就像朱老师来教戏一样对所有技巧动作不做要求,意思一下就行了,不会要求米米们下腰,你们也不要自己练这个,卧鱼坐地上就行,不要求上半身下去。但是技巧视频要看,要知道什么样的是对的是好的,这对鉴赏也是帮助。最后还是推荐看b站上张月明的基本功系列视频,她基本功特别好而且有动作分解和文字注释,还有上海戏曲广播也有一些教戏。

学戏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在学校不管是教学人教还是殷师教,都是“这个动作对了,过,我们看下一个”,朱老师和林老师教我是“你这一遍对了,自己做二十遍,我一会过来看你',我觉得这个方法值得借鉴。

还有要善于汲取知识,多看名家访谈视频,看名家说戏的文章,看同一个片段不同演员的区别和差距,比如”跨腿必坐腰“就是从那个很长的张幼麟教戏视频里看来的。在动作上及时问,有些东西不是基本功或者身体条件问题,比如戏曲下腰除了下高是下”吊腰“,其他都是下”板腰“,用的是胯不是脊椎,我如果没有找朱老师问这个的话可能永远不知道其实我是可以下腰的。还有我以前执着于翻身够不够低,但是后来小梨告诉我那是长靠的翻身,追求靠旗扫地,我用短打做长靠动作当然不对了。

以及学戏先跟老师学是更好的,看视频不会让你知道翻身是手带腰而不是腰甩手,有条件还是线下学,少走弯路,少吃点苦。

最后想说学武戏的心态,不要攀比,当时我大二,其他米米学了好多唱段好多板式可以演出,我还没有学成型的唱段,为了让自己不是光裕菜鸟就想学点什么炫酷的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当时为了学串翻身吐了两次,甚至尝试过拧旋子当然我飞不起来,还模仿过张幼麟走边的翻身卧鱼,后来才知道人家那个翻身不是踏步翻身是鹞子翻身,要会探海变射燕之后才能解锁。。。当时听殷师说高京会有选手会挡马夜奔周瑜归天,我就羡慕嫉妒恨,但实际上要打好基础再看难度,不然就会变成那个“最次夜奔”视频里的样子,而且攀比是没有上限的,尤其是不要和专业演员攀比。

有什么想补充的后续会发评论,有不对的地方敬请指正,米米们想问的可以直接发qq找我。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