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裕戏曲社
标题:
越剧《哭祖庙》刘谌人物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天琪
时间:
2024-1-20 19:59
标题:
越剧《哭祖庙》刘谌人物分析
本帖最后由 杨天琪 于 2024-1-22 13:03 编辑
此次专场分配到了梦中情戏《哭祖庙》,十分兴奋。对我来说,《哭祖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十分钟的演出时长,繁杂的身段、唱腔,包括我从未演绎过的悲愤的人物情感。正因能够展示个人技巧,该段也成为了越剧比赛中的老面孔。不过我也乐于去挑战自己,学到新的东西对我而言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作为刘备之孙,刘禅之子,清醒的刘谌自然不满于父皇拱手让江山的昏庸无能。因此,在国破家亡之际,刘谌来到祖庙哭祭先祖,最终在无力回天的情形之下自刎殉国。所以依我看来,本段中“情感”极为重要,不同于贾宝玉或张珍在男女之情上的小爱,这是一种对于国家大义的的悲愤交加的情感,若我稍有不对,表达出来的东西就会变味。
如何刻画好这种情感,是我在专场前几个月内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对于越剧来说,情感表达无非基于身段,唱腔,神态。唱腔上,音准虽然重要,但却是最低要求。开场时有一句闷帘,“呼天痛号进祖庙”,想要在第一句就抓住观众的神,必须在情感上做到饱满,而不是简单地把音符唱出来就完事。学的过程中,“先帝”这两个字的念白难住了我,我始终找不到那个悲愤又声音饱满的感觉,少一点不够,多一点破音。最终我总结下来,一是我自己气息方面的问题,二是,我好像总是在怕些什么,无法像唱那样放开,导致在“先”的时候还有点感觉,到了“帝”声音却虚下去了。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功力不够”(哈哈)。我认为开头的几句难度最大,到了后面哭几位先祖时,唱腔又更重于技巧。不过对我来说最难的不是唱,是身段,在这方面我始终不太灵光,却又禁不住这段的帅,不知死活地就想来演了(但是这段没有水袖,确实给我减少了不少心理负担!)。对于这样形象的人物来说,身段最忌“拖沓”,应当干净,潇洒。个人最喜欢“把先帝东荡西扫,南征北剿,衣不卸甲,马不停蹄,挣来的三分天下蜀汉江山,白白断送在今朝”这几段的动作,实在漂亮,不知自己做出来会如何呢?这样一来下个学期要常驻小楼,毕竟自己一个人演,没有搭档可以互相提醒,对着镜子才能看出不对,自己乱练是没有用的。
还需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十分钟的时长,几乎是要一直唱的,唱腔也长达几十句。单人戏没有办法水,如何分配自己的气力也需注意。纵向上,不能前面卯着劲,后边到了重要地方却没劲了,最后草草结束。横向上,这段戏里边做身段边唱的地方很多,又要跳又要跪又要唱,需要控制好气息,保持好声音。然而这些也算是后话了,前提是我需要先把这段戏先完整学下来。
共勉!
欢迎光临 光裕戏曲社 (http://guangyuxiq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