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交汇点新闻】入戏更入心,青春因此“剧”变(20241224)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愉萱    时间: 2024-12-28 22:28
标题: 【交汇点新闻】入戏更入心,青春因此“剧”变(20241224)
江苏“大戏展”7年绽放近300部校园戏剧作品

入戏更入心,青春因此“剧”变

冬日里,一场青春洋溢的戏剧活动,流淌着梦想、点燃了激情。12月20日,2024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颁奖仪式在江苏大剧院举行。本届大戏展佳作频出,亮点纷呈,青春光彩在戏剧舞台上闪耀。

自2018年起,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每年举办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7年来,百余所高校、近300部校园戏剧作品在大戏展的舞台上竞相绽放。青年学子如何通过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既传承又创新地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年轻人的戏剧盛会,见证他们的梦想故事。

戏剧小梦想,思政大舞台

经过7年培育,大戏展已逐步成为我省戏剧赋能青年思政的重要品牌,一大批江苏高校的优秀原创戏剧作品被立在舞台上。

“没有想到,我们学校的历史这么燃!”挖掘校史文化、代表性人物和杰出校友等资源而创作的剧目,是大戏展舞台上的鲜明特色。东南大学《杨廷宝》、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直升机泰斗王适存》、南京邮电大学《赤子》、苏州大学《丁香,丁香》、南京艺术学院《长河奔流》、南京审计大学《阮啸仙》……各个学校的“精神偶像”纷纷走上了舞台。越来越多的学校拥有自己的品牌剧目,学校的办学精神、红色血脉,得以在一代代学生当中流淌。学生们从舞台上更加深入地了解母校的光荣历史,获得了前行力量。

今年大戏展上,南京理工大学话剧《献身》表现十分亮眼,获得长剧类特等奖。这部剧回望南理工峥嵘岁月,再现时光深处的历史风雨与时代精神。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雄表示,学校倾力打造大型原创话剧《献身》,旨在以舞台剧艺术为载体,传承南京理工大学“强国强军为精髓、献身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基因,激发广大师生更好弘扬光荣传统,凝聚精神力量。

“我在《献身》中饰演的路志国这个角色,是校史上那一代军工人的缩影。”南理工大三学生崔韵为了更好地塑造这一角色,认真学习了学校提供的大量馆藏资料,对学校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每一次演出,我们都演到热泪盈眶,这些前辈在激励我们,要为祖国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扮演角色、融入剧情,与剧中人共呼吸,一场场沉浸式的戏剧教育,让真善美的种子一颗颗植入、让理想信念的花朵悄然绽放在青年学子心中。

今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话剧《曾祖父的战争》获得短剧类特等奖,作品以大学生林永宏看到家谱中的曾祖父与一位抗美援朝烈士同名为线索,引发他对“曾祖父”的想象,进而打开那段历史,展现了先辈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思政戏剧要走进大学生的心中,故事要生动鲜活,结构要完整精巧,才能更好地以艺术感染学生。”短剧《曾祖父的战争》编剧,南信大灼目戏剧社指导老师、商学院团委书记史恒说,把“戏剧课”变成“思政课”,学生们十分欢迎,招募学生演员时,大家十分积极。当前,学校已连续7年举办校园情景剧大赛,参赛作品均由学生自主创作,“学生们每年都在期待情景剧大赛,像是探宝一样,他们希望能够看到好作品,更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入选大戏展。”

“大戏展题材多样,表演形式多元。既有古装历史剧,又有时尚现代剧;既有反映革命历史、校史的正剧,又有抨击不文明社会现象的幽默诙谐剧。但无论哪种题材和表现形式,都将思想教育与艺术性融为一体,在艺术审美中传递主流价值观。”本届大戏展评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朱怡淼对这次大戏展的艺术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非专业组的表现更令人惊艳,“我们可喜地看到戏剧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播,这种生态土壤的改变,是大戏展持续多年深耕校园戏剧的可贵成果。”

文化更自信,传统有传人

校园戏剧,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省委宣传部会同省教育厅,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开展两项和戏剧有关的活动——江苏省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和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戏剧已成为江苏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南京师范大学“南国剧社”、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等各类戏剧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7年的坚守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戏剧种子在大学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今年大戏展舞台上,戏曲类作品绽放夺目光彩。南京师范大学京剧《小宴》选段、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戏剧学校办学点京剧《雁荡山》选段、江苏大学越剧《孟丽君·书房会》选段等,在作品完成度、戏曲“四功五法”上都呈现出较高艺术水准,彰显了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