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京剧《西施》西施人物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周子文
时间:
2025-1-25 20:04
标题:
京剧《西施》西施人物分析
《西施》是京剧梅派经典剧目,故事取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之争,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越国大夫范蠡为复国报仇,在苎萝村寻得美女西施,劝她去吴宫迷惑夫差。夫差从此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终于被卧薪尝胆多年的勾践打败。之后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五湖。这次我所表演的段落,是《响屧廊》中的一段,此时西施已在吴宫身承盛宠,怂恿夫差前去伐齐,为越国军队趁虚而入埋下了伏笔。在夜深人静之时,她来到响屧廊闲步散心。
“想当年苎萝村春风吹遍,每日里浣纱去何等清闲。”第一句承接前面的念白,月明如水让她思念起故乡。许多年前的故乡是遥不可及的美好,彼时她还是自由的浣纱女,青春年少,倾国倾城。因此这一句的情绪是憧憬的、向往的,起句要稍稍轻柔一些,让音与音之间连贯宛转,不能僵硬。后半句的“每日里”“清闲”都是很高的腔,唱的时候虽然要把音唱上去,但又要显得从容,需要平时多喊嗓,多加练习。这两句的身段也十分轻盈,“春风吹遍”双手渐渐打开,仿佛看见了漫山遍野的春色;“清闲”处甩水袖的动作柔和优雅,注意左右手的配合,身体也要协调。
“偶遇那范大夫溪边相见,他劝我家国事以报仇为先。”第三句唱到与范蠡相遇,依然是美好的记忆,然而下一句唱到“报仇”,情感就发生了转变,唱腔也从缓慢柔和变得稍快了一些、更短促有力一些。同时,神态也发生了变化,从沉浸于回忆的美好到接受了报仇的使命,眼神从喜悦、向往变得坚定而有神,“为先”时要先把眼神收回来,再随着指出去的手一起亮相。
“因此上到吴宫承欢侍宴,并非是图宠爱列屋争妍。”这两句是回到了现实,诉说自己的身不由己,来到吴宫不为荣华富贵,而是配合复仇计划。所以虽然是“承欢侍宴”,可是却是满面愁容,“并非是”这里让眼神低下去显得更加生动。唱腔方面,“上”的音比较复杂,需要注意把细节唱准确。并且唱完这两句之后,与下一句节奏上连接比较紧,所以“妍”字结束得比较快,这是与其他几句不同的地方。
“思想起我家乡何年回转,不由人心内痛珠泪涟涟。”西施为了报这国仇家恨,远离家乡,违背自己心愿侍奉吴王,被锁在深宫之中。此时回忆起当年苎萝村的快乐时光,不由得对未来也充满担忧,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所以这两句是愁绪更深,悲伤更甚。“回转”这里音调较高,气息一定要稳,唱出悲伤的感觉。最后一句节奏稍慢,“痛”字字头要稍强调一下,“珠泪涟涟”尽量宛转。身段方面,“思想起”后有一段较长的停顿,需要作思考状,最后“珠泪涟涟”有拭泪的动作。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表演的《西施》选段的人物形象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我会继续多听多看,加深对人物和唱腔的理解,在专场表演中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作者:
风清朗
时间:
2025-2-10 22:50
都是南梆子,都有斗篷,但是和别姬那段,因为人物不同,相似之外又有不同,要注意区分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