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斩子之前呢,杨延昭搬请五哥下山破萧天佐摆下的天门阵,且需降龙木破阵,此木就在穆柯寨中,于是便派孟良、焦赞前去索要。二人败阵的事儿先按下不表,没拿到降龙木不说,还搭进去了杨宗保。杨延昭就匿名去找自家崽,结果人家好端端地在山上看戏,自己却被未来儿媳妇擒下了马,还被羞辱了一番。
所以,表面上看是杨延昭斩子,实际有多重因素在:一要“大义灭亲”,亲生子阵前犯军令,作为主帅于情于理于法都不能无动于衷;二要拿到降龙木,和穆柯寨的“正面战场”败了没关系,最终能拿到东西就好;三是身份洗白,杨宗保与穆桂英的婚姻长辈们自然是不会反对,但穆柯寨毕竟是地方割据武装势力,杨家是已投宋朝的正经官将家族,这两家的关系必须要过了今上的明面才行;最后呢,绝对也有解气的成分在,让我们联系一下前情后事,结合一下佘太君、八贤王的评价,杨延昭无疑是骄傲、自信、强势,甚至有些傲娇阴湿(bushi)的人。“我也曾征服了塞北西东,官封到节度使皇王恩重”,一个有勇有谋、名声显赫的老将,败在了年纪轻轻的小丫头手下,二人还是那样的人物关系,处在那样尴尬的情境下,如果换做我,换做在座的各位,是吧……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死孩子我先斩他一次再说!
斩杨宗保,必要有人来求情,我们先说与佘太君的这一回合。太娘先声夺人(当然了后面来的辩护律师们一个个都是这样),先给杨延昭扣了一顶不孝的帽子,后面就直接快板对唱吵起来了。有一个地方非常有意思,太娘用了千百年来家长们一直在用的借口——他还是个孩子,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让杨延昭想起来被穆桂英暴打的屈辱。同样都是孩子,先不提嘴上念叨着的那些古人,就说穆桂英,人家穆天王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我杨元帅的孩子……就现在辕门那儿绑着的那个兔崽子,不提还好,一提我更来气!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说非常有价值:“昨日里斩八将头挂营外,老娘亲你为何不讲情来?今日里斩宗保娘把儿怪,哭啼啼坐帐中珠泪满腮。”无论是佘太君还是杨延昭,乃至整个杨家,他们都经历过战争所带来的生离死别,他们都懂得战争的残酷,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句台词才显得尤为心酸。佘太君自私吗?她有多少孩子为朝廷而死。杨延昭大义吗?这是他必须要做的。功成名就,或者说是天下太平的背后,又有着多少的血泪和不得已。
八贤王与杨延昭,不仅是斩子,也不仅是京剧里的剧目,他们的对话都是如此,将人心比自己皆是一样。八贤王的身份格外特殊,他与杨延昭又何尝不是兄弟、何尝不是战友呢?但他总归是君,杨延昭总归是臣,尽管他明白杨延昭的所思所想,在某些极端时刻,也要拿王的身份来压他、求他。这里还是要默默嗑一口,咳,他就算直呼你大名你也要叫一声六郎,你舅宠他爸……
和穆桂英的回合,杨延昭的傲娇和心机就显得淋漓尽致了。诶,虽然怕你,但还是要拿捏你、算计你~谁家女哪家妻,那当然是我们杨家的媳妇儿了!粮草?勇家丁?降龙木?都拿来吧你——至于要不要斩宗保,你怎么能多管我的事呢?走开走开~不过要是拿武力来威胁我……我又打不过你不是,闹得太难看就不好了,给了台阶我就要下嘛,咱见好就收,还要什么自行车!
还有不得不说的,孟良和焦赞。其实焦孟二将和杨延昭的关系都不需要废多少笔墨,懂的都懂,每个人的人生中都该有这样的好朋友。家将归家将,下属归下属,杨延昭再怎么无敌再怎么强大,无论是从感情上还是从事业上,始终都需要依靠他们。因为爱得足够,所以可以尽情纵容。
至此呢,杨延昭的目的就算是统统达成了,在这里要感谢他的好兄弟孟良焦赞,感谢不开心的老娘亲,感谢相爱相杀的八贤王,感谢智勇双全的儿媳妇穆小姐穆桂英……还有那个那个谁,那个小奴才赶紧过来我们要拍全家福了!
至于悲情的、悲剧的,哎呀大过年的不要讲这些不开心的,包括唱腔和身段学习部分,各位看官请等我后续更新——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